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九) word版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407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九) word版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407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九) word版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407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九) word版含解析
展开高中同步测试卷(九)
专题三 原子结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
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巴耳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2.关于光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谱是连续谱
B.稀薄的氢气发光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
C.煤气灯上燃烧的钠盐汽化后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
D.白光通过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
3.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
A.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
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C.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D.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4.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α粒子经过某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该α粒子的作用,那么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在①区域 B.可能在②区域
C.可能在③区域 D.可能在④区域
5.利用光谱分析的方法能够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关于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高温物体的连续谱就可鉴别其组成成分
B.利用物质的线状谱就可鉴别其组成成分
C.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通过某物质后,光谱上的暗线反映了高温物体的组成成分
D.同一种物质的线状谱的亮线与吸收光谱上的暗线由于光谱的不同,它们没有关系
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
C.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7.以下论断中正确的是( )
A.按经典电磁理论,核外电子受原子核库仑引力,不能静止只能绕核运转,电子绕核加速运转,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
B.按经典理论,绕核运转的电子不断向外辐射能量,电子将逐渐接近原子核,最后落入原子核内
C.按照卢瑟福的核式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绕核旋转,原子是不稳定的,说明该理论不正确
D.经典电磁理论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宏观物体,但不能用于解释原子世界的现象
8.利用氢气光谱管发光,可以产生氢的线状谱,这些谱线的产生是由于( )
A.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的激发状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
B.大量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
C.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向较高的激发态跃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
D.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向较高的激发态跃迁,从而吸收不同频率的光子
9.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如图所示,四个能级图能正确代表氢原子能级的是( )
10.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ν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 )
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11.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色光 | 红 | 橙 | 黄 | 绿 | 蓝-靛 | 紫 |
光子能量 范围(eV) | 1.61~2.00 | 2.00~2.07 | 2.07~2.14 | 2.14~2.53 | 2.53~2.76 | 2.76~3.10 |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
A.红、蓝-靛 B.黄、绿
C.红、紫 D.蓝-靛、紫
12.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ν1、ν2、ν3、ν4、ν5和ν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等于( )
A.h(ν3-ν1) B.h(ν5+ν6)
C.hν3 D.hν4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
|
|
|
|
|
|
|
|
|
|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分)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En=,其中E1是基态能量,而n=1,2…若一氢原子发射能量为-E1的光子后处于比基态能量高出-E1的激发态,则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几能级?
14.(10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 eV,普朗克常量取h=6.6×10-34 J·s.
(1)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多大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
(2)今有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辐射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最小的频率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5.(10分)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当它们跃迁时,
(1)有可能放出几种能量的光子?
(2)在哪两个能级间跃迁时,所发出的光子的波长最长?波长是多少?
16.(12分)处在激发态的氢原子向能量较低的状态跃迁时会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光,称为氢光谱.氢光谱线的波长λ可以用下面的巴耳末—里德伯公式表示:=R,n、k分别表示氢原子跃迁前后所处状态的量子数,k=1,2,3…对每一个k,有n=k+1,k+2,k+3…R称为里德伯常量,是一个已知量.对于k=1的一系列谱线其波长处在紫外光区,称为莱曼系;k=2的一系列谱线其中四条谱线的波长处在可见光区,称为巴耳末系.用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某种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莱曼系波长最长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1,当用巴耳末系波长最短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2,已知电子电荷量的大小为e,真空中的光速为c,试求:普朗克常量和该种金属的逸出功.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导学号13050129] 【解析】选C.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A错;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错;巴耳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得出巴耳末公式,C正确;玻尔的原子模型是在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几条假设,并没有否定核式结构学说,D错.
2.[导学号13050130] 【解析】选BC.太阳光谱是太阳产生的白光,通过太阳周围温度较低的大气时,某些波长的光被太阳大气层中的某些元素吸收从而产生的吸收光谱,所以A不正确;稀薄的氢气发光是原子光谱,又叫线状谱,所以B正确;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C正确;白光通过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吸收光谱,所以D不正确,应选B、C.
3.[导学号13050131] 【解析】选D.光谱中的亮线对应不同频率的光,“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对应着不同频率的光,B、C错误;氢原子在不同的能级之间跃迁时,辐射出不同能量的光子,并且满足E=hν.能量不同,相应光子频率不同,体现在光谱上是一些不连续的亮线,A错误,D正确.
4.[导学号13050132] 【解析】选A.α粒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对靠近它的α粒子产生斥力,故原子核不会在④区;如果原子核在②、③区,α粒子会向①区偏;如果原子核在①区,可能会出现如题图所示的轨迹,故应选A.
5.[导学号13050133] 【解析】选B.由于高温物体的光谱包括了各种频率的光,与其组成成分无关,故选项A错误;某种物质发光的线状谱中的明线与某种原子发出的某频率的光有关,通过这些亮线与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即可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选项B正确;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通过某物质后某些频率的光被吸收而形成暗线,这些暗线与所经物质有关,选项C错误;某种物质发出某种频率的光,当光通过这种物质时它也会吸收这种频率的光,因此线状谱中的亮线与吸收光谱中的暗线相对应,选项D错误.
6.[导学号13050134] 【解析】选D.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C==6种光子,选项A错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小,所以频率最小,选项B错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大,波长最小,最不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选项C错误;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0.20 eV>6.34 eV,所以能使金属铂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正确.
7.[导学号13050135] 【解析】选ABD.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没有问题,认为原子不稳定的主要问题出在经典电磁理论不能用来解释原子世界的现象.
8.[导学号13050136] 【解析】选B.大量氢原子从较高的能级向较低的能级跃迁时,发出不同频率的光,从而产生线状谱.
9.[导学号13050137] 【解析】选C.根据氢原子能级图特点:上密下疏,再联系各激发态与基态能量关系En=E1,故C正确.
10.[导学号13050138]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Em-En=hν1,Ek-En=hν2.因为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ν2>ν1,即k能级的能量大于m能级的能量,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时向外辐射能量,其值为Ek-Em=hν2-hν1,故只有D项正确.
11.[导学号13050139] 【解析】选A.原子发光时光子的能量等于原子能级差,先分别计算各相邻的能级差,再由小到大排序.结合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表可知,有两个能量分别为1.89 eV和2.55 eV的光子属于可见光,并且属于红光和蓝-靛的范围,故答案为A.
12.[导学号13050140] 【解析】选C.由于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释放6种光子,可知其吸收光子后跃迁到第4能级,因此所吸收的光子的能量E=E4-E2,而此种光子能量在所释放的6种光子中仅大于E43和E32,居第3位,又因为光子能量与频率成正比,所以E=hν3,故选C.
13.[导学号13050141] 【解析】设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位于第l能级与第m能级,依题意有
-=-E1
-E1=-E1
解得:m=2,l=4
因此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4能级与第2能级.
【答案】第4能级 第2能级
14.[导学号13050142] 【解析】(1)E2==-3.4 eV
E=E∞-E2=3.4 eV.
(2)N==6(种)
E4==-0.85 eV
E3==-1.51 eV
E4-E3=hνmin
νmin=1.6×1014 Hz.
【答案】(1)3.4 eV (2)6种 1.6×1014 Hz
15.[导学号13050143] 【解析】由n=3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的路径为n3→n2→n1或n3→n1,其中由n3→n2的跃迁能级差最小,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
(1)共能放出3种能量的光子,即三种频率的光子.
(2)由n3→n2跃迁能级差最小,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
由氢原子能级图,E2=-3.4 eV,E3=-1.51 eV.
hν=E3-E2=1.89 eV,
又知ν=,
则有λ== m
≈6.6×10-7 m.
【答案】(1)3种 (2)n3→n2 6.6×10-7 m
16.[导学号13050144] 【解析】设金属的逸出功为W0,光电效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Ekm.
由动能定理知:Ekm=eUc
对于莱曼系,当n=2时对应的光波长最长,设为λ1,
由题中所给公式有:
=R=R.
波长λ1的光对应的光的频率
ν1==cR.
对于巴耳末系,当n=∞时对应的光波长最短,设为λ2,由题中所给公式有:
=R=R.
波长λ2的光对应的频率
ν2==cR.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Ekm=hν-W0
知Ekm1=hν1-W0,Ekm2=hν2-W0.
又Ekm1=eU1,Ekm2=eU2,
可解得:h=,W0=.
【答案】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3 传感器的应用(二)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3 传感器的应用(二)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五)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本册综合随堂练习题,共1页。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六)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本册综合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