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背景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节声音的特性ppt、古筝mp3、腾格尔mp3、萨克斯mp3、钢琴mp3、阿宝mp3、响度wmv、音色wmv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请两位同学站在门外,让其中一位同学说话,让学生来猜是哪个同学在说话。
思考:为什么我们能辨别出是哪个同学在说话?
请同学们思考这两首歌的高低音一样吗?
为什么音调会不同呢?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用乐器让学生感知音调的高低。
注意: 在实验时要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用力大小相同),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与音调的高低。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物理学上将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是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在1秒钟内若振动100次,频率为100Hz。
思考:人听觉范围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提示:因为动物和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为什么在地震来临之前,人们感觉不到,但一些动物却出现异常的情形(如狗会乱叫,老鼠会到处乱跑等)?
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而蜜蜂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Hz~600Hz。蝴蝶的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结论: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轻敲课桌和重敲课桌,感受声音的变化。
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吉他弦;(2)音箱喇叭纸盆里绿豆的跳动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拓展响度除跟物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演奏二胡和小提琴,感受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人听觉频率:20Hz~20000Hz超声波与次声波。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1.让同一个学生用相同的音调轻轻的“啊”,然后使劲的“啊”一声,观察波形的不同。2.让一位男学生 “啊”一声,然后请一位女同学用相同的响度“啊”一声,观察波形的不同。3.让同一个学生用相同的音调和响度弹不同的乐器,观察波形的不同。
1.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3.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 )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4.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的。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 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析和论证,指声音的高低,听不到,20Hz,火山爆发,男低音彭康亮,女高音宋祖英,手风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2节 声音的特性授课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次声波,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架子鼓,音色指声音的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习题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见习题,习题链接,答案呈现,kg005,游码镊子,由大到小,课堂导练,含有物质的多少,水平台,零刻度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