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a 40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 )A.纸的质量好 B.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C.保存方法得当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等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是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3.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60是一种化合物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C.N60属于单质 D.N60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CO使人中毒 B.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5.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6.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D.点燃7.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8.下列气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9.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炽热的炭层C.澄清石灰水 D.灼热的氧化铜10.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11.下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有下列变化:甲→乙→丙,能满足这个变化的甲是( ) A.C B.H2 C.CO D.Cu 13.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环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A.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D.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14. 将N2、CO、CO2 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15.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不活泼的 D.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6.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 )A.用蒸馏水冲洗 B.用钢丝刷刷洗 C.用稀盐酸洗涤 D.用热水冲洗17.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18. 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温度太低 B.试管口倾斜了C.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D.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19. 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 )A.X是CO,Y是CO2 B.X是CO2,Y是COC.X是O2,Y是CO2 D.X是O2,Y是CO20.“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 )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B.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下表中。)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二、填空题: 21.(1)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溶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1)已知:如果丙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丁是红色固体,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丙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丁是红色固体,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 23.(1)取一个吹足气的小气球,放在烧杯或小塑料桶里,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一会儿,小气球就乖乖上浮,悬在烧杯中央(如图)。这是为什么? 。(2)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①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 ,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②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③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 。 24.(1)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②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③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2)如左图,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点燃蜡烛,用玻璃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观察到蜡烛 ,原因是 。在这个实验中还观察到 ,原因是 。25.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中国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1)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3)近几年清明节兴起了网上祭奠和鲜花祭奠等“无纸化祭奠”,你对这种祭奠方式的看法是 ;(4) 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 三、计算题:26.(10分)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解)。实验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物质的质量/g第1次105.5第2次103第3次101.6第4次10m(1)第4次剩余物质的质量m= g(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第六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下表中。)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CCBABDABCDAACBDBB二、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6分21.(1)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有气泡产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 + CO2 = CaCO3↓ + H2O 。(2)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红 色,化学方程式为: CO2 + H2O = H2CO3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变为 紫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 H2 + CuO H2O + Cu23.(1) 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使小气球受到的浮力增大,且气球内空气的重量和气球的重量,等于气球在二氧化碳气体中所受的浮力,所以气球能上浮且悬在烧杯中央。(2) ① 6 ②C ③降低了CO2(或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4分24.(1)①塑料瓶变瘪。②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③二氧化碳可溶于水。(2)观察到蜡烛 逐渐熄灭,原因是 蜡烛燃烧,消耗钟罩内的氧气,蜡烛因缺氧而熄灭。在这个实验中还观察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钟罩内液面升高 ,原因是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使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把液体压入玻璃钟罩内 。25. (1)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业上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答一条即可);光合作用(2)② (3)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四、本题包括1小题(10分)26.解:(1)前三次加入盐酸,样品消耗的质量分别为2.5、 2.5、 1.4,而每次加的盐酸的量相同,由此可见第三次加入盐酸后,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所以m=1.6g(2)由(1)只,碳酸钙的质量为8g-1.6g=6.4g6.4g/8g=80%(3)由于只有前两次盐酸完全反应,所以算盐酸的质量可以用第一次或前两次按照第一次算:{注意~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比为1:2} 所以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73 8g-5.5g x100/(8g-5.5g)=73/x 解得x=1.825g 所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10*100%=18.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