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634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634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634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盐场有利的晒盐条件有,图2中A自然带的典型植为,推测M处的自然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山东高考)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
A.垂直分布高差大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2.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
A.山体陡峭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
3.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不同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D.耕种历史不同
成群的驯鹿在格达半岛(左图)自然保护区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坑洞(右图)。地下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烷的原因是( )
①全球变暖,格达半岛升温明显 ②地表多冻土,易形成隔氧环境
③驯鹿较多,其粪便发酵形成甲烷 ④气温较低,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甲烷坑洞对驯鹿生存的影响是( )
A.向高纬度迁徙B.栖息地趋向完整C.数量不断增多D.提供避寒场所
小江流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山高坡陡、地表切割强烈,垂直方向上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分异明显。该流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频发。左图示意小江流域不同海拔自然带的差异,右图示意1990~2010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江流域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亚高山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
C.山地常绿针阔叶林带D.干热河谷带
4.1990~2000年与2000~2010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
A.人口增长 生态政策B.城市化 人口减少
C.城市化 生态政策D.人口增长 城市化
下图为海南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海南岛存在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天气的现象,是因为( )
A.海岛白天增温快,对流旺盛B.海岛夜间人类活动少,凝结核少
C.海洋夜间降温快,气流上升D.海洋白天蒸发旺盛,水汽更充足
6.图中盐场有利的晒盐条件有( )
①气温高,蒸发旺盛②风力强劲,蒸发旺盛
③海滩为砾石滩,面积广大④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某科考队对图1所示区域的甲、乙两座山峰的植被进行比较研究,绘刻了两座山峰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图2)。读图,完下面小题。
7.图2中A自然带的典型植为( )
A.常绿照叶林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荒漠D.温带草原
8.乙山垂直带谱中缺少苔原带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更高B.降水较多C.山体低矮D.土壤贫瘠
肯尼亚山地处赤道附近,位于东非高原上,是非洲第二高峰。下图示意肯尼亚山垂直方向上的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肯尼亚山东南坡雪线低于西北坡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差大B.降水多C.光照强D.热量多
10.推测M处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影响樟树液流速率的主导因素是( )
①地形②光照③水分④温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2.樟树对干早环境反应敏感,特树适藻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
①树干脱皮②根系枯萎③气孔收缩④大量落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塞罕坝曾经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塞罕坝人根据坝上生态特点,大力营造落叶松人工林。落叶松耐寒性强,最适宜在湿润、排水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成为郁郁葱葱的万顷人工林海,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期,技术人员发现塞罕坝林场内部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得出相关规律(如下图),为林场未来建设提供了依据。
(1)指出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建设者可能面临的困难。
(2)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以落叶松为主的理由。
(3)分别描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树龄、林下草本植被覆盖比例变化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措施以提高林场的土壤肥力。
(4)推测塞罕坝林场将“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的途径。
答案与解析
【答案】
1.B
2.A
3.B
【解析】
1.读图可知,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在低海拔地区没有分布,因此太行山区针叶林的垂直分布高差小,AC错误。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的总分布面积占比较小,B正确。黔桂喀斯特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的海拔为600-800米,而太行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的海拔为2200-2400米,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高,D错误。故选B。
2.黔桂喀斯特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分、热量充足,较低海拔地区本应该为阔叶林,但是由于该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山体异常陡峭,导致水土流失快,水、土、热等条件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A正确,BD错误。黔桂喀斯特山区土层浅薄、土壤贫瘠,C错误。故选A。
3.读图可知,黔桂喀斯特山区的农田分布上限较高,可以到达海拔2800米左右,而太行山区的农田分布上限较低,只能到达海拔2000米左右,主要原因是黔桂喀斯特山区所处的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海拔较高处水热条件依然较为充足,可以进行农田耕作,而太行山区所处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海拔较高处水热条件较差,不能进行农田耕作,B正确。光照条件、耕作技术和耕种历史对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差异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
【答案】
1.C
2.A
【解析】
1.读图可知,格达半岛处在极圈以内,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为甲烷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该区域冻土广布,众多的冻土层将氧气隔绝开来,从而为甲烷的形成提供了物理条件;由材料可知格达半岛冻土广布,冻土广布的环境下地面密闭性较好,甲烷不易泄露易积累。综上②④正确,隔氧环境与冻土层有关,与全球变暖无关,驯鹿粪便提供的甲烷有限,①③错误;故选C。
2.由图文材料可知,大量甲烷坑洞的存在,破坏了完整的地表形态,破坏了驯鹿的活动场所,从而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大量甲烷坑洞的出现使驯鹿在觅食时容易失足跌入其中,从而威胁驯鹿的生命安全;天坑内释放的甲烷使该区域局部地区气温升高,使喜寒的驯鹿难以适应,故驯鹿可能会向高纬度迁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
3.C
4.A
【解析】
3.亚高山针叶林带和高山草甸带海拔过高,热量不足,农业生产条件差,干热河谷带水分不足,山地常绿针阔叶林带水热较为适宜,故选C。
4.1990-2000年我们从图可以看到耕地在增加,而林地和草地都在减少,主要影响因素的是人多地少带来的急剧开发,原因是人口的增长,而2000-2010年间,耕地面积减小,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文中又说因为不合理的农业发展导致自然灾害频发,所以这样的改变应该是生态政策调整的结果,故选A。
【答案】
5.A
6.D
【解析】
5.海南岛存在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天气的现象,是因为海岛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海风,对流旺盛,水蒸气易凝结降水,A正确。海岛昼夜间人类活动差异不大,凝结核变化不大,B错误。海洋比热容大,夜间降温慢,C错误。海南岛四面环海,昼夜水汽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A。
6.图中盐场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部,有利的晒盐条件有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①正确。②位于盛行风背风坡,风力较小,②错误。③砾石滩海滩平整度差,不利于引海水晒盐,③错误。④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日照充足,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答案】
7.B
8.C
【解析】
7.山体基带对应的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相同。结合经纬度可知当地地处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对。常绿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可排除A。温带荒漠带和温带草原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可排除C和D。故选B。
8.从图中可看出与甲山相比,乙山体高度较小,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因此缺失高山苔原带,C对。纬度对苔原带缺失影响小,如俄罗斯高纬度附近有大面积的苔原带,A错。从图中可看出二者植被垂直带数以及山体垂直带大致相同,略有区别,因此两地的降水差别不大,B错。北极圈内有大面积的苔原带,但该地土壤贫瘠,D错。故选C。
【答案】
9.B
10.D
【解析】
9.由图可知,肯尼亚山东南坡降水偏多,推测原因是肯尼亚山东南坡受到东南信风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雪线较低,B正确。高差大不是雪线偏低的原因,A错误。光照强、热量多,积雪易融化,雪线应偏高,C、D错误。故选B。
10.由材料可知:肯尼亚山地处赤道附近,位于东非高原上。山地基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因此M自然带应该与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自然相同。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对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D正确。故选D。
【答案】
11.D
12.D
【解析】
11.结合图例,分析图中不同天气状况的三天的液流量比较可知,晴天的液流量速率大于阴天,阴天速率大于雨天,说明液流量速率的变化与温度和光照有关,D正确。故选D。
12.树木适应干旱应该减少水分蒸腾。气孔收缩,可以削弱蒸腾耗水;大量落叶,也可以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③④正确。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并非耐旱的特征,①错误;植被耐旱,根系应该发达,②错误。故选D。
13.
【答案】
(1)东冷夏热,温差大;风沙严重,气候恶劣;缺水严重;位置偏僻,基础设施不完善,后勤保障困难。
(2)塞罕坝地处山地,且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落叶松耐寒性强,能安全越冬;地形以山地为主,排水条件好,利于其生长;沙质土壤广布,排水透气性好。
(3)关系:随树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少,15年树龄左右达到最大值;随林下草本植被覆盖比例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措施:合理采伐高龄树木,及时补种;增加林下草本植被。
(4)通过采伐树龄较大的树木,提供原木,并可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发展林下经济,培育绿化苗木等,增加收入;发展生态旅游活动,增加收入。
【解析】
试题考查自然环境的过渡性特征及植被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森林的经济效益。
(1)由图文材料可知,塞罕坝林场地处西北内陆,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淡水资源短缺;夏热冬寒,高温与低温都不利于施工;多风沙天气影响建设者施工,甚至导致设备受损等;位置偏僻,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后勤保障困难。
(2)塞罕坝林场建设以落叶松为主的理由,可以从当地气候、土壤、降水等环境特征及落叶松植物特征分析。塞罕坝林场纬度较高,位于42°N附近,属于我国温带地区,再加上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距离冬季风发源地比较近,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属于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材料中提到落叶松耐寒性强,最适宜在湿润排水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此地多山地地形,排水条件好;落叶松耐寒性强,能安全越冬;此地靠近沙漠,沙质土壤广布,排水透气性好。因此选择落叶松种植。
(3)由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树龄、林下草本植被覆盖比例变化图可知,随着树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15年树龄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最大值等。随着林下草本植被覆盖比例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提高林场土壤肥力的措施可结合图来回答。树龄15年左右,土壤有机质达最大值,因此可合理采伐高龄树木,及时补种。另外也可增加林下草本植被来增加土壤肥力。
(4)塞罕坝林场将“绿水表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的途径实际是提高塞罕坝林场经济效益的措施。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围绕森林开展经济活动,可以通过采伐树龄较大的树木,发展木材的深加工,提升木材的附加值;发展林下经济,培育绿化苗木等,增加经济收入;发展生态旅游活动,增加创收途径等措施来提高经济效益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7水的运动 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甲洋流,根据材料和图示分析,1997年,赤道太平洋沿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6大气的运动 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下列关于印度尼西亚说法正确的是,图示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