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展开《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初步学会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并能根据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与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画示意图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整理条件和问题、借助图形直观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感受画示意图对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的作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几何直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养成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重点:学会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图形面积增加或减少的情况,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难点:利用示意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挖掘出比较隐蔽的条件,解决稍微复杂的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
3.教学突破:文字的叙述不能直观显现某些隐蔽的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将文字转化为图形能直观感知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一方面增强运用策略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感知图形表示题意带来的价值。并注重让学生进行策略的总结,增强策略意识和运用策略的能力。
三、教学设想
教学前先进行长方形相关知识的复习,知道面积与长和宽有关;接着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分析,感知直接列式计算比较困难,从而产生画图的内在需求;在学生尝试画图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完善画图,根据图进行列式计算,并组织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加深对画图策略的体验,最后进行练习,进一步巩固画图策略。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直尺、长方形。
学生准备:直尺、三角尺。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 出示长方形,提问:这是?你会画吗?它的面积怎么求?长是那条?宽呢?谁来指一指?
出示正方形,提问:这是?它的面积怎么求?
- 出示题目:李大爷家有三块长方形菜地。(文字加图形出示)
(1)一块长10米,宽8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块面积是90平方米,长是15米,宽是多少米?
(3)一块面积是120平方米,宽是6米,长是多少米?
提问:求长方形的面积,一般要知道什么条件?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可以求出什么?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宽呢?
- 出示上面第一块长方形菜地图,追问:李大爷家的菜地现在要扩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块菜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一块?(动画演示长增加)长增加,那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宽呢?谁来指一指,说一说,增加的是哪些?不变的又是哪些?
出示上面第二块长方形菜地图,追问:我们一起再来看看第二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动态演示宽增加)宽增加,那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长呢?谁来指一指,说一说,增加的是哪些?不变的又是哪些?
出示上面第三块长方形菜地图,追问:再来看看第三块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动态演示长和宽各增加)它们的面积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谁来指一指,说一说,增加的是哪些?不变的又是哪些?
④延伸:如果给一些数据,你可以求什么呢?(分别出示长增加2米,宽增加2米,长和宽都增加2米)
- 谈话揭题:生活中还很多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以与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体验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新课伊始,适当复习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在后面学习中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加入一些图形变化的情况,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1.画图表示条件和问题
(1)出示教材第59页的例2,谈话:现在我们再一起去梅山小学的花圃看看,这里又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
指名读题,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
预设1: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要先算出它的宽。
预设2:可以根据增加的面积求出它的宽。
预设3:根据条件和问题画图可能会看得更清楚。
······
追问:你能想到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揭题:对于一些条件较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试着先画图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借助画出的图示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画图表示题意时,可以按题目叙述的顺序一步一地来画。例如,题中第一个条件是“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我们就可以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这个花圃,(板书贴出一个长方形),并标出长方形的长是“8米”,(在图上标出“8米”)接下来,应该怎样表示其他的条件以及问题呢?请大家在作业纸上试一试,再同桌间相互交流你的画法。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作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④指名展示自己画出的示意图,并说明是怎样表示花圃的长增加3米,面积增加18平方米的,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是图中的哪一部分。
⑤教师对学生画出的示意图作适当讲评,使学生认识到:长增加3米,就是要把长延长一些,得到一个新的长方形。由于原来长方形的长是8米,延长部分是3米,因此,表示3米的部分要画得短一些。
⑥教师边评讲边将黑板上的图表示完整,并标出相应的条件和问题,指出:像这样的图,我们习惯上称它为示意图。(板书:画示意图)今天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就是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解题时遇到困难,教师及时启发,让学生说说“根据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这既是理解题意的需要,也为学生主动想到画图表示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提供了机会。适当讲解并示范画图表示题意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初步了解画图描述问题的方法,示意图的主要部分留给学生独立完成,突出学生在探索画图方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会画示意图描述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组织学生对所展示的示意图作适当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画图的思路以及画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把示意图呈现在黑板上,既是进一步规范画图的步骤和方法,也为下一环节学生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探索解题思路
①启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出的示意图,想一想,现在的长方形花圃和原来的比,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化?求原来花圃的面积,要先求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并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②结合学生回答,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要先求长方形宽的?
预设: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原来花圃的长已经知道,所以要先求原来花圃的宽,而根据长方形的长增加3米,面积增加18平方米,可以求出增加后长方形的长,也就是原来长方形花圃的宽。
指名学生代表再说几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思考长方形的长增加前后,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化,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增加了,面积也增加了,但宽没有变化,这就突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有利于学生主动想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交流是怎样想到要先求长方形宽的,既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又有利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3.列式解答并检验
①让学生独自列式计算,并交流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
②提问:要想确定结果的正确性,我们还需要进行检验,打算怎么检验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检验过程。
4.变式:如果长减少3米,导致了什么?变化的在哪呢?结果又是怎样的?自己先画图试一试,再跟大家交流你的结果。
指名展示自己的图与解答过程,教师讲评(动态演示变化的过程),使学生明确:长减少了,宽不变,要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依然要先求长方形的宽,解答过程跟上面的一样。
【设计意图】在新授例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学生熟悉解题思路后,对比于刚才的过程,会发现长增加或者长减少,宽不变,都是可以先求出宽,再求面积,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5.回顾与反思
①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想一想,解决上面的问题时,是怎样画图表示条件和问题的?分析数量关系时是怎样想的?所画出的示意图对分析数量关系有什么帮助?
②教师小结:当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不能很快找到解题思路时,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这样可以把复杂的数量关系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再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用画示意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及时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有所感悟,又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习惯,发展初步的元认知能力。
6.完成“练一练”
①出示题目,谈话:学习了刚刚的策略,现在我们去帮小营村解决问题吧。
让学生一起读题,再在图中画出减少的部分。
②指名展示画图的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学生的交流,把示意图补充完整。
谈话:你能根据画出的示意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吗?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求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要先求什么。
③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组织交流后,学生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
交流列式计算、检验的过程和结果,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
- 比较总结:刚刚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这里需要三步解答?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示意图补充完整,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初步感知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经历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深刻体会示意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策略意识。引导学生比较例题和“练一练”的异同,再一次明确了画示意图的方法,凸显了示意图对分析数量关系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充分地感悟和内化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
1.练习八第6题
(1)出示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让学生独自完成,指名反馈:你是怎么表示苗圃的长增加5米的?面积增加的是哪一部分?怎样求苗圃的宽?
(2)出示第(2)题,谈话:你能画图表示这道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吗?
指名展示自己的结果,提问:你是怎样画图表示减少部分的?这道题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3)组织比较:请大家比较上面的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在小组里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反馈,并小结:第(1)题长方形的长增加,第二题长方形的宽减少,两道题都可以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用增加或减少部分的面积除以某一边增加或减少的长度,求出原来长方形另一条边的长度。
【设计意图】练习后注重比较小结方法,让学生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2.练习八第7题
①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操场的一组对边各增加18米”表示什么意思,明确:把一组对边各增加18米,就是沿着一个方向把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各延长18米。
②谈话:自己画图并解答,再跟其他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完成后,组织反馈。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针对重点和难点给学生以提示或个别指导,有利于发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加深对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方法的体验和感悟,逐步形成策略。
3.练习八第8题
①出示题目,让学生自由读题,并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②谈话:你能画图表示1个方队的列队吗?自己先试一试,并和同学交流。
提示:如果能在头脑里想象出队列,也可以只画图表示你认为列队中最主要的部分,或者不画图。
学生按提示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哪些学生画出了完整的队列,哪些学生只画了队列的一部分,哪些学生能在头脑中想象出列队。
③指名展示各种不同的情况,并组织评讲。
④提问: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并组织反馈。
【设计意图】画图描述问题的目的不仅在于方便分析数量关系,发现解题思路,更在于让学生经历自主构建示意图或线段图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鼓励学生只画出示意图的关键部分或在头脑中想象出示意图,既达到了分析数量关系的目的,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益,有所发展。
(四)总结提升
1.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延伸:还有两道思考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大家先试试看。
八、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中间是课题,清晰明了,揭示主题。课题正下方是今天所学习的两道例题示意图及解答过程,为知识的的讲解提供方便,同时能让学生记住本堂课的学习的重点。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全课总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下册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闰年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闰年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新,揭示课题,自主判断,探寻规律,练习反馈,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