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第2章 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2021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第2章 8 多用电表的原理 9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2021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2章 10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2021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2章 11 简单的逻辑电路--2021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2章 实验: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2021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2章 章末复习课--2021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设计,共11页。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电流表和电压表
1.表头
小量程的电流表,符号为G。
2.表头的三个参数
满偏电流Ig、_满偏电压Ug、内阻Rg,根据欧姆定律,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是Ug=IgRg。
3.改装
(1)电压表改装:测量较大的电压时,将表头上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就改装成了电压表。
(2)电流表改装:测量较大的电流时,将表头上并联一个较小的电阻,就改装成了量程较大的电流表。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任意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电路中任意电阻。(√)
(3)并联电路中某电阻变大时,总电阻减小。(×)
(4)若将分压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
(5)若将分流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两端改装成电流表后,分流电阻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相等。(√)
2.(多选)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的原理是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
B.改装成电压表后,原电流表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也随着变大了
C.改装后原电流表自身的电阻也增大了
D.改装后使用时,加在原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不变
AD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原理是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故A正确;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后Rg、Ig、Ug均不变,故B、C错误,D正确。]
3.(多选)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B.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 V
ABC [电路中电流I=eq \f(U1,R1)=eq \f(6,10) A=0.6 A;R2阻值为R2=eq \f(U2,I)=eq \f(12,0.6) Ω=20 Ω,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I(R1+R2+R3)=21 V;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IR3=0.6×5 V=3 V。]
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
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配关系
(1)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推导:在串联电路中,由于U1=I1R1,U2=I2R2,U3=I3R3…Un=InRn,I=I1=I2=…=In,所以有
eq \f(U1,R1)=eq \f(U2,R2)=…=eq \f(Un,Rn)=eq \f(U,R总)=I。
(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
推导:在并联电路中,U1=I1R1,U2=I2R2,U3=I3R3…Un=InRn,U1=U2=…=Un,所以有I1R1=I2R2=…=InRn=I总R总=U。
【例1】 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所示。R1=8 Ω,R2=4 Ω,R3=6 Ω,R4=3 Ω。
(1)求a、d之间的总电阻;
(2)如果把42 V的电压加在a、d两端,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思路点拨:(1)分清四个电阻的串、并联关系。
(2)流过R3和R4的电流与其电阻值成反比。
[解析] (1)由题图可知Rcd=eq \f(R3R4,R3+R4)=eq \f(6×3,6+3) Ω=2 Ω。
故Rad=R1+R2+Rcd=8 Ω+4 Ω+2 Ω=14 Ω。
(2)由欧姆定律知I=eq \f(U,Rad)=eq \f(42,14) A=3 A,
即为通过R1、R2的电流。
设通过R3、R4的电流分别为I3、I4,
则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得I3R3=I4R4;
又I3+I4=3 A,解得I3=1 A,I4=2 A。
[答案] 见解析
上例中,如果将1 A的电流通过a、d电路,则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a、d之间的总电压是多少?
提示:由U1=IR1=8 V
U2=IR2=4 V
U3=U4=IRcd=2 V
Uad=U1+U2+U3=14 V。
解决简单混联电路的方法
(1)准确地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准确地利用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特点。
(3)灵活地选用恰当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1.如图所示电路,R1=2 Ω,R2=3 Ω,R3=4 Ω。
(1)如果已知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3 A,则干路电流多大?
(2)如果已知干路电流I=3 A,则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多大?
思路点拨:(1)干路中的电流等于流过三个电阻中的电流之和。
(2)R1、R2、R3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3)根据干路电流和总电阻可求出A、B间电压。
[解析] (1)由欧姆定律得R1两端的电压
U1=I1R1=3×2 V=6 V
R1、R2、R3并联,三者两端电压应相等,即U1=U2=U3
R2中的电流为I2=eq \f(U2,R2)=eq \f(6,3) A=2 A
R3中的电流为I3=eq \f(U3,R3)=eq \f(6,4) A=1.5 A
干路中的电流为I=I1+I2+I3=6.5 A。
(2)设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则
eq \f(1,R)=eq \f(1,R1)+eq \f(1,R2)+eq \f(1,R3)
所以R=eq \f(12,13) Ω
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IR=3×eq \f(12,13) V=eq \f(36,13) V
电流分别为I1=eq \f(U,R1)=eq \f(\b\lc\(\rc\)(\a\vs4\al\c1(\f(36,13))),2) A≈1.38 A
I2=eq \f(U,R2)=eq \f(\b\lc\(\rc\)(\a\vs4\al\c1(\f(36,13))),3) A≈0.92 A
I3=eq \f(U,R3)=eq \f(\b\lc\(\rc\)(\a\vs4\al\c1(\f(36,13))),4) A≈0.69 A。
[答案] (1)6.5 A (2)1.38 A 0.92 A 0.69 A
1.电表的改装分析
把电流表或电压表接入电路时,对原电路会产生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很小并可以忽略时,电流表或电压表就可以看成理想电表,即认为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穷大。
2.电表的校对
按图所示的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校对。校对时注意搞清楚改装后电表刻度盘每一小格表示多大的数值。
(1)测电压时,电压表由于并联在电路中,使整个电路的电阻减小,内阻越大,测量时对电路的影响越小。
(2)测电流时,电流表由于串联在电路中,使整个电路的电阻增大,内阻越小,测量时对电路的影响越小。
【例2】 有一电流表G,内阻Rg=100 Ω,满偏电流Ig=1 mA。
(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解析] (1)由题意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压
Ug=IgRg=0.1 V
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当达到满偏时,分压电阻R的分压
UR=U-Ug=2.9 V
所以分压电阻R=eq \f(UR,Ig)=eq \f(2.9,0.001) Ω=2 900 Ω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RV=Rg+R=3 000 Ω。
(2)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当达到满偏时,分流电阻R的分流
IR=I-Ig=0.599 A
所以分流电阻R=eq \f(Ug,IR)≈0.167 Ω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A=eq \f(RgR,Rg+R)≈0.167 Ω。
[答案] (1)2 900 Ω 3 000 Ω (2)0.167 Ω 0.167 Ω
电表改装问题的两点提醒
(1)无论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特征量Ug、Ig、Rg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g并不改变。
(2)电表改装的问题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问题,只要把表头G看成一个电阻Rg即可,切记通过表头的满偏电流Ig是不变的。
(3)改装后的电压表的表盘上显示的是表头和分压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改装后的电流表表盘上显示的是通过表头和分流电阻的总电流。
2.一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其刻度盘如图所示,若此电流表的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其阻值等于该电流表内阻的一半,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电流表,则图示的刻度盘上的一个小格表示多少安培?
[解析] 设该表内阻为Rg,并联电阻值为eq \f(Rg,2)的分流电阻后,分流电阻承担的电流为
IR=eq \f(IgRg,\f(Rg,2))=eq \f(0.6,\f(1,2)) A=1.2 A
所以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为
I=IR+Ig=(1.2+0.6) A=1.8 A
所以每一个小格表示I0=eq \f(1.8,30) A=0.06 A。
[答案] 0.06 A
1.电流表的两种接法
2.选择内、外接的常用方法
(1)直接比较法:适用于Rx、RA、RV的大小大致可以估计,当Rx≫RA时,采用内接法,当Rx≪RV时,采用外接法,即大电阻用内接法,小电阻用外接法。
(2)公式计算法:
当Rx>eq \r(RARV)(或eq \f(Rx,RA)>eq \f(RV,Rx))时,用内接法,
当Rx当Rx=eq \r(RARV)时,两种接法效果相同。
(3)试触法:如图所示,把电压表的接线端分别接b、c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的分流对电路影响大,应选用内接法,若电压表的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对电路影响大,所以应选外接法。
【例3】 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x的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电阻Rx:范围在5~8 Ω,额定电流0.45 A
B.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0.2 Ω)
C.电流表A2:量程0~3 A(内阻0.05 Ω)
D.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3 kΩ)
E.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15 kΩ)
F.滑动变阻器R:0~100 Ω
G.蓄电池:电动势12 V
H.导线,开关
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并保证器材安全,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并画出电路图。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1)根据Rx的额定电流选电流表量程。
(2)根据Rx两端最大电压值选电压表量程。
(3)由Rx、RV、RA的大小关系选内外接法。
(4)根据Rx与变阻器的阻值关系选分压限流接法。
[解析] 待测电阻Rx的额定电流为0.45 A,应选电流表A1,额定电压Umax=0.45×8 V=3.6 V,应选电压表V1;由于eq \r(RVRA)=eq \r(3000×0.2)=eq \r(600) Ω,Rx[答案] A1 V1 见解析图
3.用伏安法测电阻,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若所用电压表内阻为5 000 Ω,电流表内阻为0.5 Ω。
甲 乙
(1)当测量100 Ω左右的电阻时,宜采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电路。
(2)现采用乙电路测量某电阻的阻值时,两电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0.5 A,则此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Ω,真实值为________Ω。
[解析] (1)eq \r(RARV)=eq \r(5 000×0.5) Ω=50 Ω(2)如果采用乙电路,则有:
R测=eq \f(U,I)=eq \f(10,0.5) Ω=20 Ω,
eq \f(U,Rx)+eq \f(U,RV)=I
解得Rx=20.1 Ω。
[答案] (1)甲 (2)20 20.1
1.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是I1∶I2∶I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1∶R2∶R3为( )
A.1∶2∶3 B.3∶2∶1
C.2∶3∶6 D.6∶3∶2
D [由欧姆定律有R=eq \f(U,I),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所以有R1∶R2∶R3=eq \f(1,I1)∶eq \f(1,I2)∶eq \f(1,I3)=eq \f(1,1)∶eq \f(1,2)∶eq \f(1,3)=6∶3∶2。]
2.如图所示,R2=R4,理想电压表V1的示数为70 V,理想电压表V2的示数为50 V,则A、B间的电压为( )
A.140 V B.120 V
C.100 V D.无法计算
B [理想电压表所在支路不通,则题图所示电路是四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和。因为R2=R4,所以电压表V2相当于测的是R3和R4两端的电压之和,即A、B间的电压为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则A、B间的电压为50 V+70 V=120 V,选项B正确。]
3.伏安法测电阻的接法有如图中甲、乙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两种接法完全等效
B.按甲图接法,测量结果偏小
C.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大,按甲图接法误差较小
D.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小,按甲图接法误差较小
C [甲为内接法,适合R≫RA,乙为外接法,适合R≪RV,由两种接法的特点可知,A、B、D错误,C正确。]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各处电流相等:
I=I1=I2=…=In_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
电流之和:
I=I1+I2+…+In_
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U=U1+U2+…+Un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Un
总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R1+R2+…+Rn
总电阻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eq \f(1,R)=eq \f(1,R1)+eq \f(1,R2)+…+eq \f(1,Rn)
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
不
同
点
n个相同电阻R串联,总电阻R总=nR
n个相同电阻R并联,总电阻R总=eq \f(R,n)
R总大于任一电阻阻值
R总小于任一电阻阻值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大电阻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相同点
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
小量程的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V
小量程的表头G改装成电流表A
内部电路
R的作用
分压
分流
扩大量
程计算
U=Ig(R+Rg)
R=eq \f(U,Ig)-Rg=(n-1)Rg
其中n=eq \f(U,Ug)=eq \f(U,IgRg)
IgRg=(I-Ig)R
R=eq \f(IgRg,I-Ig)=eq \f(Rg,n-1)
其中n=eq \f(I,Ig)
电表的
总内阻
RV=Rg+R
RA=eq \f(RRg,R+Rg)
伏安法测电阻
内接法
外接法
电路
误差分析
电压表示数UV=UR+UA>UR,
电流表示数IA=IR,
R测=eq \f(UV,IA)>eq \f(UR,IR)=R真
电压表示数UV=UR,
电流表示数IA=IR+IV>IR,
R测=eq \f(UV,IA)误差来源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两种电路选择
条件
R越大UR越接近UV,R测越接近R真,该电路适合测大电阻R≫RA
R越小,IR越接近IA,R测越接近R真,该电路适合测小电阻R≪RV
课 堂 小 结
知 识 脉 络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路计算。
2.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原理与电路。
3.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内接与外接的判断及误差分析。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电流表和电压表
1.表头
小量程的电流表,符号为G。
2.表头的三个参数
满偏电流Ig、_满偏电压Ug、内阻Rg,根据欧姆定律,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是Ug=IgRg。
3.改装
(1)电压表改装:测量较大的电压时,将表头上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就改装成了电压表。
(2)电流表改装:测量较大的电流时,将表头上并联一个较小的电阻,就改装成了量程较大的电流表。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任意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电路中任意电阻。(√)
(3)并联电路中某电阻变大时,总电阻减小。(×)
(4)若将分压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
(5)若将分流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两端改装成电流表后,分流电阻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相等。(√)
2.(多选)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的原理是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
B.改装成电压表后,原电流表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也随着变大了
C.改装后原电流表自身的电阻也增大了
D.改装后使用时,加在原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不变
AD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原理是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故A正确;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后Rg、Ig、Ug均不变,故B、C错误,D正确。]
3.(多选)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B.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 V
ABC [电路中电流I=eq \f(U1,R1)=eq \f(6,10) A=0.6 A;R2阻值为R2=eq \f(U2,I)=eq \f(12,0.6) Ω=20 Ω,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I(R1+R2+R3)=21 V;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IR3=0.6×5 V=3 V。]
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
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配关系
(1)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推导:在串联电路中,由于U1=I1R1,U2=I2R2,U3=I3R3…Un=InRn,I=I1=I2=…=In,所以有
eq \f(U1,R1)=eq \f(U2,R2)=…=eq \f(Un,Rn)=eq \f(U,R总)=I。
(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
推导:在并联电路中,U1=I1R1,U2=I2R2,U3=I3R3…Un=InRn,U1=U2=…=Un,所以有I1R1=I2R2=…=InRn=I总R总=U。
【例1】 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所示。R1=8 Ω,R2=4 Ω,R3=6 Ω,R4=3 Ω。
(1)求a、d之间的总电阻;
(2)如果把42 V的电压加在a、d两端,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思路点拨:(1)分清四个电阻的串、并联关系。
(2)流过R3和R4的电流与其电阻值成反比。
[解析] (1)由题图可知Rcd=eq \f(R3R4,R3+R4)=eq \f(6×3,6+3) Ω=2 Ω。
故Rad=R1+R2+Rcd=8 Ω+4 Ω+2 Ω=14 Ω。
(2)由欧姆定律知I=eq \f(U,Rad)=eq \f(42,14) A=3 A,
即为通过R1、R2的电流。
设通过R3、R4的电流分别为I3、I4,
则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得I3R3=I4R4;
又I3+I4=3 A,解得I3=1 A,I4=2 A。
[答案] 见解析
上例中,如果将1 A的电流通过a、d电路,则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a、d之间的总电压是多少?
提示:由U1=IR1=8 V
U2=IR2=4 V
U3=U4=IRcd=2 V
Uad=U1+U2+U3=14 V。
解决简单混联电路的方法
(1)准确地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准确地利用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特点。
(3)灵活地选用恰当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1.如图所示电路,R1=2 Ω,R2=3 Ω,R3=4 Ω。
(1)如果已知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3 A,则干路电流多大?
(2)如果已知干路电流I=3 A,则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多大?
思路点拨:(1)干路中的电流等于流过三个电阻中的电流之和。
(2)R1、R2、R3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3)根据干路电流和总电阻可求出A、B间电压。
[解析] (1)由欧姆定律得R1两端的电压
U1=I1R1=3×2 V=6 V
R1、R2、R3并联,三者两端电压应相等,即U1=U2=U3
R2中的电流为I2=eq \f(U2,R2)=eq \f(6,3) A=2 A
R3中的电流为I3=eq \f(U3,R3)=eq \f(6,4) A=1.5 A
干路中的电流为I=I1+I2+I3=6.5 A。
(2)设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则
eq \f(1,R)=eq \f(1,R1)+eq \f(1,R2)+eq \f(1,R3)
所以R=eq \f(12,13) Ω
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IR=3×eq \f(12,13) V=eq \f(36,13) V
电流分别为I1=eq \f(U,R1)=eq \f(\b\lc\(\rc\)(\a\vs4\al\c1(\f(36,13))),2) A≈1.38 A
I2=eq \f(U,R2)=eq \f(\b\lc\(\rc\)(\a\vs4\al\c1(\f(36,13))),3) A≈0.92 A
I3=eq \f(U,R3)=eq \f(\b\lc\(\rc\)(\a\vs4\al\c1(\f(36,13))),4) A≈0.69 A。
[答案] (1)6.5 A (2)1.38 A 0.92 A 0.69 A
1.电表的改装分析
把电流表或电压表接入电路时,对原电路会产生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很小并可以忽略时,电流表或电压表就可以看成理想电表,即认为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穷大。
2.电表的校对
按图所示的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校对。校对时注意搞清楚改装后电表刻度盘每一小格表示多大的数值。
(1)测电压时,电压表由于并联在电路中,使整个电路的电阻减小,内阻越大,测量时对电路的影响越小。
(2)测电流时,电流表由于串联在电路中,使整个电路的电阻增大,内阻越小,测量时对电路的影响越小。
【例2】 有一电流表G,内阻Rg=100 Ω,满偏电流Ig=1 mA。
(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解析] (1)由题意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压
Ug=IgRg=0.1 V
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当达到满偏时,分压电阻R的分压
UR=U-Ug=2.9 V
所以分压电阻R=eq \f(UR,Ig)=eq \f(2.9,0.001) Ω=2 900 Ω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RV=Rg+R=3 000 Ω。
(2)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当达到满偏时,分流电阻R的分流
IR=I-Ig=0.599 A
所以分流电阻R=eq \f(Ug,IR)≈0.167 Ω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A=eq \f(RgR,Rg+R)≈0.167 Ω。
[答案] (1)2 900 Ω 3 000 Ω (2)0.167 Ω 0.167 Ω
电表改装问题的两点提醒
(1)无论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特征量Ug、Ig、Rg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g并不改变。
(2)电表改装的问题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问题,只要把表头G看成一个电阻Rg即可,切记通过表头的满偏电流Ig是不变的。
(3)改装后的电压表的表盘上显示的是表头和分压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改装后的电流表表盘上显示的是通过表头和分流电阻的总电流。
2.一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其刻度盘如图所示,若此电流表的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其阻值等于该电流表内阻的一半,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电流表,则图示的刻度盘上的一个小格表示多少安培?
[解析] 设该表内阻为Rg,并联电阻值为eq \f(Rg,2)的分流电阻后,分流电阻承担的电流为
IR=eq \f(IgRg,\f(Rg,2))=eq \f(0.6,\f(1,2)) A=1.2 A
所以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为
I=IR+Ig=(1.2+0.6) A=1.8 A
所以每一个小格表示I0=eq \f(1.8,30) A=0.06 A。
[答案] 0.06 A
1.电流表的两种接法
2.选择内、外接的常用方法
(1)直接比较法:适用于Rx、RA、RV的大小大致可以估计,当Rx≫RA时,采用内接法,当Rx≪RV时,采用外接法,即大电阻用内接法,小电阻用外接法。
(2)公式计算法:
当Rx>eq \r(RARV)(或eq \f(Rx,RA)>eq \f(RV,Rx))时,用内接法,
当Rx
(3)试触法:如图所示,把电压表的接线端分别接b、c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的分流对电路影响大,应选用内接法,若电压表的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对电路影响大,所以应选外接法。
【例3】 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x的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电阻Rx:范围在5~8 Ω,额定电流0.45 A
B.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0.2 Ω)
C.电流表A2:量程0~3 A(内阻0.05 Ω)
D.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3 kΩ)
E.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15 kΩ)
F.滑动变阻器R:0~100 Ω
G.蓄电池:电动势12 V
H.导线,开关
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并保证器材安全,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并画出电路图。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1)根据Rx的额定电流选电流表量程。
(2)根据Rx两端最大电压值选电压表量程。
(3)由Rx、RV、RA的大小关系选内外接法。
(4)根据Rx与变阻器的阻值关系选分压限流接法。
[解析] 待测电阻Rx的额定电流为0.45 A,应选电流表A1,额定电压Umax=0.45×8 V=3.6 V,应选电压表V1;由于eq \r(RVRA)=eq \r(3000×0.2)=eq \r(600) Ω,Rx
3.用伏安法测电阻,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若所用电压表内阻为5 000 Ω,电流表内阻为0.5 Ω。
甲 乙
(1)当测量100 Ω左右的电阻时,宜采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电路。
(2)现采用乙电路测量某电阻的阻值时,两电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0.5 A,则此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Ω,真实值为________Ω。
[解析] (1)eq \r(RARV)=eq \r(5 000×0.5) Ω=50 Ω
R测=eq \f(U,I)=eq \f(10,0.5) Ω=20 Ω,
eq \f(U,Rx)+eq \f(U,RV)=I
解得Rx=20.1 Ω。
[答案] (1)甲 (2)20 20.1
1.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是I1∶I2∶I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1∶R2∶R3为( )
A.1∶2∶3 B.3∶2∶1
C.2∶3∶6 D.6∶3∶2
D [由欧姆定律有R=eq \f(U,I),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所以有R1∶R2∶R3=eq \f(1,I1)∶eq \f(1,I2)∶eq \f(1,I3)=eq \f(1,1)∶eq \f(1,2)∶eq \f(1,3)=6∶3∶2。]
2.如图所示,R2=R4,理想电压表V1的示数为70 V,理想电压表V2的示数为50 V,则A、B间的电压为( )
A.140 V B.120 V
C.100 V D.无法计算
B [理想电压表所在支路不通,则题图所示电路是四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和。因为R2=R4,所以电压表V2相当于测的是R3和R4两端的电压之和,即A、B间的电压为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则A、B间的电压为50 V+70 V=120 V,选项B正确。]
3.伏安法测电阻的接法有如图中甲、乙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两种接法完全等效
B.按甲图接法,测量结果偏小
C.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大,按甲图接法误差较小
D.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小,按甲图接法误差较小
C [甲为内接法,适合R≫RA,乙为外接法,适合R≪RV,由两种接法的特点可知,A、B、D错误,C正确。]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各处电流相等:
I=I1=I2=…=In_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
电流之和:
I=I1+I2+…+In_
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U=U1+U2+…+Un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Un
总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R1+R2+…+Rn
总电阻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eq \f(1,R)=eq \f(1,R1)+eq \f(1,R2)+…+eq \f(1,Rn)
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
不
同
点
n个相同电阻R串联,总电阻R总=nR
n个相同电阻R并联,总电阻R总=eq \f(R,n)
R总大于任一电阻阻值
R总小于任一电阻阻值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大电阻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相同点
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
小量程的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V
小量程的表头G改装成电流表A
内部电路
R的作用
分压
分流
扩大量
程计算
U=Ig(R+Rg)
R=eq \f(U,Ig)-Rg=(n-1)Rg
其中n=eq \f(U,Ug)=eq \f(U,IgRg)
IgRg=(I-Ig)R
R=eq \f(IgRg,I-Ig)=eq \f(Rg,n-1)
其中n=eq \f(I,Ig)
电表的
总内阻
RV=Rg+R
RA=eq \f(RRg,R+Rg)
伏安法测电阻
内接法
外接法
电路
误差分析
电压表示数UV=UR+UA>UR,
电流表示数IA=IR,
R测=eq \f(UV,IA)>eq \f(UR,IR)=R真
电压表示数UV=UR,
电流表示数IA=IR+IV>IR,
R测=eq \f(UV,IA)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两种电路选择
条件
R越大UR越接近UV,R测越接近R真,该电路适合测大电阻R≫RA
R越小,IR越接近IA,R测越接近R真,该电路适合测小电阻R≪RV
课 堂 小 结
知 识 脉 络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路计算。
2.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原理与电路。
3.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内接与外接的判断及误差分析。
相关学案
物理选修32 电动势导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选修32 电动势导学案,共8页。
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章 静电场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章 静电场综合与测试学案,共7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导学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