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1 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0102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1 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0102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维护秩序教案
展开课题:维护秩序
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人:
单位:
授课时间:
一、学习内容分析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时很显然的,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其遵守秩序的重要性。同样的问题依然出现,明明知道重要还去破坏,显然是对社会规则认识不是很清楚,需要学生自己参与社会实践,亲自制定一列的规则。
二、课标要求和核心素养及其价值观要求:
1.与课程标准相应的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2016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个内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学过什么是规则,在七年级下册有比较学习了这部分的内容,可以说很熟悉规则,但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性,当时,并没有深入讨论为什么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性,并且很多学生明显知道重要,但难自觉地遵循,这就是本节课的教育点,很结合实际问题,展开的课堂生成和实践体验。
四、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体会到文明和谐社会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及人们的道德和法律规则的遵循。
2.知识目标:识记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含义和内容;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和社会规则的作用。
3.能力目标:通过维护社会秩序的原因或重要性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社会规则,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五、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的作用
难点:如何设计和制定有效的社会规则
六、学习思路:
1.与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有差距的滁州五中校门口的上学放学的乱象的治理作为问题开始,找出是谁和怎样问题的问题,突出强调和解决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知识。
2.接着为了更好地遵循规则,就让学生们集思广益设计有效且有针对性的规则,只有亲自设计,才会更好的遵守。3.为了让彼此看到自己设计的规则优缺点,组织了学生“见仁见智”的评论。
4.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升华情感,获得价值观。
七、学习方法:
活动讨论和实践参与
八、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课前准备:
门口交通导学案的设计和布置
学习新课:
课堂导入:
展示滁州市全国文明候选城市创建的成绩图片和播放手机视频(五中学生上学到的“壮观”的场景,拥堵不堪,秩序混乱)对比,校门口秩序要不要治理?
教师提问:与我有关OR与我无关
学生回答:举手并说明理由
维护秩序——滁州五中校门口秩序专项治理课堂(多媒体呈现)
学习过程:
“与我有关”我是参与者还是制造者?让我们都成为参与者吧,因为“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一、社会生活有秩序(板书)
看到校门口的场景,大家都知道这是社会秩序的问题,那么,什么又是“社会秩序”?
1.社会秩序是什么?包含哪些?(板书)
今天讨论的五中校门口的社会秩序,至少包括了社会管理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我跟拍的放学的场景,面对此情此景,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和做点什么吗?!
为滁州市全国文明城市早日创城成功,贡献我们五中智慧。
活动一:寻找“责任方”
造成视频中混乱的社会秩序的原因?对大家有什么影响?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我们的社会和人民又会是什么样呢?
教师的参考答案:
1.家长在校门口集中围观等候。(家长想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孩子,接走早回家)
2.学生自己缺乏安全意识和秩序意识(没有意识到良好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学校及其老师没有有序地组织起来。(认为校园内的秩序是我的一亩三分地,其他的我没有太大责任,且维护起来很麻烦)
4.交警执法人员不及时疏导和不严格执法(没有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且执法力度不够和执法难度大等原因)
5.社会中的人士骑电瓶车和驾驶各种机动车的违规违法逆行。(为了自己的方面,不怕违规犯法)
(围绕着几个主体讨论无序的原因——“没有有序的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让社会无法正常运转;没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激发不了对生活的激情,人民安居乐业得不到保障”)
2.维护秩序的作用: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板书)
五中门口的“壮丽”景观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不是哪个人造成的问题,而是各方犯下的一个综合性错误,需要大家形成合力,齐心协力,提倡志愿和奉献,方能解决问题。
那么我们能提出怎样的建议,这些建议能否让它们又更多的操作性,还需学会制定社会规则。
二、维护秩序靠规则(板书)
为了同学们更好地设计社会规则,先来普及一下社会规则的知识。
1.社会规则是什么?有哪些类型?(板书)
例如,“相关链接”中的“一米线”社会规则和“禁止在动车或高铁的任何部位吸烟,吸烟会触发烟雾报警器,导致列车停开”、“红灯停,绿灯停”、党员干部的“八项规定”和反“四风”问题等。
2.制定社会规则(包含社会秩序的内容和保障措施)
活动二:开展“贡献五中智慧,让滁城更美丽”的校门口社会规则制定活动
五个小组讨论,可以各侧重于一个主体,有针对性地设计社会规则,看看哪一组设计的规则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为多个主体设计社会规则,便于我们写这份调查报告。
教师的参考答案:
家长——“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及其处罚等
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安安全全到家”及其处罚等
学校与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及其处罚等
社会人士——“礼让行人”、“逆行猛于虎”及其处罚等
“交警叔叔”——“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及其处罚等
刚才大家设计的这些社会规则,对于解决五中校门口多年让人头疼的问题,很有建设性,我们这个集体为滁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在平时不仅关注自己的学习,更要多关心和热爱社会事务,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成长,全面提升素养。
活动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环节,升华情感
所有同学都能记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吧,咱们一起大声说出来。那么,老师就想问问本节课内容能体现哪些核心价值观呢?说说你的理由。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如果校园内外能井然有序了,更多些友善的且严格遵守法律的人们,共创滁城文明和谐的城市,爱家乡,就是爱祖国,让我一起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学习小结:本课通过参与讨论一个现实问题,并让同学们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明白了遵循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尝试体验一下自己设计的社会规则,感受到这些规则对于明确和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升华了爱滁爱国的情感。
课后作业:下课后,分五组同学继续开展校门口秩序和规则制定的调查研究,掌握详实的资料,写出一份有建设性的调查报告,上交学校校长,如果可能,也可通过市长信箱发给市长。
板书设计:(见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略)
初中维护秩序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维护秩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策略,教学过程,高铁霸座音频,课堂小结,教师寄语,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维护秩序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社会生活有秩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