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连线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的特点是( )
    A.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
    C.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 D.扁形动物身体呈圆柱状,利于运动
    2.蛔虫、蝗虫、沙蚕分别属于( )
    A.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B.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 D.线形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
    3.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节肢动物出生时的外骨骼能伴其一生,很好地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
    B.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C.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D.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中①、②、③、④依次相符的是( )

    A.种子植物、绿色植物、被子植物、桃 B.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桃、绿色植物
    C.绿色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桃 D.桃、被子植物、种子植物、绿色植物
    5.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第一个有肛门分化的类群是(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6.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相关描述,不准确的是( )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B.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C.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D.鲸鱼虽然能够游泳,但它属于哺乳类
    7.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连线的是( )
    A.蚯蚓—体壁 B.家鸽—肺和气囊 C.蝗虫—气门 D.鲨鱼—肺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块骨、一块骨骼肌都是一个器官
    B.骨骼肌只能牵拉骨,不能推开骨,则一个动作至少是有两组肌肉参与的
    C.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
    D.关节由关节腔、关节囊、关节软骨三部分构成
    9.“孔雀开屏”这一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及功能上看分别属于(    )
    A.先天性行为,繁殖行为 B.先天性行为,节律行为
    C.学习行为,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领域行为
    10.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蜜蜂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
    11.发现细菌和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的分别是( )
    A.列文•虎克、伊万诺夫斯基 B.巴斯德、列文•虎克
    C.列文•虎克、巴斯德 D.巴斯德、林奈
    12.香菇是一种食用真菌,下列属于香菇特征的是
    A.无细胞核 B.有叶绿体 C.孢子生殖 D.单细胞
    13.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
    A.酵母菌一酸奶
    B.甲烷细菌一生产沼气污水处理
    C.根瘤菌﹣﹣固氮
    D.大肠杆菌一工业化生产胰岛素
    14.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和最多的等级分别是(  )
    A.门、种 B.门、科 C.种、界 D.界、种
    15.有关下列几幅图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五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B.甲乙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C.丁类生物都营寄生生活 D.生物戊可用于酿酒、制作馒头
    16.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B.病毒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
    C.噬菌体是病毒
    D.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1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B.将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这属于接种过程
    C.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为了方便涂抹要把培养皿的盖完全打开
    D.实验中留一个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是为了做对照
    18.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B.属是生物分类最基本单位
    C.被子植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D.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19.下列哪个选项能正确表示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藻类 ②蕨类 ③被子植物 ④裸子植物 ⑤苔藓植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⑤②④③ D.③①④②⑤
    20.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哪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措施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基因、细胞、染色体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细胞、物种、生态系统

    二、连线题
    21.把下列动物类群的常见种类及主要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三、判断题
    22.先天性行为和遗传因素有关,学习行为和遗传因素无关。(____)。
    23.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都有寄生和自由生活的种类(____)
    24.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______)
    25.哺乳动物是动物界第一大类群。 (________)
    26.蘑菇与霉菌都是由大量菌丝构成的,并且依靠菌丝吸收营养物质。(________)
    27.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四、综合题
    28.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一是一个典型的细菌结构模式图,其中:③是______④是______⑥是______。
    (2)图二的左侧是______霉;右侧是______霉。它们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 ______ ,都是靠______进行繁殖的。
    29.如图是伸肘和屈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是一块骨骼肌,它由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组成的。它具有受刺激而______的特性。
    (2)在_________的控制和调节下,④和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
    (3)脱臼是许多人都曾经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30.仔细阅读下列一段话,分析回答问题:
    微生物来自哪里?微生物能不能在肉汤或其他有机物中自然发生?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你认为鹅颈瓶设计巧妙之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
    A.肉汤是否煮沸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的___________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C
    【分析】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
    A、扁形动物、腔肠动物都有口无肛门,A不符合题意。
    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而不是辐射对称,B不符合题意。
    C、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因此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C符合题意。
    D、扁形动物身体呈扁平利于运动,而不是圆柱形,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A
    【分析】
    (1)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2)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3)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体外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详解】
    蛔虫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属于线形动物。蝗虫的身体分节,体外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属于节肢动物。沙蚕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
    所以答案选择A。
    【点睛】
    了解各类动物的特征和代表动物是解题的关键。
    3.A
    【分析】
    根据节肢动物外骨骼的特点、鱼鳃的作用、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的作用、哺乳动物的特点分析解答。
    【详解】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有蜕皮现象,A错误;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B正确;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正确;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
    4.D
    【分析】
    图示①、②、③、④之间的关系应为:④包含③,③包含②,②包含 ①,①的范围最小,④的范围最大。
    【详解】
    绿色植物包括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的区别在于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桃属于被子植物。因此,与图示中①、②、③、④依次相符的是桃、被子植物、种子植物、绿色植物,D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植物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的身体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有体腔。
    【详解】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细长,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可见,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第一个有肛门分化的类群是线形动物。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分类,依据动物类群的特征分析解答。
    6.A
    【分析】
    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详解】
    A.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一定属于两栖动物,如乌龟属于爬行动物,错误。
    B.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有喙无齿,气囊辅助肺呼吸,正确。
    C.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正确。
    D.鲸鱼虽然能够游泳,但是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各种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7.A
    【分析】
    本题考查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注意在学习时总结。例如①蚯蚓:体壁,②昆虫:气管,③软体动物、鱼、青蛙幼体等:鳃③两栖动物成体:肺,皮肤辅助,④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肺。
    【详解】
    A.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要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A符合题意。
    B.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气囊有储存气体的作用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
    C.蝗虫是依靠体内的气管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呼吸通道,C不符合题意。
    D.鲨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鳃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熟知各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D
    【分析】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详解】
    A.一块骨:骨膜属于结缔组织,内有神经和血管,也就有了神经组织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等,可见一块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一块肌肉:外面的膜属于上皮组织,肌腹主要是肌肉组织,内外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两端的肌腱和血管内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肌肉也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A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B不符合题意。
    C.骨是组成骨骼的基本单位。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它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C不符合题意。
    D.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熟知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A
    【分析】
    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详解】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A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
    10.A
    【分析】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有机物)和能量。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是消费者,能促进物质循环,缺少动物生态系统也能进行物质循环,但速度减缓,A错误。蜜蜂可帮助植物传粉,有些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因此动物可促进植物繁殖等,B、D正确。动物由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易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C正确。
    【点睛】
    掌握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1.C
    【分析】
    1680年,英国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制作的可以放大300倍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巴斯德在微生物学上具有突出贡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详解】
    1680年,英国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制作的可以放大300倍显微镜观察到了酵母里含有球形的小颗粒 (即酵母菌)。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显微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
    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故选C。
    【点睛】
    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其他生物学家的相关事迹也要了解。
    12.C
    【分析】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详解】
    香菇是一种多细胞真菌。A、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错误。B、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B错误。C、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C正确。D、香菇是一种多细胞真菌,D错误。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13.A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据此答题。



    【详解】
    A、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气的情况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A错误。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正确。C、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C正确。D、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D正确。故选A。
    【点睛】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4.D
    【详解】
    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因此,同界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远,共同特征最少;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15.A
    【分析】
    据图可知: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丙是细菌,丁是病毒,戊是酵母菌。
    【详解】
    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故A错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故B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故C正确;酵母菌经常被用于酿酒、制作馒头,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各种细胞的结构。
    16.D
    【分析】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三种。
    【详解】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寄生,A正确。
    B.病毒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B正确。
    C.噬菌体是一种细菌病毒,C正确。
    D.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生活特点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7.C
    【分析】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设计,包括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
    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因为经高温灭菌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A正确;空气中有微生物,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此过程中空气中的微生物落入培养皿中,故相当于接种,B正确;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打开另一套培养皿的皿盖,为了防止其它杂菌落入,只要方便涂抹即可,不能把培养皿的盖完全打开,C错误;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实验中留一个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是为了做对照,D正确。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8.B
    【分析】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界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远的。
    【详解】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正确。
    B.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错误。
    C.被子植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正确。
    D.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需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生物的分类常识是解题的关键。
    19.C
    【详解】
    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而植物的进化历程是①藻类植物→⑤苔藓植物→②蕨类植物→④裸子植物→③被子植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历程。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可结合生物进化树进行记忆。
    20.C
    【详解】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等。故选C。
    【学科网考点定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名师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在中考中经常出现,题型多变,要注意掌握。
    21.(1)---d,(2)---e,(3)---b,(4)---a,(5)---f,(6)---c。
    【分析】
    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①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②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详解】
    (1)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不分节,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故连线d。

    (2)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故连线e。
    (3)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故连线b。
    (4)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故连线a。
    (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故连线f。
    (6)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仅有两层细胞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故连线c。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和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2.错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形成的行为,因此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和遗传因素有关,而不是学习行为和遗传因素无关,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23.√
    【分析】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自由生活或寄生。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自由生活或寄生。
    【详解】
    大多数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如扁形动物中的猪肉条虫和线形动物中的蛔虫,但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中也都有营自由生活的种类,如扁形动物中的涡虫、线形动物中的秀丽隐杆线虫都营自由生活。因此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中都有寄生和自由生活的种类。题干说法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营寄生生活的动物类群。
    24.错误
    【分析】
    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和细菌才是分解者。
    【详解】
    分解者,是对能够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成分分解为可供生产者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的所有异养生物的一个总称。从细菌的角度来讲,也要分为许多具体情况,大多数细菌是只能作为分解者的异养生物,也有一些细菌可以利用化学能合成作用自己合成有机物,如硫细菌,这种细菌就不在分解者之列;另外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也不属于分解者。因此,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和细菌才是分解者,故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分解者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5.错误
    【分析】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详解】
    目前人类已知的动物有150万种以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节肢动物,已命名的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的80%以上,是动物界最大的动物类群。
    【点睛】
    熟练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即可答题,为基础题目。
    26.对
    【分析】
    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真菌的主要特征,有成形的细胞核,靠孢子繁殖后代等。
    【详解】
    蘑菇和霉菌都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组成。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的是营养菌丝又叫地下菌丝,在营养物质上面的是直立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膨大形成子实体,而且蘑菇的子实体也是由菌丝构成的。霉菌青霉有营养菌丝和直立菌丝,有分枝繁茂的菌丝体。题干说法正确。
    【点睛】
    明确真菌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7.对
    【分析】
    从无脊椎的动物类群去分析思考。
    【详解】
    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种数超过100万种,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活动范围大,利于其觅食、避敌和求得配偶等。
    28.DNA(或遗传物质 ) 细胞膜 荚膜 青 曲 孢子 孢子
    【分析】
    (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
    (2)曲霉和青霉的区别。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生有成串的孢子,而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放射状的结构。
    【详解】
    (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图中,①鞭毛、②细胞质、③DNA、④细胞膜、⑤细胞壁、⑥荚膜。
    (2)曲霉和青霉都属于多细胞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其中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生有成串的孢子,而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放射状的结构,都靠孢子来繁殖后代。可见图二的左侧是青霉,右侧是曲霉。
    【点睛】
    掌握细菌的结构及青霉和曲霉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29.肌腹 肌腱 收缩 神统系统 关节头 关节窝
    【分析】
    图中①肌腹,②肌腱,③骨骼肌,④肱二头肌,⑤肱三头肌。
    【详解】
    (1)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①肌腹和两端较细的②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2)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3)若运动过猛或不慎,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做脱臼。
    【点睛】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30.空气能进入鹅颈瓶,但是细菌不能进 B 高温加热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引起的。微生物来源于原来已经存在的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宽口瓶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所以鹅颈瓶设计巧妙之处是空气能进入鹅颈瓶,但是细菌不能进。
    (2)甲实验与乙实验对照,甲实验中的玻璃瓶与空气相通,细菌能落在玻璃瓶内的肉汤中,结果瓶肉汤很快腐败;乙实验的玻璃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能落在鹅颈瓶内的弯曲细管处,细菌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将瓶颈打断,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结果瓶肉汤很快腐败。因此甲乙实验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
    (3)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将食物放在冰箱中就是利用冰箱内的低温环境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较长时间保存的目的。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高温加热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这是利用了高温加热灭菌的原理。
    (4)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引起的。微生物来源于原来已经存在的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相关试卷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连线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