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1物体位置的确定 同步教案 教案 19 次下载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2平面直角坐标系 同步教案 教案 21 次下载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6.2一次函数教案 同步教案 教案 21 次下载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6.3一次函数的图像 同步教案 教案 25 次下载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同步教案 教案 19 次下载
苏科版6.1 函数教案设计
展开第1节 《函数》教学设计
课题:§ 函数
一、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常量与变量,对变量间互相依存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变量间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理解的很肤浅,也缺乏理论高度,另外本章在认知方式和思维深度上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活动经验基础:在学生在第一节学习常量与变量中,接触了大量的生活实例,体会了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普遍性,感受到了学习变量关系的必要性,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和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作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变量的值相应的会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3)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函数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2)能主动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函数概念,以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2)会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作函数。
教学难点: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成函数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见过弹簧秤吗?使用过吗?你们打过吊针吗?在上面的情景中各个变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上常用函数来刻画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么函数是什么?用函数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你想了解这些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函数。(板书课题:§4.1函数)
(二)共同探究,构建模型
问题一:游乐园中的摩天轮(如左下图)
(1)如果你坐在摩天轮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右上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
(2)从图象上,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3)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
根据右上图进行填表:
t/分 | 0 | 1 | 2 | 3 | 4 | 5 | …… |
h/米 |
|
|
|
|
|
|
|
(首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然后相互交流。)
问题二:圆柱形物体的堆放层数与物体总数的关系
罐头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那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
填写下表:
层数n | 1 | 2 | 3 | 4 | 5 | … |
物体总数y |
|
|
|
|
| … |
问题三: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假如温度降低到–273℃,则气体的压强为零,因此,物理学中把–273℃作为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热力学温度T(K)与摄氏温度t(℃)之间有如下数量关系:T=t+273,T≥0.
①当t分别为-43℃,-27℃,0℃,18℃时,相应的热力学温度T是多少?
②给定一个大于-273℃的t值,你能求出相应的T值吗?
(由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学生板演,然后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订正。)
(三)议一议,形成概念
1、议一议
在上面我们研究了三个问题。下面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三个问题中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
(相同点是:这三个问题中都研究了两个变量。不同点是:在第一个问题中,是以图象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中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以关系式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的。)
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明确“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这一共性。
2、函数的概念
在上面各例中,都有两个变量,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归纳出函数概念后,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消化理解概念,并提出自己的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再提出:
(1)能指出上面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吗?
(2)你能举出生活中是函数的例子吗?
(3)你是怎样理解“确定”这两个字的含义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以后,教师点评。
理解函数概念应把握三点:
(1)一个变化过程;(2)两个变量;(3)对于一个变量的每一个值,另一个变量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即是一种对应关系。判断两个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就以这三点为依据。
3、想一想
上述问题中,自变量能取哪些值?
(问题1中t≥0;问题2中自变量n>0的整数;问题3中自变量t≥0.)
概念对于自变量在可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的值a,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称为当自变量等于a时的函数值。
(如:当t=-43时,T的值(230)叫做t=-43时的函数值。)
(四)操作演练,知识升华
1、指出下列变化关系中,哪些y是x的函数?那些不是?
①xy=2;②x2+y2=10;③x+y=5;④∣y∣=3x+1;⑤y=x2-4x+5
2、教材P77页 随堂练习
(五)归纳总结,加深理解
1、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2、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给定自变量的值,能相应地会求出函数的值。
3、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1)图象法;(2)表格法;(3)关系式(解析式或表达式)。
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6.1 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6.1 函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指导,预习作业,情境导入,新知探究,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6.1 函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1 函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当堂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6.1 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6.1 函数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创设,探索学习,归纳总结,练习巩固,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