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试题:乡村振兴专题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试题:乡村振兴专题练,共10页。
①乡愁之“乡”是一个具有特定指向性的区域地理概念,因此乡愁之“愁”不是无缘之愁,而是有根之愁。乡愁是基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产生的,其承载着主体浓烈的情感记忆,蕴含着主体对地理故乡的精神皈依。乡愁中的“乡”是对乡愁主体生活过的故乡的地理泛称,是乡愁地点的代名词。
②乡愁的“愁”一方面指主体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情感,另一方面指一种对故乡的情感文化,包含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③乡愁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和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农特产品等。这些承载和唤起主体情感的物质载体富有生动的内容情节和情怀,与主体过去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即使主体离开故乡多年依然能对其产生情感驱动,慰藉游子的思乡、精神失重等情绪。
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愁社会价值,本质上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乡愁价值功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过渡中起着“纽带”和“导航”的重要作用。乡愁价值通过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理性疏导乡愁发生主体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推进个体与社会的追求统一,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⑤乡村作为乡愁载体是最值得利用和发掘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关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政策不谋而合。乡愁生态价值的本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作为核心,坚持“用生态留住乡愁,用乡愁留住生态”的发展原则,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作用使主体加深对故乡生态文明的认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平衡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摘编自马蕾《乡愁价值的激活: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愁理论价值研究》)
材料二:
“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人们过年回乡骤然感觉到年味逐渐消失,富有传统内涵的农村习俗也淡出农民的生活。与之相反的是大面积被搁置的土地的荒凉。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文化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我国重要的本土文化。尽管受着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乡村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乡村文明的价值包括载体性文化价值、主体性需求价值和客体性生产价值,它的载体性文化价值可以团结乡村振兴的多元主体力量。无论是有形的乡村文明还是无形的乡村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而且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比如说,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文明是乡村人民遵循共识所建立起来的。正因如此,乡村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也是乡村人民约定俗成的。这些文明都是人民共同建立的,因此,它们是乡村人民共同利益的反映和价值标准的集中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乡愁”情怀如此浓郁了。对“乡愁”,我们应意识到乡村在现代化浪潮中是无法被替代的,尽管城市化在不断地冲击着乡村的发展,但我认为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存在意义。
(摘编自钟晨《“乡愁”下的乡土情怀与乡村价值思考》)
材料三:
①乡愁包括乡“愁”和“乡”愁,前者凸显“愁”的语义,将焦点指向了关乎故乡的现实问题;后者凸显“乡”的语义,落脚于故乡的范畴问题。对于新型城镇化而言,解决了乡“愁”和“乡”愁的问题,也就真正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包含了现实中“望不见山、看不见水”的乡愁话语语境,“山”“水”成为环境资源元素的隐喻而与乡愁直接关联,这种预设使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首先关联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③从外在形式看,解决乡愁中包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要求城镇建设规划中优先考虑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就内在本质考量,实现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人口市民化在根本上还需要基于心理、情感驱动的文化融合推动,承载着心理与情感方式的乡愁话语构建必须要满足文化的构建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深层意蕴在于推进市民社会参与、身份认同,推进友好环境的建设与体验,以融合落实社会福祉,改变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三元结构,柔性化解环境污染、住房困难、半城镇化等城市病影响,这是乡之“愁”的内在诉求。
④无论生态文明还是城乡共荣指向的乡之“愁”,都是群体性问题,对于个体而言,乡愁更多的是“乡”之愁。在这个维度下看,故乡首先是一个出生地,“山”“水”常在;这个故乡又由出生地界定了群族,这个意义上“乡”愁因群体性意义与乡“愁”部分重叠。其次,当故乡处于物质世界与人的关系视角之下,它是人的存在之乡,“乡”愁包含了对个体终极存在之乡的向往,这使乡愁成为了一个普适的范畴,它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具有与国家全面开放格局相融的匹配度。
(摘编自谭晖《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
1. 下列对材料中“乡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愁之“乡”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向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是乡愁主体的精神所皈依的故乡范畴。
B. 乡愁之“愁”是一-种情感记忆,指向了故乡的现实问题,包含对故乡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
C. 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就固定地理区域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D. 乡愁常附着在与主体曾经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自然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等的上面。
2.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乡愁的生态价值进行积极引导,让人们更多的关注乡村的生态建设,能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对解决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有益。
B. 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文明和乡村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都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
C. “乡愁”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所以尽管人们每年都想尽办法回家过年,但作为物质载体的乡村土地却仍然被大面积搁置荒凉。
D. 乡愁具有普适的范畴,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与国家全面开放的格局有了相融的匹配度。
3. 下列诗句能表现出材料一第③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管。
B.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 材料三第③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请结合材料,从“乡愁”视角就“美丽乡村”建设向有关部门提出三条建议。
【答案】1. C 2. C 3. B
4. 本段首先运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分析问题,从外在和内在两个层面来解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深层次内涵;再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了两个“推进”,运用了举例论证法指出城市病的解决,以实现乡“愁”的内在诉求。
5. 示例:①挖掘乡愁的生态价值,推进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②利用乡愁的社会价值,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③“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可以由此引导和加强村规民约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④将乡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系起来,利用乡愁的普适性范畴,推动人们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同构,实现美丽乡村的共建共享。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
C项,错在“就固定地理区域的”。材料一中就“乡愁的本质”是这样表述的: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所以,材料一中说的是“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而选项说是“就固定地理区域的”。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这类筛选文中的信息的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错在“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材料二是说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说明不只是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且选项前后也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造成乡村土地大面积荒凉的原因有很多。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论据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能表现出材料一第③段观点的诗句。首先要了解材料一第③段观点是什么,即“乡愁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和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农特产品等”;然后读懂各选项中诗句的意思,以及情感表达的载体或乡愁产生的原因;最后看哪句诗能够表现第③段的观点就选该项。
A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管”是因为战乱导致亲人不得相见而生乡愁。
C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因长久征战不能回家而生乡愁。
D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不属于乡愁。
B项,窗前“寒梅”是诗中重要意象,正是乡愁的物质载体,属于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事物,最能唤起游子的乡愁。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重要段落的论证特点的能力。题干要求简要说明材料三第③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分析论证特点要从论点、论证层次、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角度进行。
本题,首先阅读材料三第③段,然后分析其论证层次,接着分析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本节分两层,在论述时,先说原因,后说结论。“从外在形式看,解决乡愁中包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要求城镇建设规划中优先考虑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就内在本质考量,实现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人口市民化在根本上还需要基于心理、情感驱动的文化融合推动,承载着心理与情感方式的乡愁话语构建必须要满足文化的构建需求”,在分析原因时,采用先“从外在形式看”,再“就内在本质考量”这样从外到内的论证思路,即从外在和内在两个层面来解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深层次内涵。第二层用“因此”一词提示得出其结果。“新型城镇化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深层意蕴在于推进市民社会参与、身份认同,推进友好环境的建设与体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了两个“推进”,运用了举例论证法指出城市病的解决,以实现乡“愁”的内在诉求。综上分析,本段首先运用了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的的方法分析问题,先分析原因,后得出结论,论证层次清晰。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这类题目属于筛选文中的信息题。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从“乡愁”视角就“美丽乡村”建设向有关部门提出三条建议。
本题,在分析时应从材料中找依据,应以“乡愁”为话语构建建议视角。
材料一,“乡愁生态价值的本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作为核心,坚持‘用生态留住乡愁,用乡愁留住生态’的发展原则,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作用使主体加深对故乡生态文明的认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平衡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概括为:挖掘乡愁的生态价值,推进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材料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愁社会价值,本质上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乡愁价值功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过渡中起着“纽带”和“导航”的重要作用”概括为:利用乡愁的社会价值,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
材料二:“‘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乡村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也是乡村人民约定俗成的。这些文明都是人民共同建立的,因此,它们是乡村人民共同利益的反映和价值标准的集中体现”概括为:“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可以由此引导和加强村规民约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
材料三,“从外在形式看,解决乡愁中包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要求城镇建设规划中优先考虑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就内在本质考量,实现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人口市民化在根本上还需要基于心理、情感驱动的文化融合推动,承载着心理与情感方式的乡愁话语构建必须要满足文化的构建需求”概括为:将乡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系起来,利用乡愁的普适性范畴,推动人们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同构,实现美丽乡村的共建共享。
综上分析,向有关部门提出的三条建议可以从上述分析中选择,并分点答题。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乡土文学是“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收获最丰的领城。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沈从文,到40年代的赵树理、孙犁,再到六七十年代的柳青,以至80年代以后的汪曾祺、莫言众多乡土小说家为文学史贡献了一大批经典作品,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城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乡土小说创作流派。
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开始逐步萎缩。相应地,乡土文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文学源于生活,当现实生活层面的“乡土中国”日益转变为“城市中国”,乡土文学的末日是不是会随之而来?对此许多人是深表忧虑的、甚至直接给出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但我以为不必过虑,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
首先,对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空间趋于萎缩的问题应理性看待。乡土中国的转型并不能随着乡变镇、县改市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住进楼房、“被市民化”后的农民,离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市民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事实上,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还会保留甚至影响到数代以后。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乡土空间的萎缩程度,可能并不像数字所显示的那样悲观。
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创作者一方得到佐证。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家都自称是“农民”,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即便在进城多年,做了北大数授后也是如此。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类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地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作为农民的写作”是个伪命题,这种质疑或许会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来自乡土的“新城市人”要想完全摆脱乡土的灌注,彻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却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又不完全是矫情或虚饰。
其次,即便现实的乡土空间越来越狭小,也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就一定会走向衰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乡土经验也越来越成为对城市人来说充满陌生化的经验。新兴的城市正在变得千城一面,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审美疲劳。于是,在外出旅游时,越来越多的人会将与自然更加接近的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村寨游成为旅游新宠,体验农家乐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乡土世界虚拟文本的乡土文学也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会伴随着城市人对乡土的怀旧和对一种乡村生活方式的追求,而长久地存在下去。
现实层面也在对“城镇化”发展的单一路向进行一些补充或修正。于是“乡村振兴”成为“城镇化”之外的另一条道路。“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乡土正日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成为现代人旅游新宠和不旧对象的时代语境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乡土文学不会衰落和消亡。不但如此,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型还可能会为乡土文学带来新的希望和发展契机。不过,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学本身的转型恐怕也是无可避免的。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来适应变化中的现代人的乡土想象和审美需求乡土文学必能找到源头活水,重新焕发出生机。
——(摘编自史建国《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学的未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沈从文、孙犁、汪曾祺等作家都创作过乡土文学作品,都创立过乡土小说创作流派。
B.乡村是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而中国的城市化给乡土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冲击。
C.有些乡里作家不想告别农民式的观念意识,依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
D.伴随着城市人对乡土的怀旧和对乡村生活方式的追求,乡土文学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针对“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提出不同看法,并加以逐层论证,层析清晰。
B.文章从作家的观念意识和乡土所处时代语境等方面,来论证乡土文学不会衰落和消亡。
C.文章以沈从文、莫言为例,直接论证乡土文学的创作不会随着乡土空间的变小而走向衰落。
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归纳出乡土文学不会消亡的缘由,并提出乡土文学重焕生机的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乡土小说创作流派的形成,使乡土文学成为“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收获最丰的领域。
B.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乃至乡土作家的农民心态和思维方式的改变都需要较长过程。
C.“乡村振兴”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家园,让居民记得住乡愁,是对“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补充或修正。
D.乡土文学并非封闭的乡土文学,这-题材的文学类型,总是直接或间接应对着现代文明的挑战。
答
1.解析: A项,“都创立过乡土小说创作流派”错,原文第1段末句是说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C项,“不想告别农民式的观念意识”错,而是“彻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却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D项,“乡土文学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错,信息来自原文第5段“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就一定会走向衰落...而长久地存在下去”。“不一定走向衰落”“长久地存在下去”与“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意不同。
答案: B
2.解析:直接论证的是来自乡土的“新城市人”要想完全摆脱乡土的灌注,彻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答案: C
3解析:强加关系,中国乡土小说创作流派的形成只是乡土文学成为“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收获最丰的领域的一种表现。
答案: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现代文一轮专题复习--美育专题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比照均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新能源汽车专题练,共7页。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赵新专题练,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