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九 信息窗一认识面积 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0355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数学上册 九 信息窗一认识面积 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0355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数学上册 九 信息窗一认识面积 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0355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九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关于课题的思考】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刷一刷、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摆一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选择正方形作单位来测量最为合适,对面积单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获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3、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用具:粉红色长方形卡纸,蓝色长方形卡纸,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等。
【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
程序
教与学的活动
设计的意图
课
题
导
入
视频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次去旅行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幕(教师播放手工织布的视频)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你猜猜是什么?
生:积少成多
师: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么?
生:日积月累...
师:根据这个视频,咱们能不能编一个成语?
生:积线成布。
师:布就是一个面,是不是可以说积线成面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和面积有关的知识。
课件出示课题:面积。板书课题。
从一段手工织布视频引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同时通过身边真实存在的织布情境,将数学中的一维的线与二维的面之间有较好的衔接。
探
究
体
验
探
究
体
验
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认识物体的面积。
(1)师:关于面积你知道多少呢?
生:比如桌子摸出来的面、书的封面等等。
(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你像老师这样,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学生缓慢地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 学生举例说一说教室中的面积。
(2)小游戏:刷一刷
让学生把自己的手掌面想象成一把神奇的有颜色的刷子,我们一边刷一边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我们再来刷一刷,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刷一刷,说一说?那黑板表面就是……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面积么?并说一说、刷一刷。
(3)教师出示一本很厚的书,引导学生说一说书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书侧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4)刚才有的同学说墙面太远了摸不到,因为墙面太大了。我们说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你是怎么知道面积的大小的?生:用肉眼观察的。师:观察法(板书:观察法)。
(5)你还能举例说说教室里还有比黑板面更大的面吗?生活中哪里还有面积?学生往更大、更远的空间思考。出示中国地图,让生找一找江西省和台湾省,比一比哪个省面积更大?直接观察就能发现江西省的面积比台湾省的面积大。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出示教具:粉红色、蓝色的两个长方形)即(1)号长方形:长16厘米,宽6厘米;(2)号长方形:长16厘米,宽7厘米。
师:谁的面积大?直接观察得出吗?
生三种意见,一样大,粉色长方形卡纸面积大,蓝色长方形卡纸面积大。
生:可以把它们重叠在一起比一比。
操作演示,发现粉色长方形面积更大、蓝色的面积更小。(板书:重叠法)
2、让学生拿出作业纸,画出你们学过的图形。
师:你们画了一些什么图形?学生指出是封闭图形。
请同学们为自己画的图形涂色。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原来封闭图形也有大小,直接观察可以看出圆的面积最小,涂得最快。
教师课件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的不同。强化面积的概念。
自主探究,认识面积单位
出示:(3)号粉蓝色长方形 长12厘米,宽9厘米;(4)号粉红色长方形 长15厘米,宽6厘米。
师:哪个长方形面积更大?课件演示重叠过程。
学生用观察和重叠、割补的方法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方法。从而引出量一量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直尺上的刻度是由一段一段的短线段组成的。那么要量一个“大面”的面积,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呢?引导学生用我们学过的小图形来量一量
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学具袋中有两个长方形:(3)号长方形和(4)号长方形,还有一些圆片、正方形片、三角形片。让学生借助这些学具去摆一摆,想办法比出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动手操作后,请小组学生代表汇报,师用课件动态演示摆拼过程。
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够准确;三角形也有缝隙不够准确。
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板书:统一 正方形,测量法)
这一教学环节尽可能地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刷一刷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拓展学生思维在更大、更广的空间维度思考面积。
这一环节将物体的“表面大小”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大小”,这是一个数学化过程。教学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概念。通过摸、看、想、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感受每一个物体的面的大小,进而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形成面积的概念。将生活实物落在纸上,画出的封闭图形,以及剪裁出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概念进一步强化。
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巩固练习
数学家非常聪明,运用这样的小正方形创造出我们画图的方格纸。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对比图1和图2,生发现两个图形形状不同,面积相同,从而明确图形的面积大小与形状无关,与它所包含的面积单位数量有关。
为了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创设新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意识到仅靠面积单位的数量就判断面积是有条件的,要统一面积单位,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同时为下节课的面积单位的教学作好铺垫。
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学习感受,学习了什么是面积,发现了面积的度量单位,认识到面积单位需要统一。小组合作要团结。
全课小结时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本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九 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九 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极端数据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九 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九 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一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一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共同探索,研究新知,练习巩固,内化新知,课内总结,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