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word版附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021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word版附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021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第1页
    (word版附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021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第2页
    (word版附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021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word版附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021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word版附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021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共28页。
    2021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专题5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1•绥化)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是为了降低粮食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2021•邵阳)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其中,表皮所属的组织是(  )
    A.机械组织 B.上皮组织 C.保护组织 D.营养组织
    3.(2021•齐齐哈尔)农业生产中,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是(  )
    A.给农作物松土
    B.植物移栽后遮荫
    C.给农作物施肥
    D.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4.(2021•贺州)“小草依依,踏之何忍”,公园的草坪上经常有这样的提示语,提示人们不要踩踏小草,因为人们在草坪上行走多了,会造成上壤板结,土壤板结直接影响小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板结导致小草缺少水
    B.土壤板结导致小草缺少无机盐
    C.土壤板结导致小草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D.土壤板结导致小草缺少有机物
    5.(2021•随州)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装置是为了研究无机盐浓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B.相同时间内,LED灯管调至第1级时产生的气泡最多
    C.烧杯中金鱼藻产生的气泡,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烧杯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具可的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6.(2021•常州)超市里用保鲜膜包蔬菜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防止杂菌污染 B.抑制呼吸作用
    C.促进光合作用 D.防止水分散失
    7.(2021•阳泉)刚采摘的玉米如果未及时食用,几天后甜度会降低,主要原因是玉米种子进行(  )
    A.呼吸作用分解了有机物 B.呼吸作用合成了有机物
    C.光合作用分解了有机物 D.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
    8.(2021•宜昌)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因具①过程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仅②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①②过程依次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D.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
    9.(2021•乐山)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对整个生物圈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二氧化碳
    C.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光合作用只能以光能作为能源
    10.(2021•宜昌)农业生产中常蕴含一些生物学原理,以下前后不相符的是(  )
    A.播种玉米时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扦插的枝条常被剪去大量枝叶﹣﹣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C.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D.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带一个土团﹣﹣保护根毛,为了更好的吸收水分
    11.(2021•达州)热爱生物学的小芳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处散失到大气中的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
    D.图三中的②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
    12.(2021•乐山)温室大棚适时通风或增设二氧化碳发生器,都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其原理是(  )
    A.增强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增强蒸腾作用 D.增强呼吸作用
    13.(2021•乐山)以下生产、生活实例所应用的生物学原理,不是通过降低呼吸作用来实现的是(  )
    A.夜间降低温室大棚的温度,利于增产
    B.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贮藏水果、蔬菜
    C.将粮食晒干后入库,可延长贮藏时间
    D.向水中通入氧气,增加活鱼运输距离
    14.(2021•广安)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农田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冷藏蔬果——抑制蔬果的呼吸作用
    C.田间松土——抑制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D.晾晒粮食——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
    15.(2021•陕西)甲、乙两地都出产同一品种的苹果。在果树生长期间,两地光照条件和管理措施相同,但昼夜温度有一定差异(如表)。经测定,乙地苹果的含糖量明显高于甲地,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产地
    甲地
    乙地
    白天平均温度(℃)
    34
    34
    晚上平均温度(℃)
    23
    13
    A.两地果树白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基本相同
    B.乙地夜间温度低,果树分解的有机物较少
    C.甲地夜间温度高,果树制造的有机物较多
    D.乙地果树积累的有机物总量比甲地果树多
    16.(2021•赣州)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B.如果种植过密,会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又进行呼吸作用
    17.(2021•连云港)下列关于“制作蚕豆叶切片并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取新鲜蚕豆叶的任意部位,夹在马铃薯小块的切缝中
    B.持切缝中夹有叶片的马铃薯小块的手,拇指要低于食指
    C.显微镜下观察到叶脉中的许多管状细胞,属于机械组织
    D.蚕豆的植物体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18.(2021•连云港)如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①和②可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
    B.海尔蒙特通过实验说明了阳光和柳树生长的关系
    C.图中A可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D.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仅用以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
    19.(2021•苏州)下列有关大棚蔬菜种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大棚中通入“气肥”,目的是提高氧气量以增产
    B.适当施加有机肥,可提高蔬菜对有机物的吸收量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D.只要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就可提高蔬菜的产量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0.(2021•湖州)如图是大棚种植蔬菜的实景图。
    (1)大棚内能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    的催化作用,从而促进蔬菜快速生长。
    (2)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叶上端约40厘米处,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    ,从而大量积聚在地面附近,导致根系的    减弱,致使获得的能量不足从而影响根系发育。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1.(2021•南宁)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了帮助农户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农技专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及指导。如图A、B、C表示某植株叶片中三个不同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栽种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农技专家建议多施用农家肥,以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    (填“无机盐”或“有机物”),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图中B过程表示农作物的    作用,A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
    (3)在农业生产中移栽幼苗时,尽量选择阴雨天,这是为了减弱    作用,从而提高移栽幼苗的成活率。
    (4)为了探究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植株平均分成3组,置于不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株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1组
    2组
    3组
    实验处理
    相对湿度(%)
    17
    27
    52
    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速率



    ①从上述实验可以得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
    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要提高该农作物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2.(2021•呼和浩特)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农民通常将玉米和大豆按不同的年份进行轮作。玉米对土壤中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豆科植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数量极少。根据题意可知,将玉米和大豆轮作的好处是    。
    (2)间作是指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田块上间隔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中国有五千年的茶文化历史,研究发现,氨基酸总含量高的鲜叶更适合制作优质绿茶。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相关知识以后,对单作、间作两种种植方式影响茶叶品质的光合作用生理机制进行了如下研究。
    步骤一:实验分组
    甲组(单作):只种植茶树(1米左右);
    乙组(间作):桂花树(高5~6米)、含笑树(高10~12米)分别与茶树间行种植。
    步骤二:在同一个茶厂,试验地坡势平缓度、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分别于春茶、夏茶生长季节进行测定。选择天气晴好的日期,从8:00~18:00时每隔2h测定一次茶树的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
    指示
    处理
    春茶
    夏茶
    氨基酸总含量(%)
    甲组


    乙组


    茶多酚含量(%)
    甲组


    乙组


    表:两种种植条件下不同季节对茶叶氨基酸总量、茶多酚的影响
    ①图1中,导致8:00~12:00期间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图2中,与甲组相比,乙组在10:00~12:00期间净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原因是    。
    ②两组种植中,更适合制作优质绿茶的采摘季节和种植方式是    。
    (3)如图3表示夏季玉米地里距地面高度不同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实线表示10时的测定结果,虚线表示22时的测定结果。
    10时与22时植物在a点高度固定二氧化碳是否相同?   (答“是”“否”或“不一定”)。
    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分别说明图3中c点会如何移动与其主要原因    。
    23.(2021•丽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闭容器模拟大棚,其内放有一株吊兰,传感器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

    在室温25℃时,将装置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请回答:
    (1)实验中发现容器内壁附有较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通过吊兰的    作用产生;
    (2)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3)要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可适当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写出一种具体方法    。
    24.(2021•黔江区)为帮助农户提高农某经济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科技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图(甲)中分别表示该经济作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如图(乙)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移栽时,往往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   (填代号“a”“b”或“c”)生理活动。
    (2)图(甲)中,过程c进行的场所叶肉细胞中细胞质中的    。
    (3)图(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填“I”或“Ⅱ”),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   (填代号“a”“b”或“c”)相对应。
    (4)图(乙)中曲线Ⅱ在12时左右的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较高。
    (5)图(乙)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   。
    四.解答题(共10小题)
    25.(2021•长沙)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旨在号召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去年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完善,如今年4月施行的《生物安全法》。
    材料三:今年3月,我国遭受了近十年来的最强沙尘暴,此次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戈壁荒漠。蒙古国因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荒漠化,再加上今年春气温较往年偏高5﹣8℃,导致干旱、大风,就此形成了超强沙尘暴。
    (1)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应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进行    消耗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需从能源结构、工业制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生物安全法》中规定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等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和残留的管理,因为这些药物残留可能会沿    逐渐积累危及人体健康,也可能污染环境;还规定加强对人类和珍稀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管理与监督,这是从    多样性的角度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
    (3)过度放牧会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    状态,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壤荒漠化。
    (4)“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个人行为不利于保护自然的是    。
    A.随手关灯
    B.光盘行动
    C.放生巴西龟
    D.垃圾分类投放
    (5)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
    26.(2021•衢州)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霜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27.(2021•湖北)图为植物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作答:
    (1)图中数字代表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白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填图中序号)。其中,过程③能促进根部对    的吸收和运输。
    (2)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即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这个目标的实现,“是取决于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升级产业;二是要植树造林,修复生态,促进    (填序号)表示的生理过程,消耗更多的二氧化碳。
    (3)洞庭湖“碧螺春”名茶产区,茶农创造茶树与果树套种法,“茶沁花香、果窨茶味”,果、茶品质双双提升。生长在同块土地上的果树和茶树的种间关系是    。小聪同学在研学中发现,周边的葡萄园、李子园等行间都长满了杂草,整理了如下研学笔记:①草与果树争水争肥;②果树为多年生、杂草多为一年生植物;③除草需消耗人力或喷洒除草制;④草死亡后可转化为有机肥;⑤杂草如被子覆于地面,避免土地裸露,能保持土壤水分;⑥杂草能避免果园物种单一。请你综合考量,是否拔除果园中的杂草?   。 ( 是/否)
    (4)果农使用嫁接方法对李树进行改造,接穗为:果皮红色、基因型Aa;砧木为:果皮绿色、基因型aa,嫁接成活后,用接穗果枝自花传粉,李子成熟后随机抽查一个,其果皮颜色是    ,种子内胚芽基因型为    。

    28.(2021•常州)图甲为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进行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的相关结构;图乙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的影响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作用,①代表的气体为    ,②代表的气体为    。结构A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作用,细胞通过分解部分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    。
    (2)图乙中,该植物在温度约为    ℃时,葡萄糖的合成量最高;在未达到该温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葡萄糖的合成量    。
    (3)请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写出一条提高大棚菜产量的措施:   。
    29.(2021•菏泽)某现代化瓜果、蔬菜基地的大棚内培育的无籽西瓜皮薄、瓤甜、形状各异,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了得到产量高品质好的西瓜,技术人员研究大棚西瓜生命活动规律,并绘制了下图:图甲表示西瓜叶片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乙表示西瓜植株在一天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大棚基地内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棚内温度及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瓜果蔬菜的自动灌溉。水分在西瓜植株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植物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可用图甲中的过程    (填图中字母)表示。
    (2)西瓜的花是单性花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为了提高结实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条)。
    (3)技术人员利用心形模具培育出的心形西瓜(如图丙)倍受年轻人的喜爱。无籽心形西瓜不光外表特别,且口感好。西瓜中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图甲中过程b有关,请写出该过程的反应式:   。西瓜的心形性状能否遗传给后代?请作出判断并陈述理由:   。
    (4)图乙曲线中,光合作用开始的点和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分别是    (填图中字母)。
    (5)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乙中的A点应向    移动。
    (6)与温室大棚相比,森林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受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与此直接相关的植物的生理活动是    。
    30.(2021•昆明)云南山茶花即滇山茶,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1983年被定为昆明市市花。与云南山茶花同属于山茶属的茶原产于中国,是最具世界性经济意义的作物之一,曾为“茶马古道文明”增姿添彩。如图①~③表示发生在云南山茶花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山茶花以花大繁茂、花色绚丽、品种多等观赏特性闻名于世,构建其花朵的有机物通过图中过程    (填序号) 制造。
    (2)云南山茶花不仅美化生活,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在“碳中和”(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平衡)中发挥作用;云南山茶花还可通过[①]   作用提高大气湿度。
    (3)茶通过    (填名称)作用分解细胞中的有机物,为其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生产上为了保证此生理过程正常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1点即可)。
    31.(2021•金华)大棚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农民会给作物补充二氧化碳来提高产量与质量。研究表明,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
    【资料】①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会释放CO2,供植物吸收利用;
    ②吊袋内CO2气肥释放量会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过低时CO2气肥释放量较少;
    ③使用时,将气肥悬挂在农作物枝叶上方位置比放在农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
    ④施用气肥不可离农作物太近。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的原因。
    32.(2021•萍乡)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图表示人和绿色开花植物之间物质的关联,其中a、b,c,d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绿色开花植物光合作用制造a,a通过    运到各处器官。
    (2)人体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a,a主要在消化道的    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最先进入心脏四腔中的    ,再运到组织细胞。
    (3)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    (填“增大”或“减小”),于是b被吸入肺。
    (4)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为d的运输提供动力。
    (5)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可用图中    (填字母)表示。

    33.(2021•泰安)图1是被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方向,代码Ⅰ、Ⅱ、Ⅲ、Ⅳ表示物质,字母A、B、C、D表示结构。图2是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在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中Ⅰ、Ⅳ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A、B表示的结构分别是    结构C中进行的能量转换是    。
    (2)图2中6:00~20:00时间段,甲,乙两种植物合成图1中物质Ⅲ较多的是    ,乙植物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    D关闭,物质Ⅱ不能进入叶片造成的。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00的光合速率关系是    。
    (3)在一定浓度的物质Ⅱ和恒定温度条件下,把甲植物的叶片置于恒定光照条件下14小时,光合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合成a毫克物质Ⅲ,其余10小时置于黑暗中。已知叶片的平均呼吸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分解b毫克物质Ⅲ,则甲植物在上述24小时内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积累物质Ⅲ   毫克(用算式表示)。
    34.(2021•遂宁)关注健康,修建大棚发展有机农业成大势所趋。有机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施有机肥、调节温度和光照等措施,高效获取绿色健康蔬菜。请据此回答:
    (1)绿色健康蔬菜的获取,利用了植物   制造有机物。
    (2)有机肥富含有机物,经分解产生水和   ,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3)夜间降低大棚温度,可降低植物   ,减少   消耗,从而提高产量。
    (4)若遇阴雨天气,为保证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两点)。

    2021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专题5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解答】解: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最长期限,超过这个期限,种子的生活力就丧失,也就失去萌发的能力。不同植物种子寿命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种子的贮藏条件,对种子寿命的长短起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微弱,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有可能渡过最长时间的休眠期。如果湿度大、温度高、氧气充足,种子的呼吸作用强,种子内贮存的有机养料将会通过种子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种子的贮藏期限也就必然会缩短。因此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的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故选:B。
    2.【解答】解: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表皮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起营养作用,属于营养组织;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故选:C。
    3.【解答】解: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给植物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A符合题意;
    B、植物移栽后遮荫,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利于植物成活,B不符合题意;
    C、给农作物施肥,是为了为植物提供无机盐,不是为了促进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加强,制造的有机物就多,释放的氧气增多,大棚与空气隔绝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就会降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解: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空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
    故选:C。
    5.【解答】解:A.可升降的LED灯距离不同,表示光照强度不同,所以此实验探究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A错误。
    B.相同时间内,LED灯管调至第3级时,因为烧杯中的金鱼藻与灯的距离越远,光照越弱,光合作用就弱,此时产生的气泡最少,LED灯光调至第一级时离金鱼藻距离最近、光照强度最强,金鱼藻的光合速率最高,产生的气泡最多,B正确。
    C.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烧杯中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是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错误。
    D.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的浓度可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速率越高。烧杯中的碳酸氢钠溶液能够释放二氧化碳,使金鱼藻光的光合作用增强,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食品保鲜的方法很多,新鲜水果、蔬菜用保鲜薄膜包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保存措施,新鲜水果、蔬菜用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其主要原因是保鲜膜隔绝空气,使保鲜膜内缺乏氧气,抑制新鲜水果、内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防止水分的散失,防止杂菌污染,利于蔬菜、水果的保存。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解答】解:由题干可知,刚采摘的玉米如果未及时食用,几天后甜度会降低,主要原因是采摘下来的玉米会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不停的消耗有机物,因此吃起来甜度降低。
    故选:A。
    8.【解答】解:A、小麦因具①光合作用过程,能够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正确;
    B、①过程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错误;
    C、①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②过程在光下与黑暗都能进行。错误;
    D、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时促进①光合作用,抑制②呼吸作用过程。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由公式可看出: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光合作用只能以光能作为能源,B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由上可知B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选:B。
    10.【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播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正确。
    B、扦插的枝条常常被减去大量枝叶可以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易于成活,正确。
    C、早春播种时覆盖地膜有利于提高温度和保持水分,因此利于种子萌发,错误。
    D、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总要带一小块土团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易于成活,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目镜和⑤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错误;
    B、植物通过导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气孔处散失到大气中的,B错误;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C错误;
    D、图三中的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大棚适时通风或增设二氧化碳发生器,都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这样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故选:A。
    13.【解答】解:A、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增加产量。不符合题意;
    B、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不符合题意;
    C、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不符合题意;
    D、向水中通入氧气,促进鱼的呼吸作用,增加活鱼运输距离,符合题意。
    故选:D。
    14.【解答】解:A、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故A正确;
    B、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B正确;
    C、田间松土,保证土壤透气,促进根部的呼吸,C错误;
    D、晾晒粮食,减少水分,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C。
    15.【解答】解:A、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就多,两地白天温度相同,果树白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基本相同,正确。
    B、甲地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分解有机物少,积累有机物,乙地夜间温度低,果树分解的有机物较少,正确。
    C、甲地夜间温度高,呼吸作用比乙地旺盛,消耗有机物,因此甲地果树制造的有机物较少,错误。
    D、乙地果树积累的有机物总量比甲地果树多,正确。
    故选:C。
    16.【解答】解:A、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因此既是呼吸作用的原料有时光合作用产物的是有机物和氧气,正确。
    B、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如果种植过密,会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正确。
    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错误。
    D、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又进行呼吸作用,正确。
    故选:C。
    17.【解答】解:A、切取叶片带主脉的中间部位夹在马铃薯小块的切缝中,A错误;
    B、左手捏紧马铃薯小块,左手拇指要低于食指,右手拿沾水刀片向自己身体方向水平斜向拉切,B正确;
    C、显微镜下观察到叶脉中的许多管状细胞,属于输导组织,C错误;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错误。
    故选:B。
    18.【解答】解:A、图中①水,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错误;
    B、范•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不能说明阳光和柳树生长的关系,B错误;
    C、图中[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C正确;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而且是动物和人的最终食物来源,D错误。
    故选:C。
    19.【解答】解:A、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A错误;
    B、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施加有机肥是为蔬菜提供无机盐,B错误;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合成最多的有机物,C正确;
    D、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蔬菜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提高蔬菜的产量,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0.【解答】解:(1)温度过低,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大棚种植技术主要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酶的催化作用,从而促进蔬菜快速生长。
    (2)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叶上端约40厘米处,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从而大量积聚在地面附近,导致根系的 呼吸作用减弱,致使获得的能量不足从而影响根系发育。
    故答案为:(1)酶;
    (2)密度比空气大;呼吸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1.【解答】解:(1)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粪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无机盐,施肥的目的就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2)图中A表示光合作用,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蒸腾作用。
    (3)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4)据表中数据可见:随相对湿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加。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提高该农作物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量浇水。
    故答案为:(1)无机盐;
    (2)呼吸;叶绿体;
    (3)蒸腾;
    (4)随相对湿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加;适量浇水
    22.【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大豆和玉米吸收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别,若将玉米和大豆轮作,可以防止土壤养分失衡(或充分利用土壤营养或根瘸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2)①图1中,8:00~12:00期间光照强度增加和温度升高导致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图2中,与甲组相比,乙组在10:00~12:00期间净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原因是其他树木的遮阴作用,温度适宜(或间作使光照强度、温度适宜)
    ②两组种植中,由于鲜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氨基酸含量高的鲜叶比较适合制作优质绿茶,据表格可知,春茶间作的氨基酸总量最高,因此更适合制作优质绿茶的采摘季节和种植方式是春季、间作。
    (3)10时与22时相比,CO2浓度虽然相同,但这两个时间点的光照强度不同,22时无光,因此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不同。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由于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丰富的有机质能够被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使得近地面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因此图中c点会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1)防止土壤养分失衡;
    (2)①光照强度和温度;其他树木的遮阴作用,温度适宜
    ②春季、间作
    (3)否;右移,富含有机质的农田中,由于微生物分解作用,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故c点将会右移
    23.【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的吊兰要进行蒸腾作用,其散失的水分在玻璃罩的内壁上凝结成小水珠.
    (2)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大于产生的量。
    (3)要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可适当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具体方法有:①增施有机肥,利用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②合理通风,让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促进光合作用;③燃放沼气,选用燃烧比较完全的沼气灯或沼气炉燃放,释放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蒸腾
    (2)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大于产生的量
    (3)增施有机肥、合理通风、燃放沼气等。
    24.【解答】解:(1)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b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2)c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
    (3)图甲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植物在白天有光的条件下,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因为无光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可见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是图乙中Ⅱ,即图甲中的a呼吸作用。
    (4)白天12点左右,温度较高,所以Ⅱ呼吸作用会增强。
    故答案为:(1)b
    (2)叶绿体
    (3)Ⅱ;a
    (4)温度
    (5)6点~18点
    四.解答题(共10小题)
    25.【解答】解:(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加强对人类和珍稀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管理与监督,这是从 基因多样性的角度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上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4)ABD、随手关灯、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投放都是节约能源的表现,利于保护自然,ABD不符合题意;
    C、巴西龟是外来物种,不能随便放生,否则可能造成生物入侵。C符合题意;
    (5)为减少沙尘暴:加强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倡导全球合作,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
    (2)食物链;基因;
    (3)平衡;
    (4)C;
    (5)加强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倡导全球合作,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26.【解答】解:冬天有霜的日子往往是晴天,光照强,青菜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有机物)多;冬天有霜的日子气温低,青菜呼吸作用减弱,消耗淀粉(有机物)少,积累的淀粉(有机物)增多;青菜体内的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为防止短时间内气温低引起体内液体凝固,青菜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使液体的凝固点降低,青菜细胞中的液体就不易凝固,因此青菜不易被冻死;同时,由于青菜细胞中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
    故答案为:①青菜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低温下呼吸作用减弱,淀粉积累的多;②淀粉在青菜体内分解成葡萄糖;③青菜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导致其中液体的凝固点降低,青菜细胞中的液体不易凝固,不易被冻死;④青菜细胞中的淀粉分解产生的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4小点答全得全分)
    27.【解答】解:(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进行的时间、部位都有所不同。在阳光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可同时进行;但在夜间,光合作用停止,蒸腾作用也大大减弱,而呼吸作用不管在白天还是夜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在根茎叶的运输过程和植物对水的吸收,白天黑夜都可进行。所以,绿色植物白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
    ④物质在根、茎、叶的运输过程、⑤根对水的吸收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所以,其中过程③蒸腾作用能促进根部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2)“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所以,“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一是取决于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升级产业;二是要植树造林,修复生态,促进①光合作用表示的生理过程,消耗更多的二氧化碳。
    (3)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故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果树和茶树的种间关系是竞争(竞争阳光、水、肥等)。葡萄园、李子园等行间保留杂草的好处有:③避免除草消耗人力或喷洒除草剂污染环境;④草死亡后可转化为有机肥;⑤杂草如被子覆于地面,避免土地裸露,能保持土壤水分;⑥杂草能避免果园物种单一。果树间除杂草的好处有:①避免草与果树争水争肥。显然,果园的杂草利大于弊,故无需铲除。
    (4)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构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为:

    所以,果农使用嫁接方法对李树进行改造,接穗为:果皮红色、基因型Aa;砧木为:果皮绿色,基因型aa,嫁接成活后,用接穗果枝自花传粉,李子成熟后随机抽查一个,其果皮颜色由接穗的基因决定,应该是红色。
    用接穗果枝(基因组成为Aa)自花传粉,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种子内胚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故其基因型为AA或Aa或aa。
    故答案为:(1)①②③④⑤;水;(2)①;(3)竞争;是;(4)红色;AA或Aa 或aa。
    28.【解答】解:(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中B代表的是叶绿体,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图A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2)从图示中很明显地看出在30℃时,葡萄糖的合成量最高;当超过3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合成的葡萄糖的量逐渐减少。说明温度影响植物合成葡萄糖量。
    (3)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或延长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光合;氧气;二氧化碳;呼吸;能量;
    (2)30;升高;
    (3)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等。
    29.【解答】解:(1)大棚基地内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棚内温度及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瓜果蔬菜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水分在西瓜植株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植物进行的蒸腾作用,可用图甲中的过程a表示。
    (2)西瓜的花是单性花,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为了提高结实率,瓜农可通过放养昆虫或人工授粉的方式来进行传粉。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西瓜中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图甲中过程b表示的光合作用有关,该生理过程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西瓜的心形性状,这种西瓜是将处于生长初期的西瓜放进各种形状的心形性状(如玻璃盒)中,便可使其发育成这种“另类西瓜”,若将心形西瓜的种子种植后,植株自然生长所结的西瓜形状不是心形性状,其原因是西瓜心形性状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
    (4)据乙图可见:B点后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表明植物开始光合作用,E点由于持续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E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呼吸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呼吸作用会受到抑制,因此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减少,所以图乙中的A点会上移。
    (6)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与温室大棚相比,森林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受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与此直接相关的植物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a;
    (2)放养昆虫或者人工授粉;
    (3)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不能;因为西瓜的心形性状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
    (4)B、E;
    (5)上;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0.【解答】解:(1)云南山茶花花朵的有机物通过图中过程③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如淀粉),制造的有机物可由筛管运输到块茎中储存。
    (2)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说,是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提高大气湿度的生理活动是①蒸腾作用。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所以②呼吸作用分解细胞中的有机物,为其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生产上为了保证此生理过程正常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有土壤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
    故答案为:
    (1)③
    (2)二氧化碳;蒸腾
    (3)呼吸;土壤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
    31.【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取决于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在大棚内植物上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能适当增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导致大棚作物的产量增多。
    故答案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大棚内植物上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能适当增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导致大棚作物的产量增多。
    32.【解答】解:(1)绿色开花植物光合作用制造a有机物,a有机物通过筛管运到各处器官。
    (2)人体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有机物,有机物主要在消化道的 小肠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通过下腔静脉最先进入心脏四腔中的右心房,再运到组织细胞。
    (3)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减小,完成吸气,于是b氧气被吸入肺。
    (4)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为d水分的运输提供动力。
    (5)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可用图中c二氧化碳,d水分表示。
    故答案为:(1)筛管
    (2)小肠;右心房
    (3)减小
    (4)蒸腾
    (5)c、d
    33.【解答】解:(1)根据分析可知,Ⅰ表示的物质为水,Ⅳ表示的物质为氧气,A为导管,B为筛管,C为叶绿体,在叶绿体内进行的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指的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结构C叶绿体中进行的能量转换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2)图1中物质Ⅲ为有机物,图2中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光合速率,6时﹣20时,光合速率都大于0,植物都会积累有机物,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用有机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所有光合速率×时间可以表示有机物的积累量,即甲植物和乙植物曲线与横坐标时间围成的图形面积可以分别表示它们积累的有机物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的面积大于乙植物,所以甲植物合成Ⅲ有机物较多。乙植物在12时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蒸腾作用水分的散失,D气孔关闭,物质Ⅱ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叶片,光合作用缺少原料,速率下降。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时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交汇在同一点,表示此时甲乙光合速率相等。
    (3)甲植物,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可以合成a毫克物质Ⅲ有机物,则光照14小时后,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为14a。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的过程。只要是活的植物体就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24小时内,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为24b。则最终甲植物在上述24小时内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积累物质Ⅲ有机物的量为: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即为14a﹣24b。
    故答案为:(1)水、氧气;导管、筛管;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甲;蒸腾作用;甲乙相等;
    (3)14a﹣24b
    34.【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健康蔬菜的获取,利用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肥富含有机物,经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3)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夜间降低大棚温度,可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从而提高产量。
    (4)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因此若遇阴雨天气,为保证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
    (3)呼吸作用;有机物
    (4)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相关试卷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2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题:

    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2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题,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2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2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选择题②,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word版附解析)生物多样性——2021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word版附解析)生物多样性——2021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共23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