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初三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共7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中的答案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1-35.5 Ca-40
一、选择(本大题共计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计20分。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
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说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少使用纸张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的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2.为了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是40℃,红磷着火点为240℃,发现: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冒出大量白烟;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下列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3.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①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 ②用吸管向澄清的石灰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③为了使刚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尽快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蘸过石灰水的鸡蛋更易保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如下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B.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C.丙的化学式为CH2
D.固碳酶参与反应,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5.火星自古就吸引着人们。在古代,我国称之为“荧惑星”,西方称之为“战神玛尔斯星”。2021年5月15日,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开启火星探测之旅。以下是关于火星的收集信息:①火星橘红色的外表是因为被赤铁矿覆盖②火星南北两极的极冠温度常年在-70℃至-140℃之间③火星大气的成分为二氧化碳95.3%、氮气2.7%、氩气1.6%、氧气和水蒸气0.4%④火星的南北两极发现“干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B.蜡烛在火星大气中可以燃烧
C.在火星的两极很难找到液态的水 D.“干冰”是固态的甲烷水合物
6.“釜底抽薪”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成语的本意中包含了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A.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变化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8.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类观:纯碱和烧碱的溶液都可使酚酞试液变红,都属于碱
B.结构观:镁离子和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C.守恒观:100克酒精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是100克
D.结构观: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O2的化学性质比N2活泼
B.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发生改变
C.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两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A、B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0.关于化学方程式: 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CH4、O2、CO2、H2O四种物质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2:1:2
11.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段纱窗上的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表面的铁锈未除尽
C.集气瓶底没有铺一层细沙 D.给铁丝加热的温度太低
12.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3.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t1s时,甲的质量等于乙与丙的质量之和
14.工业上用氮气合成氨气(NH3),用氨气来生产硝酸,相关的反应如下:
① ②
③ 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③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②中的X的化学式为N2
C.反应④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D.NO和NO2可以相互转化
15. 反应中,32gA和适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C和100gD。若A的化学式量为16,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的化学式量为26
B.参加反应B的质量为104g
C.D与C化学式量之比为25:6
D.若要生成25gD,需参加反应A的质量为18g
二、简答与填空(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7分)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慢慢减下去;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这就是“碳中和”。请回答: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食堂使用煤炭做饭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炉中吹入空气,说明 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这样做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是 。
(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⑤O3
(3)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实现二氧化碳的消耗转化,写出相应的的化学方程式: 。
(4)乙醇(化学式C2H6O)的用途广泛,在化工生产、重要燃料及日常消毒等方面广泛应用,是以高粱、玉米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①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汽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微观角度解释发生爆炸的原因是 ;②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将煤综合利用可以得到苯酚,现取9.4g苯酚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5.4g水和26.4g二氧化碳,已知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则苯酚的化学式为 。
17.(6分)“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从物质变化和分子的角度看,水循环与另外两种循环有本质的区别是: 。
(2)在⑤⑧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 。
(3)从化学视角看,滴水穿石和溶洞形成其原理都是相同的,相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是 。
(4)结合图示,下列关于碳、氧循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填字号) 。
A.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海洋、森林
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碳循环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动态相对平衡
E.碳循环和氧循环存在着联系
F.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只涉及到化学变化
(5)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二是: 。
18.(7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煤除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末标出):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再举一例工业或生产生活中利用该原理分离混合物的例子: 。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 ;在高温情况下,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
物质 | H2 | N2 | O2 | NH3 |
沸点 | -252℃ | -195.8℃ | -183℃ | -33.35℃ |
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三、阅读理解
19.(5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①熄灭液化气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⑤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路前的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的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包括事例(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24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讨论的核心物质就是CO2。CO2的浓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CO2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如何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
海洋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酸化等。
地质封存:将CO2注入特定的地层,该方法最大的风险是CO2泄漏,局部CO2浓度快速上升,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等。
矿石碳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但过程缓慢。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尿素【CO2(NH2)2】、甲醇(CH3OH)等资源。2017年8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将水中溶解的CO2转化成CO和O2。在二氧化碳的处理过程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海洋封存二氧化碳时引起海水酸化的原因: 。
② 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 。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CO2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生活有害无利
C.矿石碳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0.(4分)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2观察到先燃烧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此实验目的是 。
21.(8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A是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为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是 。
(2)小明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燃烧的红磷己经熄灭,他立刻将燃烧匙取出,但此时红磷又开始燃烧,小明同学开始很疑惑。后来经过同学们的帮助,解除了疑惑。根据这一现象说出消防队员在扑灭火灾后应注意什么?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
(4)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5)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个实验使你对物质燃烧的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
22.(8分)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说明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2)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
(3)已知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氨气的方法是: 。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从水槽中撤出导管;②收集气体;③固定装置;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加热;⑥熄灭酒精灯;⑦装药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5)查阅资料知,高铁酸钾(K2FeO4)固体可用于制取氧气。
方案一:
方案二:
① 若用方案一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 (填“b”或“c”)端通入。
②下列关于以上两种方案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方案一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b.方案二更简便、节能
c.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
(6)某同学取过氧化氢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3.8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3g,则34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g。
四、计算题
23.(6分)乳山牡蛎声名远扬,已知牡蛎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牡场壳中CaCO3的含量,现取20g牡蛎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牡蛎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试计算:
(1)产生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牡蛎壳中CaCO3的质量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初三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共计20分,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
1.C 2.D 3.C 4.B 5.C 6.A 7.B 8.D 9.A 10.C 11.C 12.D 13.A 14.B 15.D
二、填空与简答(共包括3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6题:(7分)(1)增大氧气浓度;减少一氧化碳排放(或减少环境污染)(2)①③④⑤
(3) (4)①大量酒精分子与氧分子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在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 ② (5)C6H6O。
17题:(6分)(1)水循环是物理变化,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 (2)反应条件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3) (4)BF (5)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8题(7分)(1)物理 石油分馏 (2)增大接触面积
(3) (4)-33.35 N2 H2
三、阅读理解
19题(5分)(1)隔绝空气 ②③④(其他合理也得分) (2)①
② 二氧化碳的分子间有间隔,受压时间隔变小 ③AB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0题(4分)(1)燃烧需要可燃物
(2)白磷 低 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1题(8分)(1)向集气瓶中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和氧气反
应生成了二氧化碳:(2)清理火灾现场时要不断喷水降温,防止死灰复燃。
(3) B
(4)花干燥的一半无变化,湿润的一半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5)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22题(8分)(1)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2)分液漏斗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入集气瓶中,试纸变蓝证明气体是氨气。 (4)③④⑦⑤②①⑥
(5)①A b ②abc (6)6.8
四。计算题(6分
23题(1)6.6(1分)
(2)(5分)解:设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是X 100/44=x/6.6g
解得:x=15g
100 44 15g/20g×100%=75%
X 6.6g 答:略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科普阅读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