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4单元 15. 白杨礼赞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716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4单元 15. 白杨礼赞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716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4单元 15. 白杨礼赞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716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4单元 15. 白杨礼赞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7162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4单元 15. 白杨礼赞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716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4单元 15. 白杨礼赞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7162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4单元 15. 白杨礼赞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7162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 第4单元 15. 白杨礼赞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7162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习题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习题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知能优化测验,综合技能提升,沈德鸿,清贫岁月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é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sǒng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jué( )强 sǒng( )立 婆娑( ) 虬( )枝(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该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旁逸斜出”中的“逸”的意思是( )A. 逃逸 B. 散失C. 超出 D. 安闲(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车上的乘客有的热情地聊着天,有的看着电子书,有的恹恹欲睡……B. 我喜欢无边无垠的大草原。C. 小明平时的数学成绩很差,这次考试竟然得了90分,真是妙手偶得啊。D. 广大人民群众坚强不屈,勇敢面对,积极行动,保护家园。
【点拨】“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故这个词语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3. 文学常识填空。《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作者茅盾,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等。
4. 八(1)班拟开展“关注绿化,珍爱绿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按要求完成练习。通 知定于本周五下午在本班举行“关注绿化,珍爱绿色”演讲比赛,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报名。此致敬礼八(1)班3月10日
①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②通知的内容有一处不具体,请提出修改意见。③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通知不应使用“此致 敬礼”,应删去。
应该交代清楚演讲比赛的具体时间。
语序不当,把“积极参与”和“踊跃报名”互换位置。
(2)下图是中国植树节节徽,你知道它的寓意吗?请至少写出两点。
示例:①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②“中国植树节”和“3. 12”,
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③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延伸连接形成一个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3)班级决定以植树节为契机,号召每位同学在植树节前后种植树,请你以班长的名义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25字以内)
示例:植树节到了,我们一起行动,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
5. 文中第二段写黄土高原的景色是否多余?为什么?
不多余,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做铺垫。
6. 本文在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之前,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什么写法?作用是什么?
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写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是从外表美的角度写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这样写突出了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等特点。
7. 第七段中,作者一连用了四个反问句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们是怎样逐步加深的?
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的三个“难道”,由浅入深依次点明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8. 第八段中,作者认为白杨树与北方的农民有哪些相似之处?
极普遍,不被人重视;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
9. 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处。倒不是我特别爱恋樱桃花,而是樱桃花谢后,树上挂满的樱桃让人怀恋。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51页第9-13题。
【点拨】 A. 【甲】处下文主要写“我”对樱桃的念想,盼望樱桃树早点结出果实,上文并没有提到樱桃花,所以该句放在此处与上下文内容不符。B. 【乙】处下文主要写樱桃花谢后,结的樱桃很好看。这里只是着重对樱桃花和樱桃进行了描写,在情感上并没有将二者进行对比的意思,所以该句放在此处不合语境。
C. 【丙】处主要写母亲对“我”的思念,及“我”对她的思念之情的理解。该句放在此处与上下文内容不符。D. 【丁】处上文主要写相比于夏、秋、冬季,“我”更渴望春天的到来,春天满院飘香的樱桃花也是一道风景。在这里作者情感上渴望春天,不仅是因为樱桃花的美,更是因为樱桃花谢后,就是满树的果实。
10. 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表格空缺处填写与母亲相关的内容。
G 母亲买了一棵樱桃树栽种在小院里
母亲看到樱桃成熟格外想念在外工作的“我”【条】
【点拨】通读全文可知“新院刚落成”出现在文中的第②段,由“母亲欢天喜地地去集市购买了一棵樱桃树,把它种在小院里”可概括出“母亲买了一棵樱桃树栽种在小院里”;文中关于母亲用樱桃招待客人出现在第④段,本段开头的“清贫岁月里”即时间;“‘我’大学毕业后”对应文章第⑤段,由“每年回乡探亲,与母亲聊起她当年亲手栽下的樱桃树,她总说,樱桃红了时,就格外想念在外工作的我”可得出第三处答案“母亲看到樱桃成熟格外想念在外工作的‘我’”。用简洁语言概括即可。
11. 按要求赏析句子。微风一吹,樱桃花随风飘舞,如雪纷,如蝶舞,整个院落成了樱桃花的世界。(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Y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樱桃花随风飘舞比作大雪纷飞和蝴蝶飞舞【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樱桃花轻盈飘舞的美丽景象【容】。抒发了作者对樱桃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
【点拨】由“樱桃花随风飘舞,如雪纷,如蝶舞”可知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樱桃花随风漫天飞舞的美丽景象。从句子中的“如雪纷,如蝶舞”可体会出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樱桃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2.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G ①乐观【条】。从父亲说樱桃树很难栽活,母亲却仍然喜滋滋地栽树的事件中可看出【理】。②热情、好客【条】。从母亲用稀少的樱桃作为招待上宾的美味可以看出【理】。③善良、大方【条】。从母亲不吝啬樱桃,将红透的樱桃给村里的孩子们吃可以看出【理】 。
【点拨】第②段中“父亲说,这很难栽活的,可母亲喜滋滋地说,咱家人气旺,人旺树也旺,能栽活的”体现了母亲的“乐观”;第④段中“清贫岁月里,樱桃难觅,母亲用小盅盛得三四,作为招待上宾的美味”体现了母亲的“热情、好客”;第④段中“母亲摘了些红透的樱桃,晾在藤条编的箩筐里,见孩子们来便招呼他们尝几颗红樱桃。
说是乡里乡亲都是一个庄的人,吃几颗樱桃不算啥,大家都来尝尝……一棵樱桃树,繁衍成数棵,为街坊邻里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体现了母亲的“善良、大方”。只要能从文章中找出合理的依据体现出母亲的形象特点即可。
★13.“在当年似乎并没有多吸引我的樱桃树”“在今天却成了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两个说法矛盾吗?为什么会产生后一个说法?
G 不矛盾。当年“我”认为樱桃树很平凡,只是一种很普通的树。而现在樱桃树却成了“我”怀念故乡、怀念母亲的情感寄托。【理】
【点拨】作者借怀念樱桃树委婉地传达出对故乡、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由此可知,樱桃树已经成为远离故土的作者怀念故乡、怀念母亲的情感寄托。
14. 对于莲,作者为什么说“最懂她的,千年以前的宋人周敦颐是也”?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52页第14-18题。
①造访东林寺时,正值寺内池塘莲花盛开,他便诗兴大发;②挖爱莲池,常于池畔赏花品茶;③身居官场的周敦颐,像莲一样不媚俗,不贪慕,不追名,不逐利;④建濂溪书院和爱莲堂,写下《爱莲说》。【条】
【点拨】首先要锁定第③段,然后从周敦颐所做的能体现他爱莲的事中提炼信息要点。
15. 请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点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结构上,“天下莲花品性大同”承上,“以一颗清丽澄明之心去亲近,何必千山万水?”启下。内容上,自然引出下文到鼓山寺赏莲。
X 起过渡的作用【结构】。由上文对莲花品性的介绍,自然过渡到下文到鼓山寺赏莲【内容】。
16. 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是( )处。最美好的灵魂留给最懂得的人,最为值得。A. 【甲】B. 【乙】C. 【丙】D. 【丁】
【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语境,反复推敲。“最美好的灵魂留给最懂得的人,最为值得。”这句话很显然是一个总括句。最懂莲的人是谁呢?自然是周敦颐。所以,所给句子放在【甲】处最合适。
17.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1)那一刻,我仿若池里一尾红鱼,游动在绿的叶、粉的花之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Y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荷池里的一尾红鱼【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荷池中的莲花带给自己的心灵愉悦【容】,表达了对莲花由衷的喜爱之情【情】。
【点拨】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然后分析其作用,最后点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暮色四合,檐下莲花灯渐次亮起,古琴幽远,洞箫低沉,诗人们用各自的声音把一行行诗句擦得雪亮。(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运用环境描写【形】,渲染了一种恬静、幽雅的氛围【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情】。
▲18. 本文主要采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点拨】解答此题,注意结合全文内容来分析。围绕莲心“藏在最深处,坐看云起时”分析即可。
X 本文通过对莲心的描写,赞美了那些豁达淡然,不张扬,坚守自我,耐得住寂寞,懂得在生活的洪流里烦躁难耐时品尝生活的滋味的人。【内容】
19. 请选取你熟悉的事物(梅、柳、草等),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150字左右。
【思路点拨】运用象征手法时,我们要注意:首先要选取自己熟悉的事物作为写作对象;其次要紧紧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致描写;最后充分挖掘事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如“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习题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崇敬和赞美,黄土高原的景色,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白杨树象征的意义,赞美白杨树,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5白杨礼赞第1课时优秀课件pptx、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5白杨礼赞第2课时优秀课件pptx、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5白杨礼赞优质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习题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课内知识优化练,课外阅读拓展练,语文素养专项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