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章 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讲义—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

    第1章 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讲义—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页
    第1章 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讲义—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第2页
    第1章 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讲义—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及答案,共9页。
    一、实验原理与设计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小球A、B发生正碰,若碰撞前球A的速度为v1,球B静止,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m1v1=m1v1′+m2v2′.
    可采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测量平抛初速度的方法,设计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让球A从同一位置C释放,测出不发生碰撞时球A飞出的水平距离lOP,再测出球A、B碰撞后分别飞出的水平距离lOM、lON,如图乙所示.只要验证m1lOP=m1lOM+m2lON,即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可知,只要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在落地前运动的时间就相同,则小球的水平速度若用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所以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及两球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代入公式就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甲 实验装置示意图
    乙 水平距离测量示意图
    二、实验器材
    斜槽轨道、半径相等的钢球和玻璃球、白纸、复写纸、小铅锤、天平(附砝码)、毫米刻度尺、圆规.
    三、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
    (2)将斜槽固定在桌边并使其末端水平.在地板上铺白纸和复写纸,通过小铅锤将斜槽末端在纸上的投影记为点O.
    (3)首先让球A从斜槽点C由静止释放,落在复写纸上,如此重复多次.
    (4)再将球B放在槽口末端,让球A从点C由静止释放,撞击球B,两球落到复写纸上,如此重复多次.
    (5)取下白纸,用圆规找出落点的平均位置点P、点M和点N,用刻度尺测出lOP、lOM和lON.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平均落点.
    (6)改变点C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四、数据分析
    将测量的数据记入你设计的表格中,并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五、误差分析
    实验所研究的过程是两个不同质量的球发生水平正碰,因此“水平”和“正碰”是操作中应尽量予以满足的前提条件.实验中两球心高度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给实验带来误差.每次静止释放入射小球的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内力越大,动量守恒的误差越小.应进行多次碰撞,落点取平均位置来确定,以减小偶然误差.
    六、注意事项
    1.入射小球质量m1应大于被碰小球质量m2,若入射小球质量小于被碰小球质量,则入射小球会被反弹,滚回斜槽后再返回抛出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飞出时的速度大小小于碰撞刚结束时的速度大小,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2.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3.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球心连线与入射小球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4.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5.地面应水平,白纸铺好后,实验过程中不能移动,否则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类型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开始释放时的高度h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时的高度h
    B.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解析] (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在落地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测水平射程来体现速度,故答案是A.
    (2)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测量平均落点的位置,找到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因此步骤中D、E是必需的,而且D要在E之前.至于用天平称质量先后均可以,所以答案是BDE或DEB.
    [答案] (1)A (2)BDE或DEB
    类型二 数据处理和注意事项
    【典例2】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
    A.m1>m2,r1>r2B.m1

    相关学案

    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1章 动量及其守恒定律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1章 动量及其守恒定律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设计,共9页。

    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1节 波的形成和描述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1节 波的形成和描述学案,共6页。

    高中鲁科版 (2019)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