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4.3.3 余角和补角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3.3 余角和补角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并区分.
【教材分析】
本节是继“角”及“角的比较和运算”之后的内容,是进一步认识角,并认识互为余角、互为补角之间的关系,并为寻找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从知识的准备上,学生已认识了角,有了这个基础,对于本节认识做好了铺垫;从难度上,难度不大,学生也能学会;从知识呈现体系,也是很恰当地;从应用上,学生经常找角的数量关系,应用价值很大.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过余角和补角后对本节应不难理解掌握.
【教学方法】
五步教学法
【教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
会根据语言描述准确的画出表示方向的射线;会根据图形中的射线说出其方位.
结合实际问题画出表示方向的射线.
【教学过程】
一、预学测查 互助点拨
1.如图,
(1)射线OA的方向是南偏西40°,或者说点A在点O的南偏西40°方向.
(2)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东45°,或者说点B在点O的________方向.
注:北偏东45°的方向又称为“东北方向”.所以,我们也可以称点B在点O的________方向.
(3)在图中画出北偏西50°方向射线OC.
二、例题示范 提炼方法
探究点1:方位角的意义
1.请你阅读教材P138例4:什么叫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东北方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西北方向等概念.
点拨:在航行、测绘等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通常要用到表示方位的角——方位角.方位角的表示习惯上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来描述物体的方向.即用“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或者“南偏东多少度”、“南偏西多少度”来表示方向.
2.已知点O在点A的南偏东65°方向,那么点A应在点O的______________方向.
3.如图,A、B、C三点分别代表邮局、商店和学校.
邮局和商店分别在学校的北偏西方向,邮局又在商店的北偏东方向.
那么,图中A点应该是 ,B点应该是 ,C点应该是_____
探究点2:方位角的判别与应用
1.考察队从P地出发,沿北偏东60°前进5千米到达A地,再沿东南方向前进到达C地,C恰好在P地的正东方.
(1)用1㎝代表2千米,画出考察队的行进路线图.
(2)量得∠PAC=________,∠ACP=_______.(精确到1°)
灯塔A在灯塔B的南偏西60°,距离20海里,轮船C在灯塔B的西北方向,距离40海里.
用1㎝表示10海里画出示意图,试确定货船C在灯塔A的什么方向,距A多远?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应有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有意义的.
三、师生互动 巩固新知
1.用角度表示方向:一般以正北、正南为基准,用向东或向西旋转的角度表示方向,
如图所示,OA方向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60º
第2题图
第1题图
2.某同学参观展览馆A后,想去景点B,但他不知道如何走,你能借助右图,告诉他去景点B应朝什么方向,大约走多远吗?
(图中1厘米代表1千米)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
四、应用提升 挑战自我
1.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射线OB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射线OC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2.海面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50°,则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
A 南偏西50° B 南偏西40° C 北偏东50° D北偏东40°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迁移.
五、经验总结 反思收获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4.3.3 余角与补角(2)方位角
方位角:
什么叫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东北方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西北方向等概念.
几何中,通常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来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
【教学反思】
在本节要求有一半多的同学能回答老师所设的问题.在练习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得出结论,有些同学也可通过简单推理得出结论,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设计中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发现、获取知识,如在推导“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和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性质时,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4.3.1 角教案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3 余角和补角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重难点,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4.3.3 余角和补角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