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你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每小题2分,有20小题,共40分)
1.比较如图中的四种植物。下列对它们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有根、茎、叶的分化
B.②用孢子繁殖
C.③④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D.①②③④均具有输导组织
2.某岛的驻军官兵采用无土栽培的技术生产蔬菜、水果,基本做到自给自足。如图为菜豆种子和运用此技术培育的菜豆幼苗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⑤为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②为胚芽,发育成⑦,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④
C.①为胚轴,发育成⑧,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⑤
D.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3.下列有关花生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后子房和胚珠分别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B.开花季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不影响产量
C.结果之前要依次经历传粉→开花→受精的过程
D.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胚乳
4.“淀粉遇碘变蓝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原理。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原理的是( )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D.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5.如图是玉米植株置于一定条件下,测定其叶肉细胞内二氧化碳(用CO2表示)利用情况的示意图(①、②表示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②表示细胞结构中的叶绿体
B.甲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丙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光合作用
C.乙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D.丁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6.如图是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示意图。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内完成受精
B.蝌蚪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
C.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
D.青蛙的发育离不开细胞分裂和分化
7.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蟋蟀、蝉、苍蝇的发育方式与图甲所示生物相同
B.图乙中的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C.图丁中新植物体表现的是砧木的性状
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图丙中的②脐带
8.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卵黄
B.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C.昆虫的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9.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数目与染色体数相同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基因是DNA上的任意片段
D.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DNA分子
10.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性别比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卵细胞含有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中不含X染色体
C.新生儿男女比例,理论上应为1:1
D.女儿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
11.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一头母猪产下一窝小猪,小猪相貌各不相同
B.双眼皮的一对夫妇生出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
C.完全相同的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
D.同一豆荚中的豆子播种后,长出的植株却不尽相同
12.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有一种果蝇的基因发生突变(一种变异)后,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当气温升高到25℃时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一现象说明( )
A.温度高低是决定果蝇变异的主要因素
B.变异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C.变异的有利与不利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D.生物变异大多是有利的
13.生物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直接证据,其根本原因是( )
A.各类不同生物化石在不同地层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B.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C.化石能再现生物的结构和生物环境
D.化石里的生物是现在生物的原始祖先
14.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产生了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
15.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引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脱离活细胞能长期生存
B.使用适宜浓度的酒精洗手可消灭传染源
C.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治愈患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属特异性免疫
16.2018年11月26日,某大学老师宣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件事将艾滋病再次呈现在人们的热论中引发了巨大的伦理质疑。如图为某人感染艾滋病后,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淋巴细胞相对数量变化情况。根据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
B.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是注射艾滋病疫苗
C.身患艾滋病的妇女生下了一名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婴儿,说明艾滋病既是传染病也是遗传病
D.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传染源
17.在解释物种进化原因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下列哪项是完全正确的( )
①物种不变 ②过度繁殖 ③用进废退 ④生存斗争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18.多少年来,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一直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的目光。关于它们的研究人类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所有性状是否表现只与基因有关
B.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C.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提高,是可以遗传的
D.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也一定是饱满粒大的
19.“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
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20.2020年5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间特殊的隔离病房里,住着65岁的新冠肺炎(感染新冠病毒所致)患者﹣﹣崔安(化名),他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已满14天,其恢复状态令所有人惊喜和欣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隔离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
D.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将下列各题的答案写在后面答题卡的对应处。
21.(5分)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的收官之年,为了帮助农户提高荔枝的品质和产量,科技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a、b、c分别表示荔枝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过程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 。
(2)图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填I或Ⅱ),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 (填a或b或c)相对应。
(3)图乙中曲线Ⅱ在12时左右的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较高。
(4)图乙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 。
(5)移栽植物时,往往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 (填代号a或b或c)生理活动。
22.(5分)我国大约有20%~25%的人患有不同种类的遗传病,遗传病一般不能根治,但可以预防。为达到优生的目的,我国开展优生工作的措施主要有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等。请分析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一中2表示 。
(2)分析图二所示的遗传情况图解,可根据 (填序号)判断出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3)请写出图二中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4)若图二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新婚夫妇,该夫妇希望生一个肤色正常女孩的概率是 。
(5)图二中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通过 随染色体传递给8号个体。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你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每小题2分,有20小题,共40分)
1.(2分)比较如图中的四种植物。下列对它们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有根、茎、叶的分化
B.②用孢子繁殖
C.③④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D.①②③④均具有输导组织
【分析】观图可知:①海带属于藻类植物、②肾蕨属于蕨类植物、③松树属于裸子植物、④枫树属于被子植物,解答即可。
【解答】解:A、①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
B、②肾蕨属于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B正确;
C、③松树属于裸子植物、④枫树属于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C错误;
D、①藻类植物无输导组织,②蕨类植物、③裸子植物、④被子植物均具有输导组织,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2分)某岛的驻军官兵采用无土栽培的技术生产蔬菜、水果,基本做到自给自足。如图为菜豆种子和运用此技术培育的菜豆幼苗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⑤为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②为胚芽,发育成⑦,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④
C.①为胚轴,发育成⑧,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⑤
D.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分析】观图可知: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胚、⑥种皮、⑦茎和叶、⑧根,解答即可。
【解答】解:A、⑤为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受精卵发育而来,A正确;
B、②为胚芽,发育成⑦茎和叶,菜豆属于双子有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④子叶,B正确;
C、③为胚根,发育成⑧根,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④子叶,C错误;
D、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菜豆种子的结构特点及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3.(2分)下列有关花生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后子房和胚珠分别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B.开花季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不影响产量
C.结果之前要依次经历传粉→开花→受精的过程
D.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胚乳
【分析】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解答即可。
【解答】解:A、花生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A正确;
B、开花季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影响传粉,降低产量,B错误;
C、花生结果要先后经历开花、传粉、受精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等过程,C错误;
D、花生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子叶,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4.(2分)“淀粉遇碘变蓝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原理。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原理的是( )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D.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分析】淀粉为植物中糖类的主要贮存形式,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可以鉴定淀粉的存在。
【解答】解:A、根据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滴加碘液,检验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A正确;
B、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B正确;
C、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利于碘液,C错误;
D、玉米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碘酒,会变蓝的部分是胚乳,D正确。
故选:C。
【点评】某一物质的特有特性常作为鉴定该物质的依据,在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要熟记。
5.(2分)如图是玉米植株置于一定条件下,测定其叶肉细胞内二氧化碳(用CO2表示)利用情况的示意图(①、②表示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②表示细胞结构中的叶绿体
B.甲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丙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光合作用
C.乙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D.丁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使释放出能量。若此图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叶绿体,据此答题。
【解答】解:A、图中①表示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②表示细胞结构中的叶绿体,A正确;
B、甲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丙图细胞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表示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B错误;
C、乙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部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
D、丁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叶绿体不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还从大气中吸收部分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B。
【点评】在识图时要注意区别叶绿体与线粒体。
6.(2分)如图是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示意图。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内完成受精
B.蝌蚪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
C.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
D.青蛙的发育离不开细胞分裂和分化
【分析】青蛙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
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解答】解:A、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属于体外受精。A错误;
B、蝌蚪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B正确;
C、青蛙的幼体蝌蚪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C正确;
D、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其发育离不开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7.(2分)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蟋蟀、蝉、苍蝇的发育方式与图甲所示生物相同
B.图乙中的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C.图丁中新植物体表现的是砧木的性状
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图丙中的②脐带
【分析】(1)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例如:蝗虫、螳螂、蝼蛄、蟋蟀)。
(2)图乙中a卵,b幼虫,c蛹,d成虫。
(3)图丙中1是胎盘、2是脐带、3是胎儿。
【解答】解:A、蟋蟀、蝉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苍蝇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
B、图乙的发育方式经过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图丁是嫁接,新植物体表现的是接穗的性状,C错误。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图丙中的1胎盘,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嫁接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8.(2分)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卵黄
B.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C.昆虫的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分析】鸟类是卵生,两栖动物属于变态发育,昆虫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发育形式。
【解答】解:A、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A错误;
B、在晚近的地层中可能找到低等的生物化石,但是在早期地层中找不到高等的生物化石。B错误;
C、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生长而长大,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C正确;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还有比较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D错误。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9.(2分)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数目与染色体数相同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基因是DNA上的任意片段
D.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DNA分子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DNA>基因。即
【解答】解: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基因数目与染色体数不相同,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C错误;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包含关系。
10.(2分)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性别比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卵细胞含有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中不含X染色体
C.新生儿男女比例,理论上应为1:1
D.女儿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解答】解:A、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不一定只有卵细胞含有X染色体,如男性精子细胞、男女体细胞也有含X染色体的可能,A错误;
B、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Y,含X染色体,B错误;
C、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C正确;
D、女儿的性染色体为XX,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一条X染色体来自于父亲,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性别遗传过程以及染色体的组成。
11.(2分)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一头母猪产下一窝小猪,小猪相貌各不相同
B.双眼皮的一对夫妇生出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
C.完全相同的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
D.同一豆荚中的豆子播种后,长出的植株却不尽相同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某些性状上表现出的差异.
【解答】解:A、一头母猪产下一窝小猪,小猪相貌各不相同,说明了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着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双眼皮的一对夫妇生出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父母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一个显性一个隐性。故不符合题意。
C、这个世界不可能出现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因为每个人的基因都不一样。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而实际上他们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尤其是生理基因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故符合题意。D
、同一豆荚中的豆子播种后,长出的植株却不尽相同,说明了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着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12.(2分)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有一种果蝇的基因发生突变(一种变异)后,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当气温升高到25℃时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一现象说明( )
A.温度高低是决定果蝇变异的主要因素
B.变异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C.变异的有利与不利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D.生物变异大多是有利的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变异的类型,解答时可以从变异的概念和有利变异、不利变异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生物只有不断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有的变异对生物个体本身有利,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是有利变异;对个体生存不利的变异是不利变异。种果蝇的基因发生突变后,产生的变异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表明该变异不适于此环境,是不利变异;在气温升高到25℃,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表明该变异适于25度的环境,在25度的环境中是有利变异。因此变异的有利、有害完全取决于环境条件,适应环境的变异是有利变异。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有利、有害完全取决于环境条件,适应环境的变异是有利变异。
13.(2分)生物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直接证据,其根本原因是( )
A.各类不同生物化石在不同地层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B.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C.化石能再现生物的结构和生物环境
D.化石里的生物是现在生物的原始祖先
【分析】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解答】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理解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14.(2分)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产生了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
【解答】解: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手段;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故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B。
【点评】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环境的变化).
15.(2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引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脱离活细胞能长期生存
B.使用适宜浓度的酒精洗手可消灭传染源
C.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治愈患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属特异性免疫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是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解答。
【解答】解: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不能自由独立。A错误;
B、使用适宜浓度的酒精洗手可消灭病原体。B错误;
C、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属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属于控制传染源。C错误;
D、治愈患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有抵抗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其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以及人体免疫的功能和特点,可正确解答。
16.(2分)2018年11月26日,某大学老师宣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件事将艾滋病再次呈现在人们的热论中引发了巨大的伦理质疑。如图为某人感染艾滋病后,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淋巴细胞相对数量变化情况。根据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
B.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是注射艾滋病疫苗
C.身患艾滋病的妇女生下了一名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婴儿,说明艾滋病既是传染病也是遗传病
D.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传染源
【分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为了宣传防艾,让人们都了解艾滋病知识,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解答】解:A、由题干图可知:当HIV最初侵入人体时,HIV首先会迅速繁殖,一段时间以后,HIV逐步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并最终破坏T 细胞,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A正确
B、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疫苗,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因此艾滋病是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C错误
D、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艾滋病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17.(2分)在解释物种进化原因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下列哪项是完全正确的( )
①物种不变 ②过度繁殖 ③用进废退 ④生存斗争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⑥
【解答】解: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即过度繁殖;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故选:B。
【点评】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8.(2分)多少年来,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一直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的目光。关于它们的研究人类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所有性状是否表现只与基因有关
B.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C.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提高,是可以遗传的
D.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也一定是饱满粒大的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解:A、生物的性状不仅与该生物体内基因有关,还与环境有关,A错误;
B、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B错误;
C、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提高,是可以遗传的,C正确;
D、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花生果实的大小是比较出来的,不光和选种有关,还和生长环境有关,况且还有基因突变的问题。只能说出大花生的概率更大,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解答需要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进行解答。
19.(2分)“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
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分析】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解答】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A正确。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B正确。
C、吸毒有很多方式,如用注射器“吸毒”,即静脉注射,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C正确。
D、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是对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等条件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吸毒的危害,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正确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20.(2分)2020年5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间特殊的隔离病房里,住着65岁的新冠肺炎(感染新冠病毒所致)患者﹣﹣崔安(化名),他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已满14天,其恢复状态令所有人惊喜和欣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隔离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
D.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解答】解:A、新冠肺炎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正确。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隔离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错误。
C、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正确。
D、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将下列各题的答案写在后面答题卡的对应处。
21.(5分)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的收官之年,为了帮助农户提高荔枝的品质和产量,科技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a、b、c分别表示荔枝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过程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 叶绿体 。
(2)图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Ⅱ (填I或Ⅱ),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 a (填a或b或c)相对应。
(3)图乙中曲线Ⅱ在12时左右的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温度 较高。
(4)图乙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 6点~18点 。
(5)移栽植物时,往往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 (填代号a或b或c)生理活动。
【分析】(1)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图甲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Ⅰ只有在4~20时的白天进行,因此曲线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Ⅱ曲线表示呼吸作用。
【解答】解:(1)c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
(2)图甲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植物在白天有光的条件下,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因为无光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可见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是图乙中Ⅱ,即图甲中的a呼吸作用。
(3)白天12点左右,温度较高,所以Ⅱ呼吸作用会增强。
(4)据图乙可见:在6点~18点,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得以积累。
(5)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b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答案为:(1)叶绿体
(2)Ⅱ;a
(3)温度
(4)6点~18点
(5)b
【点评】解题的关键应熟练掌握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及区别和联系,并注意识图。
22.(5分)我国大约有20%~25%的人患有不同种类的遗传病,遗传病一般不能根治,但可以预防。为达到优生的目的,我国开展优生工作的措施主要有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等。请分析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一中2表示 基因 。
(2)分析图二所示的遗传情况图解,可根据 1、2、6 (填序号)判断出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3)请写出图二中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 Aa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4)若图二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新婚夫妇,该夫妇希望生一个肤色正常女孩的概率是 25% 。
(5)图二中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通过 生殖细胞 随染色体传递给8号个体。
【分析】(1)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由图一可知:1是染色体,2是基因,3是遗传物质。
(2)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一般情况下,每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分析图二所示的遗传情况图解,可知在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代,1和2皮肤颜色都正常,子代中出现了变异现象即白化病6,说明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1和2体内没有表现,被隐藏了,因此皮肤正常是显性性状。
(3)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从图二中看出第一代3号和4号所生第二代8号患病,而第二代8号从第一代3号和4号遗传来的基因是a,因此第一代4号的基因组成是Aa,3号的基因组成是aa,7号的基因组成是Aa。
(4)若图二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新婚夫妇,6号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7号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则6号和7号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50%.每次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生一个肤色正常女孩的概率是50%×50%═25%。
(5)白化病这种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作为桥梁把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图二中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通过生殖细胞随染色体传递给8号个体。
故答案为:(1)基因
(2)1、2、6
(3)Aa
(4)25%
(5)生殖细胞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