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练习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词语存在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三夜阴霪败场圃 B.一竿晴日舞比邻C.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2.我国文学史常有将名人并称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人。B.“韩柳”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C.“班马”指历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马迁。D.“苏辛”指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辛弃疾。3.某校拟制作古代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苏辙的简介(不超过100字),再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字)。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人物简介: 人物评价: 4.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 )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B.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5. 下列每对诗句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柿叶翻红霜景秋 碧天如水倚红楼 B、青云未得平行去 梦到江南身旅羁C、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门月色新 D、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宋]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注)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表兄文同之孙。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诗歌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对仗工整,率真自然,饶有趣味。B.全诗不详细描绘劳动场面,而是从诸孙入村写起,一个“赖”字饱含深情。C.第三联所呈现的充满乡村气息的饮食,正面展现出了麦收劳动场面的热烈。D.结尾写了收麦结束后的轻松,“赋诗”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7.赏析颔联。8.试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三、课外阅读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游西湖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午昌市东),自号颖滨遗老。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的快乐。B.颔联运用拟人、对偶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C.尾联“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D.本诗结构圆合,以“出门游湖”始,以归去“掩屏卧”终。叙述了此次游西湖的所见、所感。意境闲淡,情趣悠远。10.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其二)①苏辙南商西洛曾虚署,长吏居民怪不来。妄语自知当见弃,远人未信本非才。厌从贫李嘲东阁②,懒学谀张缓两腮③。知有四翁④遗迹在,山中岂信少人哉!(注)①1061年,苏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即“商幕”。他因朝廷大臣不能容直言,辞不赴任。②“东阁”,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李商隐谒见令狐陶而不得见,写下“东阁无因再得窥”句。③“缓两腮”即缓颊,指婉言阿谀。唐代张说由直言变为阿谀奉承。④指汉初隐士“商山四皓”,初避秦乱隐居,后为汉效力。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曾被任命到南商、西洛,却均未到任,故说“虚署”;“怪”字很自然地转到写“不来”之因。B.“自知”二字很有分量,意谓自己早就料到朝廷容不得直言,自己直言进谏必然会遭到冷落。C.商州是四皓隐居之地,至宋代还有遗迹,作者虽未到商州赴任,但认为当地并不缺乏人才。D.这首诗感情淡然,善于运用典故,用语很婉转,含蓄蕴藉,不露不张,颇能代表苏辙的诗风。12.苏辙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见弃”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课堂检测,文件包含《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详解+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docx、《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原卷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详解+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外阅读,语言运用,比较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