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
展开
课题 | 确定位置 |
|
|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的物体位置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 ||||
教学重点 | 用数对确定位置。 | ||||
教学难点 | 用数对确定位置。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过程 | 游戏导入 找朋友:确定游戏规则 1.不能说出他(她)的名字。 2.不能用手指出他(她)所在的位置。 通过学生的描述,发现其他人不能准确的找出他说的朋友的位置。 从而产生规范表达位置的学习需要。 揭示课题 二、进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题1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军坐在哪里?)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刚才许多同学都知道小军的位置了,那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交流共享 1.学生先自学课本知识,了解列和行的相关内容。 2.介绍“列”和“行”的知识。 (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学生可能会提类似“为什么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这样的问题。 (2)课件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解“列”和“行”的知识。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教师任意指出图上的 ,让学生说出它在第几列第几行,并强调要先说列,再说行。 在班级让学生感受第几列,第几行怎样确定。 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学生交流得出: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 2.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教师介绍: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①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②“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③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也就是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组织汇报交流。 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然后组织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8页“练一练”。 (1)在上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学生先在图上找,然后用数对(2,4)来表示。 (2)指名说说(6,5)表示图中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2. 练习1.2 出示不同类型的练习,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总结数对里的两个数缺一不可且不能随意调换位置。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作业:课本练习2,3题。
|
| |||
板书设计 | 确定位置 数对 (4 , 3)
第4列 第3行 | ||||
教学反思 | 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学生描述班级好朋友的位置来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根据学生的思想水平,先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交流探讨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最后加以练习巩固,总结提升。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积极表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练习的设计层次不够分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互动新授,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互动新授,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