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授课ppt课件
展开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赠刘景文 (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诗中指凋零。擎雨盖:诗中指荷叶。残:残败;枯萎。犹有:仍然还有。
问题:1.作者在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秋末时节的特征。
2.这些景象写出了什么?
诗人运用对比,“已无”与“犹有”,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敬佩、赞美之情。
3.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须记:必须记住。橙黄橘绿:指秋季景物。
问题:1.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景物?说明了秋天有怎样的内涵?
诗人描写这些景物,说明深秋虽然万物零落,但是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以诗来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2.诗人赠诗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通过描写“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秋景,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同时表达了对好友的勉励之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风声。梧:梧桐树。动:打动。客情:游客思乡之情。
问题:1.诗句中“送”“动”有什么作用?
“送”“动”两个动词将梧叶、秋风人性化,赋予它们人的情义。
借风送秋寒、情动秋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之情。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料想,猜想。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篱落:篱笆。
问题:1.诗人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诗人描写了儿童在深夜借着灯火,愉快地捉蟋蟀的生活画面。
他可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烂漫,开心有趣;他可能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可能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
2.这样的画面使身为游子的诗人想到什么呢?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通过描写秋风落叶、篱笆里的灯火、儿童捉蟋蟀,抒发了诗人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情感。
一、读一读,选择正确的读音,然后打对勾。
(zhènɡ zènɡ)
(cán chán)
(jìnɡ jìn)
径( ) 挑( )经( ) 跳( )
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授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一读,读出节奏,理解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2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评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第7单元《读不完的大书》课时2pptx、竹子生长的全过程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读不完的大书状元大课堂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评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第7单元《读不完的大书》课时1pptx、读不完的大书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