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01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02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河里的冰雪开始消融
    (2)夏天,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3)秋天,浓浓的白雾慢慢散去
    (4)冬天,校园的香樟树上出现了雾淞
    A.(1)(2)B.(2)(4)C.(1)(3)D.(3)(4)
    3.在严寒的冬季,怡臣同学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
    4.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 玻璃 沥青B.蜡 铝 玻璃C.冰 铁 铝D.冰 铁 沥青
    5.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
    A.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
    B.为什么盐水不结冰而水结冰
    C.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D.盐水的凝固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min甲比乙吸热多
    B.4~8min甲不吸热
    C.0~10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
    D.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
    7.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该物质( )
    A.是非晶体B.熔化过程用时8min
    C.第10 min时处于固态D.熔化过程内能不变
    8.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水、铜和海波都是晶体
    B.铁、陶瓷、木头都善于导热
    C.空气、矿泉水、粗盐都是混合物
    D.羊毛、涤纶、棉花都是合成纤维
    9.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10.在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志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此杯能迅速降低水温主要是利用海波( )
    A.汽化吸热B.熔化吸热C.液化放热D.凝固放热
    11.“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关于这些小孔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豆腐遇冷收缩形成的
    B.豆腐受热膨胀形成的
    C.豆腐里面的水先汽化膨胀,后液化形成的
    D.豆腐里面的水先凝固膨胀,后熔化形成的
    12.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该物质的温度达到 46℃时,其状态是液态
    C.将50℃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它会逐渐凝固
    D.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 48℃的温水中,该物质会逐渐熔化
    13.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实验中发现冰熔化的速率过快,记录数据太少,下列方法能够延长熔化时间的是( )
    A.降低冰的初温B.提高水的初温C.增加冰的质量D.停止搅拌
    14.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
    A.B.C.D.
    15.在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 )
    A.甲是晶体,乙、丙是非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6.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
    17.一名登山运动员登上喜马拉雅山归来,宣称在山上见到了“雪怪”,并在山上当场从外衣口袋里掏出钢笔,迅速画下了“雪怪”的图象。从物理学的角度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山上温度很低(或低于0℃),钢笔中的墨水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因而无法画出“雪怪”的图象。
    18.2018年1月3日毫州大地普降瑞雪,雪形成是空中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消除路面上坚硬的冰,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加快冰雪的 。
    19.如图甲所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20.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1.2018年3月我国计划发射火箭快舟十一号,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若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 ,就能使火箭温度 。
    22.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
    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
    2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沥青、④铁、⑤萘”这些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有 ;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它可能是上述物质中的 。(以上两个空均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4.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先确定 (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 ,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该物质第40min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min的内能。
    25.小芳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图丙中,该物质在BC阶段中C点处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具有的内能,理由是 。
    (3)由图丙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 。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6.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物质的沸点为220℃,液态的比热容为1.8×103J/(kg•℃)]
    (1)实验中,热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 性。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AB段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
    (3)29min后继续加热时,温度计示数不再升高的原因是 。
    (4)若试管内物质的质量为20g,从第18min至第29min内物质吸收的热量为 J。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
    解:
    A、“雪馒头”是固态积雪,空气温度较低,低于雪的熔点,积雪长时间不能熔化,才会出现这一现象,故A正确;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使得地面温度不同,温度较高处积雪熔化,形成“雪馒头”现象,故B正确;
    C、太阳对条形砖和方形地砖的辐射相同,故C错误;
    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温度较高,积雪更易熔化,故D正确;
    故选:C。

    2.
    解:(1)春天,河里的冰雪开始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2)夏天,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需要放热;
    (3)秋天,浓浓的白雾慢慢散去,是液体小液滴汽化成了水蒸气,是汽化吸热的过程;
    (4)冬天,校园的香樟树上出现了雾淞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固态,是凝华放热过程;
    综上分析:吸收热量的是(1)(3)。
    故选:C。

    3.
    解:
    人工造雪机在造雪时,吸入大量的水而产生雪,因此这个“雪”是由“水”变化来的,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A。

    4.
    解:
    A、蜡、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故A不符合题意;
    B、蜡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铝是晶体,有熔点,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铁、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C符合题意;
    D、沥青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冰和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解:此题中的问题是:在同样情况下,室外的水缸、河面的水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说明水和盐水是不同的,即河水与盐水的含盐量不同,两者的差异可能就是导致两者凝固点不同的原因,据此可提出探究问题:盐水的凝固点和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选项中的BD价值不大,A探究难度较大。
    故选:C。

    6.
    解:
    A、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故0~4min甲乙吸热一样多,故A错误;
    B、甲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甲是晶体熔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乙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是非晶体,故B错误;
    CD、0~10min甲和乙都吸热,内能都不断增加,只是甲是晶体,吸热温度不变,乙是非晶体,吸热温度升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
    解:
    A、从图象上看,有一段是温度不变的,所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且熔点为50℃,故A错误;
    B、该晶体从第4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2分钟熔化完毕,熔化时间为8min,故B正确;
    C、在第10min时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
    D、晶体物质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但温度不再升高,故D错误。
    故选:B。

    8.
    解:A、水、铜和海波中,铜和海波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是相对于固体而言的,而水是液体,既不属于晶体,也不属于非晶体,故A错误;
    B、铁善于导热,而陶瓷、木头不善于导热,故B错误;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矿泉水、粗盐都是混合物,故C正确;
    D、棉花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纤维料,故D错误。
    故选:C。

    9.
    解: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从固态变成液态,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非晶体熔化时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晶体熔化时吸热直接变成液体,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0.
    解: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以下时,此时海波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
    故选:B。

    11.
    解: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
    故选:D。

    12.
    解:A、由表中数据得,该物质在48℃时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熔点,所以属晶体,故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48℃,在46℃时还没有开始熔化,所以是固态,故B错误;
    C、50℃的该物质是液态,将50℃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由于教室内的温度通过低于30℃,所以它会逐渐放热而凝固,故C正确;
    D、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48℃的温水中,该物质到达熔点后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会逐渐熔化,故D错误。
    故选:C。

    13.
    解:由题意可知,实验中冰熔化的速率过快,记录数据太少,要求改进后可以延长冰熔化的时间。
    A、降低冰的初温,会增加一段冰吸热升温的时间,但开始熔化后,其速度依然会较快,故A不合题意;
    B、提高水的初温,冰会更快地吸热,熔化加快,反而缩短了时间,故B不合题意;
    C、增加冰的质量,则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这样可延长冰熔化的时间,故C符合题意;
    D、停止搅拌会使冰受热不均匀,反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4.
    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
    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
    C、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丙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丙是晶体,乙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丙的熔点高于甲的熔点,故C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6.
    解:
    固态的冰块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吸热具有制冷作用,所以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
    故答案为:熔化;吸收。

    17.
    解:
    因为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气温常年在﹣20℃以下,钢笔里的墨水在这种气温下应该早已凝固了,墨水流不出来,不能正常画画。
    故答案为:凝固。

    18.
    解: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
    往冰面上撒盐,使冰中加入杂质,可以降低冰的熔点,使冰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熔化。
    故答案为:凝华;熔点;熔化。

    19.
    解:(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由图象可知,冰从4min开始熔化,到10min熔化完成,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点,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慢;固液共存态;不变。

    20.
    解:烈日下,沥青路面吸热后逐渐变软,该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即沥青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
    故答案为:非晶体。

    21.
    解: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热,使火箭的温度降低,温度不会很高,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故答案为:吸收热量;降低。

    22.
    解:读图可知,甲图中没有酒精灯,但因为冰的熔点为0℃,可以在常温下进行熔化,因此是可行的;
    乙图中将试管放在水中进行加热,这种方法称为水浴法,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受热均匀。
    故答案为:可行;受热均匀。

    23.
    解:(1)结合基础知识可将物质分开:①冰、④铁、⑤萘属于晶体;②石蜡、③沥青属于非晶体;
    (2)图象中变化曲线呈水平方向的BC段,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它对应的纵坐标的值80℃,就是晶体的熔点,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故此物质是萘。
    故答案为:②③;⑤;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4.
    解;(1)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图中的C部分,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然后再固定图中的B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实验中,通过观察物质的状态来记录时间、温度;
    (2)由图可知,物质在第35分钟以后,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为其凝固过程;故凝固点为80℃;
    该物质从第10min﹣20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第20min时刚好熔化完毕,为液态;而该物质第40min时从液态到固态,为固液共存状态,故该物质第40min小于第20min
    时的内能。
    故答案为:(1)铁圈C;状态;(2)80℃;小于。

    25.
    解:(1)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温度计示数往上越来越小,是0℃以下,示数是﹣14℃;
    (2)由图象知,BC段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大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
    (3)根据公式Q吸=cm△t可知,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冰的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故答案为:(1)﹣14;(2)大于;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3)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6.
    解:(1)热只能自发的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2)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70℃不变,故熔点为70℃;
    由图象知,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冰的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即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在CD段的比热容;
    (3)29min后继续加热时,水已经达到沸点,开始沸腾,不再升温,
    (4)物质从第18min至第29min内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1.8×103J/(kg•℃)×0.02kg×(100℃﹣70℃)=1.08×103J。
    故答案为:(1)方向;(2)70;小于;(3)水已经达到沸点,开始沸腾,不再升温;(4)1.08×103。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物质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1
    52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198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198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熔化和凝固习题</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晶体与非晶体对比,熔化和凝固图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198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课后测评</a>,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