![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0048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下册11.1 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11.1 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媒体,课时建议,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前面已经学了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对于本节课学生已经不会感觉到陌生。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强调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点,让学生明白功的两个因素是力和距离发,教材上也用了很多的例子,大量的图片事例来说明这一点。可以作一下教材上的实验,使学生对影响功的两个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解释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能背诵功的概念,阐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功的计算
影响功的两个因素通过实验来得出,设计表格得出公式w=fs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投影机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播放踢足球的动画引入在力的作用下足球有了动能和势能,放映图片"炮打飞人,掷铁饼的图片",放映功的视频文件,还有课本上的图片。提出问题,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观看图片并思考他们的共性。准备回答问题
功 通过上面的例子向学生提问它们的共性。总结结论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wrk) 学生回答问题,通过课本上刹车的例子,体会生命的可贵。
影响功的两个因素 观看马拉车,举杠杆,人提水桶不做功的.动画。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做了功,有的没有做功。得出一个设想。
做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学生分组做课本上动滑轮的实验,在设计一个定滑轮的实验
总结学生的结论总结规律:
功和力和在距离有关,这两个量的乘积是不会变的
物理学上把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wrk)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讲解焦耳的生平和对科学的贡献 学生观看并思考。做分组实验。
得出结论,总结共性,在实验中得到乐趣,体会经过验证得出的结论才是正确的结论。
通过焦耳的例子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的科学家的贡献。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想想议议 结合人提水桶不做功的动画来想想为什么要强调"在力的方向上"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功和功率
功
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wrk)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第10讲 功和功率(无答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教案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1 压强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压力,压强,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