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1《光的折射》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2《透镜》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5《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初中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教案
展开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物距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学习从物理现象、实验数据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养成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3.养成对科学的求知欲,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组织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制作课件、多媒体视频、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通过观看“蝴蝶杯显影”的神奇现象,激趣设疑,引入新课。
【设疑】蝴蝶杯,古代饮器之一,以杯中“酒满蝶显,酒干蝶隐”的奇特视觉效果而千古流传,被世人美誉为“千金之宝”。注入酒后的蝴蝶杯为什么会显示出蝴蝶栩栩如生的画面呢?
(一)提出问题
【复习提问】
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各有何特点?
2.它们成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后个别回答: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照相机成像时离镜头较远,幻灯机成像时离镜头较近,放大镜成像时离凸透镜最近。
【前置补偿】认识物距(u)和像距(v)
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物距。
(二)猜想与假设
【猜想】聆听学生猜想,对学生的猜想做出评价
(三)设计实验
【过渡】猜想的正确与否需要实验进行证明,下面我们共同设计实验,证明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器材】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器材主要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等。
【引导思考】如何利用所给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距的关系呢?请说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引导点拨】本次探究,我们将要面临的问题都有哪些呢?请大家讨论并分析。
1.如何保证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演示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要求学生调节。
2.如何找到像的位置?
【演示2】
(1)点燃蜡烛,移动光屏找到蜡烛烛焰清晰的像确定像的位置,并要求学生找到像的位置。
(2)移近蜡烛,取下光屏,直接用眼透过凸透镜观察虚像,并要求学生观察虚像。
3.如何能更加方便的测出物距和像距?
【演示3】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的50cm处,调节蜡烛和光屏改变物距和像距。引导学生口算出物距、像距的大小。
4.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指导】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进行删减和补充,并强调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的注意事项:
(1)实验记录表格应有表头,能体现出所有需要记录的数据、现象以及实验次数。
(2)实验记录表格中有关测量的数据应标明单位。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进行实验】下面请同学们使蜡烛位于凸透镜前的不同位置,调节光屏分别找到像,观察像的性质,并将对应的物距、像距及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内。
【成果展示】在学生实验结束后,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小组的实验数据。
【收集数据】
1.在实验过程中,你都观察到了哪些不同正倒、大小、虚实的像?
2.当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不同时,所对应的物距、像距分别是多少?
将学生列出的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以及所对应的物距、像距的大小输入电脑,通过大屏幕展示。
(五)分析和论证
1.u=f 不成像
2.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
3.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物异侧
4.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物异侧
5. 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物异侧
【成果展示】
1.u>f时成倒立像,u<f成正立像,所以焦点是正立像和倒立像的分界点。
2.u>f时成实像,u<f成虚像,所以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实像都是倒立的在异侧,虚像都是正立的在同侧。
3.u>2f时成缩小像,u<2f时成放大像,所以2f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4.(1)u>f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2)u<f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5. u>2f,照相机
f<u<2f, 投影仪
u<f, 放大镜
【规律提升】
用PPT课件播放凸透镜成像的Flash动画,模拟物距不同时的成像情况及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规律。
【巧学妙记】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焦点以内反变化。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2.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等等。这些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上能够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导入没有吸引力。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趣体验,观点初成,逆向思维,聚焦本质,完善认识,形成方法,灵活应用,规律内化,挑战新高,活化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共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