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2021-2022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0712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苏科版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重难点: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导学过程:
一、自主先学
请阅读课本第41至42页“试一试”,并思考有理数乘法的乘法法则.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们来比较下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当我们把“4×3=12”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12”的相反数“-12”,一般地,我们有: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试一试:
(1)4×(-3)=________; (2)(-3)×4=_______;(3)(-6)×0=______;
(4)(-3)×(-4)=______;(5)0×(-6)=______;(6)(-4)×(-1)=____.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2)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得出: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 相乘得 .
探究二:你能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运用法则计算吗?请尝试:
(1) (−4)×5 ; (2) (−9)×6 ; (3) 3 ×(-7); (4)(-1)×(-6).
三、当堂检测
1. 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的积 ( )
A.是正数 B. 是负数
C.一定不大于0 D. 一定不小于0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B.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C.两数相乘,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都为正数 [来源:Zxx
D.两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异号
3. 两个有理数,它们的和为正数,积也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一正一负 D.符号不能确定
4.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小于零,和大于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符号相反 B.符号相反且绝对值相等
C.符号相反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D.符号相反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5. 计算下列各题:
(1) (-4)×(-7) (2)6×(-8)
(3) (4)(-25)× 16
(5)3 ×(-5)×(-7)× 4 (6)15 ×(-17)×(-19)×0
(7) (8)
6.a、b是什么有理数时,等式ab=|ab|成立.
7. 初一年级共10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以90分为标准,超过的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成绩如下:
请你算出这次考试的平均成绩.
人数
10
20
5
14
12
18
10
4
9
6
2
成绩
-1
+3
-2
+1
+10
+2
0
-7
+7
-9
-12
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精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精品学案设计,文件包含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导学案无答案doc、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导学案docx、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doc等3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指导,四基训练,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5 垂直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5 垂直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