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第十九章 原子核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www.ks5u.com第十九章 第七节 第八节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江苏徐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一典型的铀核裂变方程是U+X→Ba+Kr+3n,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质子
B.该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C.U的比结合能小于Ba的比结合能
D.释放出的中子对于链式反应的发生没有作用
答案:C
解析:该反应是裂变反应,X是中子,释放的中子引起链式反应,故A、B、D错误;U的比结合能小于Ba的比结合能,C正确。
2.2010年3月31日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实现首次质子束对撞成功。科学家希望以接近光速飞行的质子在发生撞击之后,能模拟宇宙大爆炸的能量,并产生新的粒子,帮助人类理解暗物质、反物质、以及其他超对称现象,从根本上加深了解宇宙本质,揭示宇宙形成之谜。欧洲科研机构宣布他们已经制造出9个反氢原子。请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反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正电子构成
C.由1个带负电荷的反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不带电荷的中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正电子构成
答案:B
解析:根据反粒子定义,“反粒子”与“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但带有等量的异性电荷。 因此“反氢原子”应该具有与氢原子相同的质量,相反的电荷符号且等量的电荷量。所以反氢原子是由H核和e构成的。
3.2002年,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有一次是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的结果,该站揭示了中微子失踪的部分中微子在运动过程中转化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在上述研究中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一致,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②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一致,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可能一致
③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一定一致
④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B
解析:中微子在转化为μ子和τ子的前后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4.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发布“嫦娥三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如图所示。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He+He→2H+He。关于H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C.聚变反应会有质量亏损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He聚变反应发电
答案:BC
解析:聚变反应是将质量较小的轻核聚变成质量较大的核,聚变过程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大量的能量。但目前核电站都采用铀核的裂变反应。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
5.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 π+ | π- | u | d | ||
带电量 | +e | -e | +e | -e | -e | +e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π+由u和组成 B.π+由d和组成
C.π-由u和组成 D.π-由d和组成
答案:AD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图表可以知道各种粒子的带电量,由电荷守恒定律可得A、D正确,B、C错误。
二、非选择题
6.产生聚变的条件是________,我们往往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满足上述条件,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太阳每秒钟辐射出来的能量约为3.8×1026J,就是从________反应中产生的,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4个质子结合成一个氦核的反应,试写出核反应方程____________。
答案:使轻核之间的距离减小到10-15m 把它们的温度加热到很高 热核反应 热核 4H―→He+2e
7.(江苏泰州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太阳的能量来自氢核聚变:即四个质子(氢核)聚变一个α粒子,同时发射两个正电子和两个没有静止质量的中微子。如果太阳辐射能量的功率为P,质子H、氦核He、正电子e的质量分别为mP、ma、me,真空的光速为c,则
(1)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式;
(2)计算每一次聚变所释放的能量ΔE;
(3)计算t时间内因聚变生成的α粒子数n。
答案:(1)4H→He+2e (2)ΔE=(4mP-ma-me)c2
(3)
解析:(1)核反应方程式为:4H→He+2e;
(2)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Δm=(4mP-ma-me),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可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ΔE=(4mP-ma-me)c2。
(3)设t时间内因聚变生成的α粒子数为n,
依据能量关系Pt=nΔE
有,n==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如图所示,托卡马克(tokamak)是研究受控核聚变的一种装置,这个词是toroidal(环形的)、kamera(真空室)、magnet(磁)的头两个字母以及kotushka(线圈)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这种装置的核反应原理是轻核的聚变,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太阳发光的原理类似
B.线圈的作用是通电产生磁场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旋转而不溢出
C.这种装置是科学家设想的其中一种方案
D.该装置是利用聚变物质的惯性进行约束
答案:D
解析:聚变反应原料在装置中发生聚变,放出能量,故A对;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旋转而不溢出,故B对,该装置是科学家设想的其中一种方案是磁约束装置,另一种方案是利用聚变物质的惯性进行约束,故C对D错。
2.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是H+n→H+γ
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Δm=m1+m2-m3
C.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2
D.γ光子的波长λ=
答案:B
解析:H+n→H+γ,选项A错误;由题可知,该反应的质量亏损为Δm=m1+m2-m3,选项B正确;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得,该反应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为E=(m1+m2-m3)c2,选项C错误;由E=hν=h得,λ=,选项D错误。
3.(江苏泰州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且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母核的质量数小于子核的质量数
B.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
C.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
D.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
答案:B
解析: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的过程。电荷数少1,质量数不变,故A错误,B正确;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电子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初状态系统的总动量为0,则子核的动量和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子核的动量大小和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由于中微子的质量很小,根据Ek=知,中微子的动能大于子核的动能,故D错误,故选B。
4.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H+H―→He+n
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U+n―→Ba+Kr+3n
C.“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ΔE=Δmc2
D.“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E=mc2
答案:AC
解析:“人造太阳”是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核反应是轻核聚变而不是重核裂变,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核能大小的计算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5.(江西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K-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元电荷e,π0介子不带电,π-介子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两匀强磁场方向相同,以虚线MN为理想边界,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1、B2。今有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B1中,其轨迹为圆弧AP,P在MN上,K-在P点时的速度为v,方向与MN垂直。在P点该介子发生了上述衰变。衰变后产生的K-介子沿v反方向射出,其运动轨迹为如图虚线所示的“心”形图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π0介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B.π-介子的运行轨迹为PENCMDP
C.π-介子运行一周回到P用时为t=
D.B1=2B2
答案:AD
解析:π0介子不带电,不受洛伦兹力作用,故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根据左手定则可知:π-介子从P点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B1时,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上,所以π-介子的运行轨迹为PDMCNEP,故B错误;π-介子在整个过程中,在匀强磁场B1中运动两个半圆,即运动一个周期,在匀强磁场B2中运动半个周期,所以T=+,故C错误;由图象可知,π-在匀强磁场B1中运动半径是匀强磁场B2中运动半径的一半,根据r=可知,B1=2B2,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6.如下一系列核反应是在恒星内部发生的。
p+C―→N N―→C+e++ν
p+C―→N p+N―→O
O―→N+e++ν p+N―→C+α
其中p为质子,α为α粒子,e+为正电子,ν为中微子,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p=1.672 648×10-27kg,α粒子的质量为mα=6.644 929×10-27kg, 正电子的质量为me=9.11×10-31kg,中微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真空中的光速c=3.00×108m/s,试计算该系列核反应完成后释放的能量。
答案: 3.95×10-12J
解析:为求出系列反应后释放的能量,将题中所给的诸核反应方程左右两侧分别相加,消去两侧相同的项,系统反应最终等效为
4p―→α+2e++2ν
设反应后释放的能量为Q,根据质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得
4mpc2=mαc2+2mec2+Q
代入数值可得
Q=3.95×10-12J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第十九章 原子核6 核裂变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第十九章 原子核6 核裂变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第十九章 原子核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第十九章 原子核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6 核裂变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6 核裂变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