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训练--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

    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训练--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第1页
    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训练--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第2页
    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训练--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训练--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训练--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0·广东珠海市质检)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
    ①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②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③加速度大小不变
    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①③ B.②④
    C.仅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速度有正有负,速度为正表示物体向正方向运动,速度为负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所以①正确,②错误;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题图可知图象斜率的大小不变,所以加速度大小不变,③正确;由题图可知,加速度的方向是变化的,所以此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所以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
    2.(2019·山东聊城市期末)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若物体在最初5 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11∶5,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则( )
    A.物体运动的时间可能大于10 s
    B.物体在最初5 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 s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x1-x2=15 m
    C.物体运动的时间为7 s
    D.物体的初速度为10 m/s
    答案 B
    解析 把此过程看成反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x2=eq \f(1,2)at22=eq \f(1,2)×1×52 m=12.5 m
    x1=eq \f(1,2)at2-eq \f(1,2)a(t-5 s)2=5t-12.5 (m)
    eq \f(x1,x2)=eq \f(5t-12.5,12.5)=eq \f(11,5)
    解得t=8 s,A、C错误;
    Δx=x1-x2=5t-25 (m)=15 m,B正确;
    v=at=8 m/s,D错误.
    3.(2019·山东淄博市二模)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2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0~t0时间内,乙车一直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t=t0时,甲、乙两车恰好相遇
    C.t=2t0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D.0~2t0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 D
    解析 0~t0时间内,乙车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减小,故选项A错误;在t=t0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则此时两车相距最远,故选项B、C错误;由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2t0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则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选项D正确.
    4.(2019·山西晋城市第一次模拟)一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车,从t=0时刻开始运动,在0~6 s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3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刻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两车的出发点相同
    B.t=2 s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两车在3~6 s之间的某时刻再次相遇
    D.t=0时刻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t=6 s时刻两车之间的距离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可得,0~3 s内,乙的位移为eq \f(1,2)×(2+0.5)×3 m=3.75 m,甲的位移为eq \f(1,2)×(2+4)×2 m+eq \f(1,2)×(4+3)×1 m=9.5 m,二者在t=0时刻相距9.5 m-3.75 m=5.75 m,选项A错误;3~6 s内,乙的位移为-eq \f(1,2)×(1+0.5)×1 m=-0.75 m,甲的位移为eq \f(1,2)×3×3 m=4.5 m,t=6 s时二者相距4.5 m+0.75 m=5.25 m,所以t=0时刻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t=6 s时刻两车之间的距离,选项D正确;t=0时两车间距大于t=2 s时两车间距,选项B错误;两车在3~6 s之间距离越来越大,不可能再次相遇,选项C错误.
    5.如图4所示,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
    图4
    A.甲、乙两球做的是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
    B.两球在t=8 s时相距最远
    C.两球在t=2 s时有相同的速度
    D.两球在t=8 s时相遇
    答案 D
    解析 甲球的加速度a1=eq \f(Δv1,Δt1)=eq \f(0-40,4) m/s2=-10 m/s2,乙球的加速度a2=eq \f(Δv2,Δt2)=eq \f(20--20,8-2) m/s2
    =eq \f(20,3) m/s2,则甲、乙两球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方向也不相同,故选项A错误.Ⅰ图线与t轴围成的总面积在8 s内为零,即位移为零,说明甲球在8 s时回到出发点;同理,乙球前2 s内静止,后6 s内的位移为零,说明乙球在8 s时也回到出发点;两球从同一地点出发,8 s时两球恰好相遇,故选项B错误,D正确.t=2 s时,甲球的速度为20 m/s,乙球的速度为-20 m/s,则甲、乙两球在t=2 s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项C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6.(2019·西藏山南二中一模)如图5所示为甲、乙、丙、丁四辆小车在同一直线上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
    A.t1时刻甲、乙相遇
    B.t2时刻丙、丁相遇
    C.甲和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和丁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AD
    解析 t1时刻,甲、乙位于同一位置,即相遇,故A正确;0~t2时间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若它们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丁在丙的前方,没有相遇,故B错误;甲图线的斜率恒定不变,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静止,速度—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即丙匀加速运动,丁匀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
    7.(2020·河南洛阳市质检)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eq \f(g,2),当滑块速度大小减小为eq \f(v0,2)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eq \f(v0,2g) B.eq \f(v0,g) C.eq \f(3v0,g) D.eq \f(3v0,2g)
    答案 BC
    解析 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eq \f(v0,2)时,其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要考虑两种情况,即v=eq \f(v0,2)或v=-eq \f(v0,2),代入公式t=eq \f(v-v0,a),得t=eq \f(v0,g)或t=eq \f(3v0,g),故B、C正确.
    8.(2019·陕西第二次质检)A、B两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6所示,已知A车的x-t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第7 s末图线处于最高点,B车的图线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A车的初速度为7 m/s
    B.A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A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49 m
    D.10 s末两车相遇时,B车的速度较大
    答案 BC
    解析 A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A车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由题图可知t=7 s时,速度为零,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7=v0-7a=0,根据图象和运动学公式可知t=10 s时的位移为x10=40 m-0=40 m,x10=v0t-eq \f(1,2)at2=10v0-50a,联立解得a=2 m/s2,v0=14 m/s,故选项A错误,B正确;A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7=eq \f(v0+0,2)t=eq \f(14+0,2)×7 m=49 m,故选项C正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10 s末两车相遇时B车的速度大小为vB=eq \f(Δx,Δt)=4 m/s,A车的速度为vA=v0-at=-6 m/s,则10 s末两车相遇时,A车的速度较大,故选项D错误.
    三、非选择题
    9.(2019·四川广元市第二次适应性统考)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7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他只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
    图7
    (1)为了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该同学所取的计数点个数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偏少 B.偏多 C.合适
    (2)若小车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该同学所测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A=________ 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 (2)2.58 0.470
    解析 (1)本实验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应多取一些数据,根据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再求平均值,该同学所取的计数点个数偏少;
    (2)由题意知AC间的时间间隔t=5T×2=0.2 s,CE间的时间间隔也为0.2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知xCE-xAC=at2,解得a=2.58 m/s2;
    vC=eq \f(xAE,2T)=0.986 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得vC=vA+at,解得vA=(0.986-0.2×2.58) m/s=0.470 m/s.
    10.(2020·广东珠海市质检)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上,选取一段如图8所示,实验员告知同学们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图中每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量得A到B、C、D、E各点的距离依次为:1.23 cm、3.71 cm、7.44 cm和12.42 cm,则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以上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实际上交流电的频率为51 Hz,则上面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实际值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图8
    答案 0.311 1.25 小
    解析 t=5T=0.1 s,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等于物体在BD间的平均速度:vC=eq \f(xAD-xAB,2t)=eq \f(6.21×10-2,2×0.1) m/s≈0.311 m/s
    AB间的距离x1=1.23 cm,BC间的距离x2=3.71 cm-1.23 cm=2.48 cm,CD间的距离x3=7.44 cm-3.71 cm=3.73 cm,DE间的距离x4=12.42 cm-7.44 cm=4.98 cm.
    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可得:a=eq \f(x3+x4-x1+x2,4t2)=eq \f(3.73+4.98-1.23+2.48,4×0.12)×10-2 m/s2
    =1.25 m/s2
    求加速度的公式为a=eq \f(Δx,t2),由题意知:f测t实,a测

    相关试卷

    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物理 第十三章 热学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

    这是一份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物理 第十三章 热学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物理 第十章 电磁感应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

    这是一份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物理 第十章 电磁感应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物理 第九章 磁场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

    这是一份202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物理 第九章 磁场 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