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eq \a\vs4\al\c1(一、基础清(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 佃(diàn)农 发髻(jì) 私塾(shú) 杳(yǎ)无消息
B. 妯(zhóu)娌 诘(jí)责 侮(wǔ)辱 油光可鉴(jiàn)
C. 匿(nì)名 扒(pá)窃 剖(pā)析 不辍(chuò)劳作
D. 不逊(xùn) 畸(qī)形 溺(nì)水 深恶(wù)痛疾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牢骚 胆怯 吹虚 油光可鉴
B. 寡妇 燥热 教诲 和颜悦色
C. 绯红 周济 简陋 为富不仁
D. 宽恕 凄然 慰勉 待人接物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凸、凹、卯、凼”的笔画都是5画。
B. “增加勇气”“持续上升”“说出答案”“表述问题”都是动宾短语。
C. “如果我们对答案有想法,我们可以试着解释。即使是一次不完全的尝试,也会起到消除疑虑和鼓励的作用。”该句关联词使用正确。
D.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句话是条件复句。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为了加快促进经济复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各地政府部门领导纷纷走进直播间,积极主动推介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当起了“网红”。
B. 领导干部“直播带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副产品滞销。
C. 各个部门要联手协作,促进产销对接,打通难点,疏通堵点,确保农副产品运得走、产得出、供得上。
D. 领导直播带货效果好,在“县长请您品春茶”活动中,直播观看量超过442.9万多人次。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对老师来说,科学的态度是合理利用电子产品。
②对电子产品生产者来说,要开发设计更多的良心产品。
③怎么解决学生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的问题?
④对家长来说,应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事物。
⑤这就涉及学校、家长和相关商家的态度。
A. ④③①⑤②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③②①⑤ D. ③⑤①④②
eq \a\vs4\al\c1(二、素养清 (10分))
6. 默写填空。(5分)
(1)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_________________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______________”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庭中有奇树》一诗中描写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口语交际题)在天堂寨风景区登山路上,一位大爷看到下面的警示牌,笑呵呵地说:“这里还有人表演杂技啊,我们快去看看。”如果你听到了这位大爷的话,请告诉他警示牌所表达的内容,并对他做出提醒。(5分)
eq \a\vs4\al\c1(三、阅读清(20分))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槐儿豆开花了
①县医院门口的会宝路上,槐儿豆又开花了,细细碎碎、密密匝匝的淡黄色小花,一簇簇摇曳在枝头,每一株树下都围着圈儿落,环卫工人扫起一堆,又落满了一地,簌簌不止。
②槐儿豆开的花,也叫槐花。
③说起此槐花,是一定要区别于彼槐花的。槐儿豆与刺槐,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巧得很,我们这里两种都有。实际上,它们的区别很大,槐儿豆也称国槐,笨槐,本地槐。它是没有刺的,花期较长,多在6—7月开,有的甚至可延续至8月。而刺槐也叫洋槐,带刺,花期在4—5月。刺槐叶绿,开出的花较大,一簇一簇的,多白色,近年也出现了一些紫色品种,有甜味,因在春天里,更觉清新。它的荚果有些像扁豆,与长条好吃的槐儿豆不同。槐儿豆开花,朵小,细碎,颜色淡黄,荚果肉质成串。关于槐儿豆的用途和功效,以及洋槐花的清香与纯美,此处我并不想多说,而单单大暑之日的槐儿豆开花,总会让我的心底泛上一种别样的温柔。
④我的额头正中有一道伤痕,它形成于一个国槐盛开的夏天。在那个异常燥热的午后,我亲眼看见母亲拿了我的衣衫在家门口的“大汪”里洗。那时的母亲年轻好看,温柔能干,像一只护仔的老母鸡,哪怕是寻到一只虫子,也要“咕咕咕”地呼唤个没完,直到自己的孩子跑过来将它叼走为止。每一个家庭的母亲,都是一件包袱皮,捆扎着全家的喜怒哀乐忧,主宰着每一个孩子童年生活的基调。母亲洗完后,将衣服搭在了一路之隔的大队牛栏的矮墙上晾晒,就又下地去忙别的了。那是用石头胡乱堆砌起来的一截断壁残垣,但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来说,它还是很高。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刚刚的大太阳,被一片乌云掩盖,瞬间就要来暴风雨,等不及母亲回家,小小年纪的我擅自做主去牛栏的墙头上收衣服。心里也是想着能帮忙干点活儿,没准母亲回家就会夸赞我。因为个头不够高,我还去附近搬了一块石头垫在脚底下。我仰起脸,努力伸手去拽那件衣服。雷声隆隆,衣服是拽下来了,只是连同衣服一块儿落下来的,还有一块大石头。它不偏不倚击中了我的前额,有血流下来,我跌落下垫脚石,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⑤母亲赶回来,她的慌乱要甚于我。其实我在看到母亲的那一刻,心里已经不是很害怕了。她匆匆带我去村里唯一的卫生室包扎,身后还跟着哥哥,和前呼后拥的小伙伴们。我如一个凯旋的英雄,享受着关注和母亲焦灼而忧心的关爱。要说伤得也不是很重,村医就能处理了,但母亲还是很自责,听说槐花煎蛋有止血的作用,她又忙着去村后的老槐树上采槐花,然后去鸡窝里寻鸡蛋。那时候,鸡蛋还是个稀罕物,很多时候,她都是攒起来卖或者腌,但这次,黄绿相间,透着诱人清香的“槐花煎蛋”,是唯我独享了。
⑥这一份幸福,在每一年的槐儿豆开花的时节,我都会想上一遍。奇怪,那一场意外,它没有丝毫的伤害,反而透着一份淡淡隐隐的甜蜜与幸福。那一树树繁花朴素,与万般美好相辅相连。
⑦我给不同的人普及过“槐花煎蛋”的美味,关于它止血的功效到底有多大,我不管。
⑧“受伤了,妈妈给我做了‘槐花煎蛋’。”我说了又说,不厌其烦。
(有改动)
8. 文章开头描写县医院门口的会宝路上,槐儿豆又开花了的情形有什么作用?(6分)
9. 第④段介绍“我”受伤的经过是不是多余?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分)
10. 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奇怪,那一场意外,它没有丝毫的伤害,反而透着一份淡淡隐隐的甜蜜与幸福。
11. 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6分)
第二单元 周周清(一)
一、基础清
1. A(3分) 点拨:B项“诘”应读“jié”,C项“剖”应读“pōu”,D项“畸”应读“jī”。
2. A(3分) 点拨:“吹虚”应改为“吹嘘”。
3. C(3分) 点拨:A项“凼”是6画;B项“持续上升”是偏正短语;D项这句话是单句。
4. A(3分) 点拨:B项,应在句末加“的问题”;C项,应把“运得走、产得出、供得上”改为“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D项,可去掉“多”。
5. D(3分) 点拨:这五个句子讲的是怎么解决学生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的问题。首先提出问题,即③句,可排除A、C两个选项;观察B、D两项,可知区别在①④句的先后顺序上。根据⑤句中的“学校、家长和相关商家”,可知下文应按相应的顺序来安排材料,①句讲的是“老师”,④句讲的是“家长”,所以①句应放在④句之前,排除B项。故选D项。
二、素养清
6. (1)抑扬顿挫 正人君子(2分)
(2)绿叶发华滋(1分)
(3)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2分)
7. 示例:大爷,这块警示牌告诉大家,前面有悬崖峭壁,要注意安全,小心坠落下去。大爷,我们都要小心啊!(5分) 点拨:我们先要读懂警示牌的内容,对这个标志有所了解,讲清楚其要求,然后提醒大爷要小心通过。
三、阅读清
8. 突出了槐花的平凡、普通、生机勃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我”对槐花的回忆。(6分) 点拨:首先明确本段描写的槐花的特点,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9. 不多余,不能去掉。介绍“我”受伤的经过,是为了引出“槐花煎蛋”,突出了“我”被母亲照顾的甜蜜和幸福。(4分) 点拨:明确这一段经历和文章描写对象的关系,然后结合文章的中心来分析。
10. “我”虽然受伤了,却独享了“槐花煎蛋”,受到了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所以“我”感到甜蜜和幸福。(4分)
11. 深化中心,照应上文,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内心的甜蜜和幸福。(6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任务二 新闻采访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任务二 新闻采访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5页。
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8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任务二 新闻采访测试题: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任务二 新闻采访测试题,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