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练习(三)(5篇)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练习(三)(5篇),共14页。
③这还不算个事,更严重的是,母亲一走出小区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每次被警察送回来,我和妻都告诫母亲,让她别走远了,可母亲一出门,就控制不住自己,会越走越远。
④我们合计再三,决定请一个小保姆。小保姆请来后,母亲有人陪着,我们也可以放心工作了。从此,母亲再也没有走失的记录了,可我也发现,母亲的情绪却越来越低落了。
⑤这天晚上,我下班回家,发现母亲正拿着父亲的照片发呆。父亲是一名军人,参加自卫反击战时牺牲的。那时候,我刚出生,母亲没有再婚,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送我上大学。我知道母亲的苦,也清楚母亲对父亲的感情。当下,我坐在母亲身边,和母亲一起缅怀父亲。
⑥30年了,不知道他在那边可好?他要是还在的话,也是个老头子了。母亲叹了口气,好象是对我说,也好象是在自言自语。
⑦我说妈,您健健康康的,父亲在那边才会安心。母亲点点头。劝说一番,我就回自己房间了。
⑧后来,母亲的精神好了很多,我们也稍稍放宽了心,看来母亲慢慢适应了。
⑨这天下班后,却发现母亲和保姆都不在家,接到保姆的电话,才知道母亲再一次走失了。
⑩我们四处寻找,犹如大海捞针。不得已,到派出所报了警,期待着警察再一次将母亲送回来。
⑪可是这次却杳无音讯。
⑫正当我们焦心似焚的时候,家里堂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回到家乡了。
⑬这怎么可能?她怎么搭车回去的?母亲可是患了失忆症的。
⑭我们急忙赶到家里,发现母亲拿着一顶军帽,站在村头的龙眼树下发呆。我忍不住责怪母亲不该这样,让我们一顿好找。
⑮母亲说,孩子,你们都很忙,我不想连累你们,所以就回来了。虽然我记不得其他东西,但回家的路我还是知道的。特别是这颗树。秋风中,单薄的母亲抚摸着树干就像抚摸着久违的亲人。
⑯ 站在一边的三伯告诉我,当年你母亲就在这树下送你父亲去当兵的。而今天,正是父亲和母亲订婚的日子。
1、“本想接母亲进城好好尽孝,谁知道,母亲一来,本来平静的家,一下子炸了锅。”那么,母亲来了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比较头疼?
2、联系上下文,分析“父亲是一名军人,参加自卫反击战时牺牲的。那时候,我刚出生,母亲没有再婚,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送我上大学”这句话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秋风中,单薄的母亲抚摸着树干就像抚摸着久违的亲人。”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4、选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关爱空巢老人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读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认识?
(十二)幸福的玫瑰
①那年春天,每周六晚上我都要给凯洛琳小姐送去一朵玫瑰,那玫瑰总是花店里最好的一朵。
②我在放学后和星期六在奥森老爹的花店替他送花。从一开始我送玫瑰的时候,就觉得这事有点儿古怪。第一次送玫瑰的晚上,我提醒奥森老爹忘记给我送花人的名片了。
③“没有名片,詹姆斯。送花的人要求尽量保密。所以你不要声张,好不好?”奥森老爹说。
④有人送花给凯洛琳小姐,我很高兴,因为大家都可怜她。我们小镇里的人都知道,凯洛琳小姐最倒霉不过,她被人抛弃了。她与潘尼曼已订婚多年,一直在等他。但潘尼曼在医院实习期间,爱上了一个更年轻漂亮的女郎,和她结了婚。潘尼曼娶的那个女郎的确是个关人,叫克丽丝汀。
⑤她在我们镇上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因为女人都鄙视她,说她的坏话。至于可怜的凯洛琳小姐,这件事可把她害惨了。一连半年,她足不出户,放弃了一切公众活动,甚至也不替教堂弹风琴了。
⑥我送第一朵玫瑰去的那天晚上,她看上去像个鬼。我把那个盒子递给她,她满脸惊讶——“给我的吗?”第二个星期六,在同一时间,我又送一朵玫瑰给凯洛琳小姐。下个星期六,又是一朵。第四次她很快就开了门,我知道她一定在等待着我。她的两颊微红,头发也不那么散乱了。
⑦我又给她送去了第五朵玫瑰。第二天早晨,凯洛琳小姐又回到教堂弹风琴了,我看见她衣襟上别着那朵玫瑰。“多么勇敢。”我母亲说,“多么有骨气!”
⑧我照例每周末去送玫瑰,凯洛琳小姐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现在她有点儿自豪,表现出一种傲岸自尊的神气。这一晚是我去凯洛琳小姐家最后的一个晚上。我把盒子递给她,说:“凯洛琳小姐,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送花了,我们下星期要搬到别的地方去。不过,奥森老爹说他会继续送花来的。”
⑨她踌躇片刻,说:“詹姆斯,你进来一下。”她把我领到整洁的客厅,从壁炉架上拿下一个精雕的帆船模型。“这是我祖父的。”她说,“送给你。你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你和那些玫瑰。”她把盒子打开,轻触娇嫩的花瓣,说:“花瓣无言,却告诉我许多事情……”
⑩回花店后,我做了一件从来不敢做的事情。我在奥森老爹那儿找到了我所要找的东西。只见上面是奥森老爹潦草难辨的笔迹:“潘尼曼,五十二朵美国红玫瑰,每朵两角五分,共计十三元。已全部预付。”原来如此,我暗自思忖,原来如此!
⑪直到许多年过去。有一天,我又来到奥森花店。一切都没有改变。我跟他聊了_阵,随后问:“凯洛琳小姐现在怎样了?”“凯洛琳小姐?”他点点头,“她嫁给了乔治,那个开药店的,人不错。他们生了一对双胞胎。”“哦!”我有点惊讶。我想让奥森老爹知道我当年有多精明,“你猜潘尼曼太太知不知道她丈夫送花给他的老相好凯洛琳小姐呢?”奥森老爹叹了口气:“詹姆斯,你从来就不太聪明。送花的不是潘尼曼,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
⑫我瞪着眼睛看着他:“那么花是谁送的?”“一位太太。”奥森老爹说,他小心翼翼地把栀子花放进盒子,“她说她可不肯坐视凯洛琳小姐因为她而毁了,送花的是克丽丝汀。”
⑬“你瞧,”他最后盖上盒子的时候说,“那才是个有骨气的女人!”
1、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2、阅读下面两句话,结合“骨气”的内涵,联系文本分析凯洛琳、克丽丝汀这两个人物形象。
(1)我母亲说,“多么有骨气!”
(2)他(奥森老爹)最后盖上盒子的时候说,“那才是个有骨气的女人!”
3、“我”和凯洛琳告别时,凯洛琳为何送“我”帆船模型?
4、请分析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表达效果。
5、结合文本内容,探究“幸福的玫瑰”的意蕴。
(十三)第十一位
①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②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③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④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⑤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⑥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⑦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⑧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⑨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⑩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⑪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⑫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中“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第⑤段划线的“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
3、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4、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
5、第⑩段中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
6、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
(十四)七张纸条
①暴风雪袭来时,卡车却在茫茫戈壁滩中抛锚。天地间霎时昏暗混沌,只剩下狂风、雪尘与彻骨的寒冷。似乎连空气都冻成冰刃,嘶嘶叫着,从每个人的脖子上划过去。七个人缩在狭窄的车厢里瑟瑟发抖,血和呼吸仿佛早已凝固。死神一步步迫近,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恐惧。
②这是一个很小的剧团,要去戈壁滩的深处慰问一支驻扎部队。七个人里,年纪最大的四十二岁,是团长;年纪最小的十八岁,是剧团新成员。他们是一对父子。
③七个人在暴风雪里坚持了一天一夜。周围除了风雪,连飞鸟都见不到一只。天气越来越恶劣,死神近在咫尺。
④又熬过一天。风雪仍然肆虐,世界只剩一辆被埋起半截的卡车。所有人都知道,假如黄昏以前仍然没有人发现他们,他们将会被无声无息地冻死在夜晚的戈壁滩。
⑤终于决定让一个人离开,徒步走进暴风雪中寻找救援。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假如运气好的话,那个人可以找到救援队并顺利返回,这样他们就能够得救。团长宣布完这个决定,静静地看着所有的人。
⑥没有人主动站出来。谁都知道一旦离开车子,生命会脆弱得如同高空中落下的鸡蛋。留在车厢里生还的机会,远比一个人在风雪中独行要大得多。可是必须有人走出去——或许能找到救援。
⑦车厢里死一般静。每个人都面无表情。团长看看儿子,儿子急忙低下头——他的身体是七个人里最好的,是寻找救援的最好人选。
⑧“那么大家写在纸上吧,票数最多的人走出去。”他掏出一张纸,撕成大小均匀的七张纸条。他将纸条分别递到其他六个人手里。大家用冻得僵硬的手在纸条上郑重地写下一个名字,然后将纸条小心地折好,交给团长。
⑨团长将七张纸条依次打开,表情越来越严峻。纸条全部看完,他长叹了一口气,把纸条递给他的儿子。他说,大家的意思,改不了。
⑩儿子从父亲手里接过纸条,一张一张慢慢地看。看完抬头,看父亲一眼,再看其余每个人一眼,然后推开车门走了出去。他没说一句话,表情很是悲壮。他深知走出车厢意味着什么。狂风裹挟着雪尘刹那间涌进车厢,车厢里的温度骤然变得更低。再寻找他,风雪里只剩一个越来越小的暗灰色影子——他在瞬间将自己淹进雪的海洋。
⑪他们还是得救了。不是因为团长的儿子领回了救援人员,而是因为暴风雪终于过去,救援直升机在空中发现了他们抛锚的卡车,又在三个小时以后,在雪地里找到了团长的儿子。他走出去很远,那绝对是别人无法达到的距离。他努力了,可是没有用。他不是神,他只是一位十八岁的少年。人们没能将他救活。
⑫整理遗物的时候,有人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七张对折的小纸条。七张纸条上,写着七个不同的名字……
1、第①段画线句是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
。
2、文中写到各种不同的“表情”,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原因。
(1)第⑨段中父亲“表情越来越严峻”,原因是
。
(2)第⑩段中儿子“表情很是悲壮”,原因是
。
3、下列对本文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赞美了父亲勇于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
B、艰苦恶劣的环境能考验出每个人的品质。
C、十八岁的儿子不应该去做这种无谓的牺牲。
D、儿子虽没有完成任务,但撑起了精神支柱。
4、细读文本,仿照例句,写出团长的心路历程。
死神迫近,充满恐惧→ →矛盾不舍,民主投票→
5、结尾又提到“七张纸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十五)一碗“雪花面”
①那年深冬,雪下得不大,但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母亲去外婆家了,由我负责午饭。家里有白菜、豆腐,还有挂面。我炖了一锅白菜豆腐汤,掐着父亲快下班的点儿,煮上面条。我平时不咋做饭,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满满一大锅。面条剩下,坨了就不好吃了,母亲回来若看到,肯定劈头盖脸数落我一顿。
②正发愁时,看到修鞋的瘦大叔又来出摊了。不如将多余的面条送他,他肯定不会嫌弃。我找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面条,端到瘦大叔面前。瘦大叔放下手中的活计,客气地推却。但我哪里容得他拒绝,直接将面条放在他的三轮车上,边往回走边说:“吃吧,吃完了我再给您盛,家里还有呢。”
③正说着,父亲骑车回来了,我低声对父亲说:“面条煮多了,咱俩肯定吃不了,与其到下午坨得不能吃了,不如送给那位修鞋的吃……”父亲听我说到这里,忙折回去请瘦大叔来家里吃,说外面天冷,风又大,凉风灌热气的,吃了不舒服。瘦大叔笑着说:“没事的,我天天在外面吃饭习惯了。我昨天收的鞋子多,没修完,带回家修了,答应人家今天还来这里出摊,让人家来这里取鞋,中午下班时间来取鞋子的多,我不能离开鞋摊。”
④父亲见他这么说,转身回家,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自己则盛了一碗面条,盛了一盘菜,他要和瘦大叔一起在街边吃。父亲这是犯了哪门子邪,这么冷的天,要和瘦大叔在街边吃饭?父亲不理我,把酒瓶装左口袋里,酒盅装右口袋里,一手端面一手端菜,径直出了家门,我只好搬着小桌子紧随其后。
⑤那天,父亲和瘦大叔一边喝酒一边吃面条碰杯,雪花飘落在他俩身上、脸上、饭碗里、酒盅里,但他俩依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是多年不见的旧友呢。
⑥后来,我向父亲问起他与瘦大叔在外面喝酒吃饭的事儿,父亲反问我,若亲朋来到咱家门口出摊,你是请他来家里吃饭还是端碗面条送出去呢?那还用说吗,当然请家里了。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我送修鞋的瘦大叔面条,初衷是让他帮忙消灭剩饭,送给人家时还一副大善人的模样。而父亲就不同了,他是以朋友之礼对待瘦大叔,陪他风雪中吃一碗面是情义。
⑦父亲和瘦大叔成了朋友。瘦大叔说,他来我们这里出摊,是他下岗后的第一份活计,刚开始干的时候,有点儿抹不开面子,怕被人瞧不起,心情也非常低落。但那天天那么冷,父亲还陪他在外面喝酒吃饭受冻,让他非常感动。那碗面让他吃得热气腾腾,寒意全无。
⑧父亲说得对,一碗“雪花面”,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
1、分别概括①~⑤段中“我”和父亲所做的事情。
“我”做的事情:
父亲做的事情:
2、结合其中一个加点词语,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作用。
3、本文以“一碗雪花面”为题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
4、概括本文主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与人之间应该讲情义。 B、帮助他人要讲究时间和地点。
C、穷困者也有自己的尊严。 D、要真诚地尊重和体谅受助者。
【参考答案】
(十一)失忆的母亲
1、(1)母亲闲不住,一出门就搬回塑料袋旧报纸。(2)母亲一走出小区就找不到回家的路。(3)母亲再次走失,却独自回到了老家。
2、交代“我”的家庭情况,写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为后文写母亲再次走失,回到老家情节埋下了伏笔。
3、因为母亲就是在这棵大树下送父亲当兵的,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4、从“母亲闲不住,一出门就搬回塑料袋旧报纸”看出母亲勤劳善良;从母亲再次走失,却独自回到了老家,因为母亲回老家的时候是她和父亲订婚的日子,看出母亲虽然失忆,但是没有忘记父亲。
5、我们要多关心空巢老人,关心他们真正想要什么。多与他们交心,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十二)幸福的玫瑰
1、设置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我”寻找真正的送花人和出乎意料的结尾埋下了伏笔。
2、(1)凯洛琳遭到了感情的背叛,曾一度消沉,但当她不断地收到幸福的玫瑰后,受到了好心人的鼓励,从失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变得自尊自强,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2)克丽丝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幅后,却遭到了人们的鄙视、谩骂,但她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反而内疚化为行动,用这幸福的玫瑰来鼓励、拯救心灵受创的凯洛琳,她是一位宽容、善良又充满智慧的女子,集外貌美与心灵美于一身。
3、(1)感谢、感恩。这艘帆船模型是凯洛琳的祖父送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在离别时将它送给“我”,感谢“我”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给她带来了温暖,她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我”。 (2)祝愿、祝福。这帆船模型寄予了凯洛琳对“我”的美好祝愿,她希望我”以后的生活能一帆风顺。
4、(l)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文章始终。(2)用“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3)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表现了小城里众多人物的人性之美。
5、(1)小城人们的正直与善良;(2)克丽丝汀的善良;(3)凯洛琳自尊自强,找到了自己的幸福;(4)人性之美的光辉;(5)幸福甜蜜的爱情。
(十三)第十一位
1、“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
2、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来挽留女教师。
3、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师脚步停住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
4、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5、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示对女教师的纪念。
6、“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十四)七张纸条
1、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情境,渲染气候的恶劣,引出下文父亲让儿子冒死离车寻找救援的故事
2、(1)没有出现票数最多的人,选择异常艰难,只能让儿子去面临生死考验
(2)愿意接受父亲的重托,为了全车人脱离险境,挺身而出,冒死一战
3、D
4、为求救援,痛下决定;名字各异,痛苦抉择。
5、①照应前文,揭示真实情况;②突出父子甘为他人做出牺牲的品质;③赞扬车上其他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产生令人回味的艺术效果。
(十五)一碗“雪花面”
1、“我“的事情:“我”把做多了的面条端给瘦大叔吃。
父亲的事情:父亲在雪花飘落的街边陪瘦大叔喝酒吃面。
2、“哪里”以反问的语气写出了给面时的不由分说;“直接”表明没有得到瘦大叔同意,有勉强的意味;“吃吧”有命令语气,缺少对长辈应有的请求之意,貌似真诚热情亲近,实际却是急于将面送出又显出大善人的模样,忽视了瘦大叔的态度和感受。与后文父亲对瘦大叔的邀请及陪瘦大叔在街边一块喝酒吃面相对比,表明资助他人时也要体谅和尊重对方,不能盛气凌人。
3、“雪花面”指父亲在雪花飘落的街边陪瘦大叔吃的面条,面条是叙事的线索,吃面是全文的中心事件,“雪花“写出环境的寒冷,反衬了父亲的举动所带给瘦大叔的温暖,揭示尊重受助者的帮助才能算作善举。
4、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课外阅读拓展专项(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部分乡亲停止采摘李子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练习(三)(5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认为生命的养料是什么?,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概括短文第6,根据短文内容进行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