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3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6单元 第18课 课时跟踪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5课开辟新航路 试卷 1 次下载
-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后测评
展开重点列表:
重点 | 名称 | 重要指数 |
重点1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 |
重点2 |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 ★★★ |
重点3 | 经济全球化 | ★★★★★ |
重点详解:
重点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要点解读】
(一)体系形成的背景:
1、大危机及二战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遭到重创,需要重建
2、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使各国认识到为了世界和平,需建立协调机制,重建经济秩序
3、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洲实力下降,失去主导世界的能力
4、战后美国实力最强,欲按自己的意愿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二)体系的内容:
1、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确立: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
(2)机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短期贷款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通称世界银行)——提供长期贷款
(3)本质: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4)作用:
①标志以美元为中心的国家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③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5)瓦解:①时间:20世纪70年代
②表现:美国放弃固定汇率,才有浮动汇率,宣布美元贬值
③原因: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衰退,体系内部不稳定性
2、国际贸易体系(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原因: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积极倡导
(2)经过: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订了官帽总协定。
(3)宗旨:降低关税,较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性质:是一个多边协定,但实际是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家经济贸易组织。
(5)作用:建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是美国对外扩张的一个工具
(三)体系的影响:
1、积极: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2、消极: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有利于美国经济对外扩张。
【考向1】布雷顿森林体系
【例题】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庄园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能否有一种近乎统一的全球货币;二是在不可能建立全球货币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各主要币种之间的汇率稳定,从而实现近似国际货币的效果。“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这里的“高度集中”意味着
A. 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
B. 西欧各国仍有最大影响力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 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
【答案】A
点睛:布雷顿森林体系具有浓厚的美国色彩,表现在《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形成的、加权投票制度使美国取得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定性控制权、“双挂钩一固定”制度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本题考查的即是该体系的这种特点。
重点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要点解读】
(一)背景:
1、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2、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
3、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促使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以应对国际竞争。
4、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主要经济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欧洲联盟
(1)成立过程:
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共同体还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还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⑤1991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⑥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
⑦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2)性质: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3)影响:①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
②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北美自由贸易区
(1)形成原因:①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②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③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2)形成标志: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组织。该协定从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性质: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4)影响:
①三国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便于它们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经济上的互补;
②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和生产的合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③一些美洲国家在其影响下认识到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形成原因
①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2)形成扩大:①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箸都堪培拉,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3)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
【考向1】国际经济组织
【例题】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成立时间 | 名称 |
1955 | 国际茶叶委员会 |
1960 | 石油输出国组织 |
1962 | 可可生产者联盟 |
1970 |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B
点睛:材料中四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大多数是二战后的独立国家,它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成立这些组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是在冷战结束后。这些国际组织涉及的地区主要是过去的被西方国家殖民的亚非拉地区,主要成员是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不是发达国家。
重点3:经济全球化
【要点解读】
(一)内涵:是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规模的流动趋势,主要包括生产,贸易,资本,消费的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始动力。
2、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4、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5、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
6、跨国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7、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发展进程: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高度发展的结果。
1、从新航路的开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殖民扩张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一战到二战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6、二战后期国际经济交往制度化,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7、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相互隔绝;
8、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9、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不断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四)主要表现
1、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3、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五)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六)影响
1、积极: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消极: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考向1】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例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资金都是有条件的,受援助国须实行其建议的经济改革。从1980年起近20年时间里,菲律宾接受了其援助资金,却因降低关税壁垒、实施贸易自由化的措施导致外国商品蜂拥而至,经济陷入长期衰退,贫困更加普遍。这实质上反映了
A. 世界银行的影响力下降 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放缓
B. 世界经济中南北问题突出 D.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菲律宾接受了有条件限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资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经济陷入长期衰退,贫困更加普遍,体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放缓,B项正确。世界银行与材料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符,排除A。题干没有涉及世界经济中南北问题突出的相关信息,排除C。题干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无感,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名师点睛】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等超级大国处于主导性的地位,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对自己有力的一面,只要因势利导,最主要的是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全球化不仅为发达国家,也为发展中国家服务。
难点列表:
难点 | 名称 | 难度指数 |
难点1 |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发达国家 | ★★★ |
难点2 |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 |
难点3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 |
难点4 |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 ★★★★ |
难点详解:
难点1: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发达国家
【要点解读】
1、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2、发展中国家:
(1)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2)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3)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考向1】全球化的影响
【例题】《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提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为迷惑。”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B.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C. 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D. 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发展中国家的移民进入全球化城市,与其他国家的人互相接触,互相了解,思想相互影响,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原有的意识形态和观念,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全球化的影响,没有涉及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排除A。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排除C。所以选D。
【名师点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从不利方面看,发展中国家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难点2: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要点解读】
“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金融: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2、国际贸易: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科技: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考向1】国际贸易体系
【例题】“英美等23个国家签署的这份临时性文件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和平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使得因贸易摩擦而引发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尽管其正式名称中有“临时”字样,却沿用了47年。”材料中的“这份临时性文件”指的是
A. 《布雷顿森林协定》 B.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 《欧洲联盟条约》 D.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英美等23个国家”“临时性文件”“和平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却沿用了47年”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991年12月9~10日,第46届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经过两天辩论,代表们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统称《欧洲联盟条约》,与题意不合,故C项排除;由美、加、墨 三国组成,经过几年协商, 在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点晴:紧扣“英美等23个国家” “临时性文件”“和平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却沿用了47年”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然后对备选项内容、时间信息进行判断即可。
难点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要点解读】
1、机遇:
(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3)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订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挑战:
(1)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2)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军备竞赛的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3)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4)正面临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考验。在两极格局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推行强权政治时减少了前苏联的牵制,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考向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例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包括
①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
②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③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
④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建立·世贸组织
【名师点睛】
难点4: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要点解读】
1、相互促进:
(1)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途径。
(2)全球化是区域化的最后归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趋势。
2、相互矛盾:
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浓厚的地区保护主义色彩,具有排他性,会阻碍经济全球化
【考向1】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例题】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欧洲 | 南、北美洲 | 亚洲 | 非洲 | 大洋洲 | 跨地区 |
39个 | 40个 | 6个 | 8个 | 1个 | 7个 |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尖锐矛盾
B.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答案】C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特点
【名师点睛】高考历史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但是需要考生们特别注意的是审题的最基本做法是把题干和备选项细看一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而一定要把选择肢看完。
【趁热打铁】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美国和英国等国在二战中通过谈判协调,建立国际组织来确定了多方在战后世界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这样评价:“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A. 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 B. 是美国单方面强加于世界的
C. 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的产物 D. 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
2.英国学者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主导性现象,我们不仅要把全球化理解为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更要把它理解成生活方式的转变。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全球化现象是一个错误。材料说明全球化
A. 是一个心理认同的过程 B. 使世界各民族文化趋同
C. 应该全方位地进行交流 D. 必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以下是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分布统计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 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B.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C. 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D.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4.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天的外币交易额只有0.64万亿美元,而到90年代末已达1.5万亿美元,全球金融在相当程度上已接近“无国界”状态。该现象表明
A.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 B. 世界经济新秩序逐步形成
C. 全球国家间冲突加剧 D. 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加剧
5.据统计,在1989年到1996年期间,仅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A. 政治格局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 B.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建立
C. 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空前强化 D. 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巨变
6.据NBA.(美国篮球职业联盟)官方宣布,2015-16赛季NBA.有100名国际球员,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两年国际球员过百,创造历史新高。同时,海外比赛频繁,其国际系列赛要在7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个城市完成10场比赛,曾经在我国的北京和上海两个大城市举办过。目前,NBA.的比赛和节目通过40种语言在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材料表明
A.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不断交流 B. 美国借着篮球运动进行文化侵略
C.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的经济交流 D. 举办国际联赛是各国交流的方式
7.2007年,国际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979万亿美元,2008年下降了14%,2009年下降了39%,但绝对值仍然达到1.04万亿美元左右。而且2008年和2009年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仍占68%和67%,与2007年的70%相差无多。材料反映出
A. 金融危机未对资本融合造成影响 B. 跨国公司仍在发挥全球资源的配置作用
C. 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经济繁荣 D. 经济危机加速了商品和生产的国际流动
8.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有专家指出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将取代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这表明
A. 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世界领袖 B. 发达国家经济总量逐渐下降
C. 全球治理需发挥新兴国家作用 D.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质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第1题28分,第2题24分)
1.对外贸易是我国历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体现出“打开大门,走向世界”的文明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时代以前的商业往来,外商来华只是为了购买中国货物。而此时英国人开始来寻找中国市场了,要扭转一千年来欧洲和东亚之间的供求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国力和国威,终于自食其果。
——据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整理
材料二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三原则是:世贸组织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毫无疑问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编自廖盖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所谓“英国的国力和国威”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努力”的过程,并阐述对中国入世三原则的看法。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StatisticsoftheWorldEconomy.2010)。西欧
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单位是
19901nt.GK$(IntemationalGearv-Khamisdollars)
从图中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专题八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可知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同时也说明了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稳定了世界金融,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也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A正确。BC不是题干的中心意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说明美国没有实现独霸世界的意图,排除D。
2.C
【解析】据材料“不仅要把全球化理解为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更要把它理解成生活方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全球化是全方位地影响人类社会的,故C选项正确;材料不仅仅限于心理认同的过程,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各民族文化趋同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和要求,故D选项错误。故选C。
3.C
4.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0年代末全球每天的外币交易额大增,外币交易属于国际金融的表现之一,这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故A选项正确;当今世界经济新秩序还未形成,故B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球国家间冲突加剧,故C选项错误;仅仅凭外币交易额的问题不能说明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加剧,故D选项错误。故选A。
5.A
【解析】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除了重大障碍,材料反映的是政治格局的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故答案为A项。B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政治格局的巨变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D项。
6.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NBA在世界主要大城市进行比赛及在全球215个国家,通过40种语言进行播出,说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题干中不能说明美国借篮球运动进行文化侵略,排除B。题干主旨强调文化交流,并不是经济交流,排除C。D项是材料的表现,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7.B
8.C
【解析】材料只是专家对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的看法,并不表明二十四集团成为新的世界领袖,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发达国家经济总量的信息,排除B;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包括新兴国家,重视二十国集团实际是要发挥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的作用,故选C;当前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没有改变,排除D。
二非选择题
1、(1)工业革命使英国实力大大增强;以后的一系列改革使其资本迅速增强;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任答2点2分)
使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
(2)过程:1948年关贸总协定创始缔约方;1986年提交“复关”申请;1995年开始,转为申请加入世贸组织谈判;2001年正式批准加入。
看法: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标志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国的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2分,任答2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英国的国力和国威”形成的原因可以根据所学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得出,工业革命在国力的增强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威的树立是通过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即对外殖民扩张形成的。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同英国当时的工业发展状况有关。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急于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这是根本目的。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努力”的过程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回答,抓住主要时间点:1948年关贸总协定创始缔约方;1986年提交“复关”申请;1995年开始,转为申请加入世贸组织谈判;2001年正式批准加入。对中国入世三原则的看法可以根据所学及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得出。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背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影响
【名师点睛】对于“结合所学知识”类的问答题,答题时要根据材料的线索回归书本,拓展思维,补充认识。要注意从材料指向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分析与回答问题相关的内容,与此同时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提取对回答问题有用的信息。材料解析型问答题的设问一般规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要求,通过细心审读设问,摸清命题者的命题角度和要求,把握正确的答题思路。要注意设问间的关系,特别是递进设问类材料题,每一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甚至下一设问的问题是上一设问的直接或间接答案。
2.提取信息准确,有比较变化。说明原因多角度,符合史实。
示例一:1500~1820年间西欧的人均GDP呈上升趋势,并超越中国。西欧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民主思想的发展。中国自然经济为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
实例二:2000年西欧、中国、世界GDP都出现迅速上升趋势。欧盟建立;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考点: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工业革命·表现
人教版 (新课标)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题,共15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4 古代的经济政策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4 古代的经济政策同步测试题,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4 古代的经济政策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4 古代的经济政策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