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省各市科学中考真题汇编:生物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浙江省各市科学中考真题汇编:生物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同位素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浙江省各市科学中考题归类(生物实验探究题部分)三、实验探究题(2021金华)食用菠萝前用食盐水浸泡是一种习惯做法,其目的是为了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某研究小组对于食盐水是否真能抑制菠萝蛋白酶活性这一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① 取五只相同的试管,编号1~5,各加入5mL含菠萝蛋白酶的鲜榨菠萝汁;② 往编号1的试管中,添加5mL蒸馏水,其他试管中按下表要求分别添加5mL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放在相同温度的水中恒温水浴;③ 20min后测定各试管中菠萝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编号12345质量分数(%)— 酶的相对活性(%)100 (注:酶的相对活性越大,酶的活性越强。)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 ▲ ;(2)在实验过程中,设计水浴的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是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 ▲ ,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3)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在该实验所用的浓度范围内,氯化钠溶液对菠萝蛋白酶的活性具有 ▲ 作用。 (1)对照 (2)酶的活性 (3)促进 2.[2021杭州](8分)小金同学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材料用具: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无叶绿体)、黑纸片、打孔器、白纸板、吸管、适宜浓度的酒精、碘液、回形针。 实验步骤:①将天竺葵放置黑暗环境中24小时。②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上半部,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③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A(黑纸片遮光的绿色部位)、B(未遮光的绿色部位)和C(未遮光的白色部位)各取一个叶圆片(如图所示)。④把取下的叶圆片放入装有酒精溶液的试管中,水浴加热,脱色后在清水中漂洗。⑤将3个叶圆片放在白纸板上,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3个叶圆片上,观察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④中将叶圆片放人酒精溶液中进行脱色处理的目的是 ▲ 。(2)小金同学是根据 ▲ 作为观察指标来判断3个叶圆片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3)A和B进行对照的目的是,验证 ▲ 。(4)若实验结果叶圆片B变蓝,C不变蓝。则可得出的结论是△(1)分解叶绿素,除去叶圆片本身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叶圆片是否变蓝色(3)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3.[2021杭州](8分)牙是人体口腔内的消化器官。而龋齿(俗称蛀牙)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1)下列龋齿形成的过程中,哪一环节会导致患者感觉到剧烈牙疼? ▲ 食物残留在牙面 牙本质受破坏 牙制受破坏 牙轴质受破坏(第32题图)(2)使用含氟牙膏是预防龋齿的一种有效途径,但过量摄入氟化物,也会引起氟斑牙等疾病。因此在含氟牙膏上往往标明:六岁及以下儿童使用豌豆大小牙膏,在成人指导下刷牙。估测豌豆大小牙膏的体积约为 ▲ 。3 3 3 3(3)含氟牙膏中摩擦剂的种类对氟化物能否有效预防龋齿有较大影响。假如某含氟牙膏中使用的摩擦剂成分可能为碳酸钙、水合硅石(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而牙膏的其他成分均能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请设计实验探究此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 ▲ (写出实验思路即可)(1)D (2)B(3)1.取一定量的牙膏样品,加蒸馏水溶解2.过滤,分离滤液与沉淀3.取沉淀加过量盐酸,观察其溶解的情况①若全部溶解,则摩擦剂的成分是CaCO3②若部分溶解,则摩擦剂的成分是CaCO3和水合硅石③若全部不溶解,则摩擦剂的成分是水合硅石4.【2021湖州】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将C18O2和CO2分别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HO中(如图所示),迅速收集产生的氧气。 (1)18O和16O互为___________原子,HO和H2O2以及CO2和C18O2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用来示踪物质变化情况。(2)该实验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3)该实验必须在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4)制备含有较多小球藻的液体时,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体中加入___________(选填“无机盐”或“无机盐和有机物”),并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答案】 (1). 同位素 (2). 光合作用合成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是来自于二氧化碳还是水 (3). 有光 (4). 无机盐5.【2021湖州】 细菌等微生物是土壤的成分之一,它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含碳的物质、含氮的物质、水和无机盐等,以维持其生命活动。有的土壤细菌(以下简称为“X细菌”)能将环境中的尿素转化为氨气。为探究某土壤样品中是否含X细菌,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制备土壤浸出液。②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配制培养基(内有除含氮物质外的其他必需物质),将培养基分装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 ③在A培养皿中再加入___________,B培养皿不加(如图甲)。④将等量土壤浸出液涂抹在A和B两个培养皿的培养基表面,并在适宜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如图乙)。⑤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加入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实验结果: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B培养基表面不显红色。实验结果分析:(1)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是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氨水。这是由于细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___________生殖(填生殖方式),产生较多的X细菌所致。(2)X细菌能将尿素转化为氨气,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成分)。实验结论:土壤样品中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答案】 (1). 尿素 (2). 无色酚酞 (3). 分裂生殖 (4). 分解者6. 【2021宁波】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准备】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③将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实验步骤】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实验数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接种霉菌种类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无小鼠中毒组数1203000与人中毒症状对比相同—不同———【实验分析及结论】(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_________。【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素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B. 不食用发毒变质的面包C. 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1)作对照 (2)节菱孢霉菌 B7.【2021衢州】小科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种子呼吸作用速率。【实验步骤】取6个相同的盛有等量饱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广口瓶,称取30克已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6份,将其中的3份煮熟,分组进行实验:将种子装入小篮内,立即塞紧瓶塞,每隔10分钟轻轻晃动几次广口瓶。30分钟后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滤去瓶中沉淀物,向滤液中先滴入2滴酚酞试液,液体变红,再滴入等浓度草酸(一种酸)溶液至红色恰好消失,记录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 【实验数据】实验组别123456种子类别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消耗草酸体积/mL 消耗草酸平均体积/mL 【交流讨论】(1)实验中煮熟的种子起 ▲ 作用。(2)每隔10分钟轻轻晃动几次广口瓶是为了 ▲ 。(3)小科通过 ▲ 反映种子呼吸作用速率。(1)对照或对比或比较(3分)(2)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充分吸收或加快吸收(反应)(3分,回答增大二氧化碳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给2分)(3)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30分钟消耗草酸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之差(3分)8.【2021台州】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③光照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 (2)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3)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 。(用字母表示)【答案】(1)尽可能多 (2)C (3) mb-ma/nSt9.【2021台州】味蕾中存在着一种甜味感受器,能感受糖的刺激。但科学家发现原本偏爱甜食的小鼠,被完全破坏该甜味感受器后,仍然喜欢吃某种甜食,这是为什么呢?分析该甜食的组成,发现除葡萄糖外还含有钠盐。已知,单独的钠盐溶液不会引起神经系统对甜味刺激的反应科学家选取一定数量的小鼠,完全破坏该甜味感受器后进行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Ⅰ实验Ⅱ组别擦拭小鼠舌头的溶液对甜味刺激的反应将小鼠置于提供水、X、含钠盐的葡萄糖溶液的环境中,统计发现小鼠更偏爱含钠盐的葡萄糖溶液,对水和X无明显偏爱。第一组含钠盐的葡萄糖溶液反应明显第二组X反应微弱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实验用钠盐的是 。A Na B Na2O C. NaOH D. NaCl(3)科学家进行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答案】(1)D (2)葡萄糖溶液 (3)味蕾中还存在林外—中感受器,接受葡糖糖和钠盐的共同刺激10. 【2021丽水】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的催化作用是否有影响,做了如下实验:①选取3份大小相同的同种香蕉切片,分别冷冻处理、常温放置和高温煮熟;②处理后取出置于同一培养皿中,同时分别滴加1毫升的H2O2,观察并记录气泡的多少;③重复上述实验。不同温度的香蕉切片(含过氧化氢酶)滴加H2O2的量/毫升气泡数量(“+”数表示气泡多少)第1次第2次第3次冷冻香蕉(低温组)1+0+常温香蕉(常温组)1+++++++++++++煮熟香蕉(高温组)1000请回答:(1)常温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2)通过实验可知:常温条件下过氧化氢酶活性比低温条件下___________。【答案】 (1). 对照实验 (2). 强(或高)11. 【2021丽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闭容器模拟大棚,其内放有一株吊兰,传感器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在室温25℃时,将装置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请回答:(1)实验中发现容器内壁附有较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通过吊兰的___________作用产生;(2)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3)要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可适当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写出一种具体方法___________。【答案】 (1). 蒸腾 (2). 吊兰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使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大于释放量 (3). 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燃烧木炭、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等12. 【2021丽水】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动物实验】(1)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的是___________。(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___________,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变雷,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___________。【临床试验】疫苗X的生产上市还需要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分组志愿者患病数疫苗组10000人8人安慰剂组10000人160结果分析;Ⅲ期临床试验在疫区招募了20000名志愿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疫苗保护率是___________。注:疫苗保护率=(安慰剂组患病率―疫苗组患病率)÷安慰剂组患病率。【社会参与】接种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当接种疫苗达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蔓延。因此接种疫苗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更是为了全社会的健康。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尽打快打疫苗。【答案】 (1). 等量的生理盐水 (2). 无明显差异 (3). 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近 (4). 95%12.【2021嘉兴】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建立猜想】________。【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0只,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如图。【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交流评价】⑴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⑵根据耗氧量变化,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答案】 甲状腺激素可能会影响成年鼠耗氧量;控制变量法;促进 13.【2021绍兴】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敏对植物产生氧气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研究。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密闭玻璃罩,甲中放入点燃的蜡烛, 乙中放入与甲相同的点燃蜡烛和植物,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如图甲乙)。 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可以产生氧气。实验二:在图甲、乙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得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实验三: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一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丙);②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丁)。根据实验回答:(1)小敏根据________现象得出实验一的结论。 (2)要得出实验二的结论,请设计“进一步实验”的必要步骤是: ________。 (3)实验三中使用好氧细菌的目的是________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 【答案】 (1)乙图中的蜡烛燃烧时间比甲图中长
(2)增加一组实验,与图乙实验器材相同,将蜡烛点燃和植物--起放人玻璃罩,遮光处理,观察蜡烛燃烧情况并记录。
(3)指示氧气产生的位置;叶绿体是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场所 14.【2021温州】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发现温度会影响菠菜呼吸作用的强度。于是他们对“菠菜在哪一温度下呼吸作用最强”进行实验探究。 (1)选择下列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器材:如图所示的恒温箱(温度可调节)、装置甲(塑料袋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电子天平,若干新鲜菠菜。(2)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因此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中,也可以通过比较实验前后菠菜质量减小的快慢来判断呼吸作用的强弱。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 (1)①用电子天平称取50克新鲜菠菜,将其放入不透明的装置甲中,扎紧袋口,通过传感器读取并记录装置内CO2含量a%. ②将装置放置在10℃恒温箱中4小时后,再次通过传感器读取并记录装置内CO2含量b%。计算出a%与b%的差值。③将恒温箱的温度调整为20℃、30℃、40℃,换用长势相近、质量相等的新鲜菠菜重复上述步骤。④比较不同组别装置甲内二氧化碳含量在实验前后的差值,确定差值最大的一组,在其实验温度附近设置更小温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不赞同。因为菠菜进行呼吸作用的同时也进行蒸腾作用,也会导致菠菜质量减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浙江省各市科学中考真题汇编:物理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浙江省各市科学中考真题汇编:生物填空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浙江省各市科学中考真题汇编:物理选择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