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3.3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0768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3.3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0768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3.3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0768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同步测试含答案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课时作业,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情况下,白磷,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下列消防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3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发现: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冒出大量白烟;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下列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2.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是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 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D.将炭做成空心有利于充分燃烧3.下列情况下,白磷(着火点40℃)能发生燃烧的是( )A.白磷放入70℃的水中 B.白磷放入2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C.白磷放入7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D.白磷放入20℃的水中4.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下列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5.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A.减少酒精的挥发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7.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8.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9.下列消防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用打火机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B.电器设备起火用水扑灭 C.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 D.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0.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味,这时应该采用的应急措施是(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 B.打开所有的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C.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 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11.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蜡烛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 C.农家肥料的腐熟 D.食物的腐烂12.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燃爆后容器内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 D.硬纸板冲高后,热量散去,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1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A.盛装易燃、易爆物要牢固、密封,要在容器外壁上明显贴上警告标志 B.易燃、易爆物可以和其他物质混存,但要经常进行点火检查 C.存放易燃、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 D.在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14.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用过的金属饮料罐属于(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它垃圾15.图书馆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灭火器是(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消防水龙头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二.填空题(共4小题)16.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过一会儿,燃烧匙内火焰熄灭.接着立即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熄灭的红磷又复燃了.(1)请你分析红磷复燃的原因: ;(2)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洒水的原因是 .17.如图是物质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示意图,煤粉和木屑燃烧的顺序不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18.请根据灭火实例,填写对应的灭火原理实例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防止火蔓延,砍掉部分树木原理 19.(1)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2)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 (填编号)。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0.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 。(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中70℃热水的作用: 。21.小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制得的氧气来探究白磷燃烧的条件。(1)指出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2)乙中的白磷不燃烧,丙中的白磷燃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3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一)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发现: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冒出大量白烟;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下列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分析】A、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来考虑本题;B、根据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来考虑;C、根据水的作用考虑;D、根据燃烧的性质考虑.【解答】解:A、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水中没有氧气,故A说法正确;B、因为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原因是红磷的着火点高,所以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故B说法正确;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热量使白磷达到着火点,而是隔绝空气,故C说法正确;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2.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是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 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D.将炭做成空心有利于充分燃烧【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B.根据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来分析;C.根据着火点属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炭具有可燃性,故正确;B.炭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会生成一氧化碳,为了防止造成煤气中毒,要注意通风,故正确;C.着火点属于可燃物本身的属性,不能人为的降低或升高,故错误;D.将炭作出空心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燃烧,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以及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难度不大.3.下列情况下,白磷(着火点40℃)能发生燃烧的是( )A.白磷放入70℃的水中 B.白磷放入2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C.白磷放入7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D.白磷放入20℃的水中【分析】根据燃烧需要的条件可知,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时的着火点,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因白磷在水中,与氧气隔绝,则不会发生自燃,故A错误;B、因温度低于白磷的着火点40℃,则不会发生自燃,故B错误;C、因温度高于白磷的着火点40℃,且通入氧气,则能够发生自燃,故C正确;D、因温度低于白磷的着火点40℃,且与氧气隔绝,则不会自燃,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明确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及与氧气接触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着火点的认识和应用.4.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下列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分析】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要控制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中的白磷既没有与氧气接触,温度又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燃烧;②中的白磷虽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燃烧;③中的白磷虽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④中的白磷温度既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因此白磷燃烧,则②④两个实验对此可证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A.减少酒精的挥发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增大了酒精的挥发,而不是减少酒精的挥发,故选项错误。B.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提高或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C.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而不是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错误。D.酒精灯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将煤粉碎或做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①撤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降温到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也不对,因为没有隔绝空气,故错误;B、物质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着火点是不能改变的,故错误;C、很明显的不对,可燃物并没有消除,故错误;D、用嘴吹灭蜡烛,降低了温度,所以蜡烛熄,故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灭火的原理的对所给予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在解答时,应充分熟知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8.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由题意可知,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燃着的固体酒精,目的是隔绝氧气或空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9.下列消防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用打火机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B.电器设备起火用水扑灭 C.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 D.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分析】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化气具有可燃性,泄漏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不能用打火机点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C、室内着火,不能打开门窗通风,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D、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流动,可以降低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爆炸极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味,这时应该采用的应急措施是(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 B.打开所有的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C.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 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分析】A、根据汽油的溶解性判断.B、根据燃烧的条件和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判断.C、根据防患于末然的原则判断.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判断.【解答】解:A、汽油难溶于水,洒水不会溶解汽油蒸气,故A错误。B、打开车通风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它达不到着火点,严禁一切烟火可防止汽油的温度可燃达到着火点,疏散乘客能使乘客摆脱险境,故B正确。C、为防患于末然,在汽油还没有燃烧时要紧急疏散,而不是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故C错误。D、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说明车厢中有汽油蒸气,汽油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而开灯时可能产生电火花,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蜡烛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 C.农家肥料的腐熟 D.食物的腐烂【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剧烈氧化也叫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蜡烛的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A正确。B、动植物的呼吸,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B错。C、农家肥料的腐熟,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C错。D、食物腐烂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异同点,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不同点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12.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燃爆后容器内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 D.硬纸板冲高后,热量散去,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分析】根据已有的爆炸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据此解答.【解答】解:A、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故A正确;B、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故B正确;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燃爆,所以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故C错误;D、硬纸板冲高后,热量散去,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而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降低,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燃烧与爆炸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A.盛装易燃、易爆物要牢固、密封,要在容器外壁上明显贴上警告标志 B.易燃、易爆物可以和其他物质混存,但要经常进行点火检查 C.存放易燃、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 D.在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分析】根据爆炸的原理或发生的条件判断,爆炸是可燃性物质在有限的空间中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聚集不能散失,气体受热急剧膨胀造成的,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解答】解:A、盛装易燃、易爆物要牢固、密封,要在容器外壁上明显贴上警告标志,故A正确;B、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后的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所以不能点火检查,故B错误;C、存放易燃、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防止爆炸,故C正确;D、易燃、易爆物撞击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在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故D正确。故选:B。【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本题主要考查了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是否爆炸的内容.14.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用过的金属饮料罐属于(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它垃圾【分析】根据垃圾的类别进行分析判断,饮料罐为金属制品废弃物,属于可回收垃圾,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图中所示标志是可回收物标志,故选项正确。B、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图中所示标志是有害垃圾标志,故选项错误。C、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图中所示标志是厨房垃圾标志,故选项错误。D、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图中所示标志是其他垃圾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图书馆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灭火器是(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消防水龙头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分析】根据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解答本题.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解答】解:用来扑灭图书、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A、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溶液会损坏灭图书、精密仪器等,不适合用来扑灭图书、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故A错误。B、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气体吹出干粉来灭火,可以用来扑灭一般火灾,还可用于扑灭油,气等引起的火灾,不适合用来扑灭图书、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故B错误。C、水会损坏灭图书、精密仪器等,不适合用来扑灭图书、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故C错误。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精密仪器等火灾,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灭火器的原理和灭火器的种类及适用范围进行解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4小题)16.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过一会儿,燃烧匙内火焰熄灭.接着立即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熄灭的红磷又复燃了.(1)请你分析红磷复燃的原因: 红磷又接触到空气中氧气,且温度达到了红磷的着火点 ;(2)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洒水的原因是 继续洒水,可进一步降低温度,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防止重新燃烧 .【分析】(1)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过一会儿,燃烧匙内火焰熄灭.接着立即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熄灭的红磷又复燃了,是因为红磷又接触到空气中氧气,且温度达到了红磷的着火点,满足了燃烧的条件.(2)火灾基本扑灭后,可能存在暗火,继续洒水,可进一步降低温度,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防止重新燃烧.故答案为:(1)红磷又接触到空气中氧气,且温度达到了红磷的着火点;(2)继续洒水,可进一步降低温度,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防止重新燃烧.【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如图是物质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示意图,煤粉和木屑燃烧的顺序不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着火点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所以图2装置中木屑燃烧,是因为与空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煤粉是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8.请根据灭火实例,填写对应的灭火原理实例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防止火蔓延,砍掉部分树木原理 隔绝氧气(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用灯帽熄灭酒精灯,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蒸发时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防止火蔓延,砍掉部分树木,是通过移走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故答案为:隔绝氧气(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1)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 合理 ,请说明理由 CH4的密度比空气小,如果泄漏,房间的上部浓度更大。 ;(2)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 AB (填编号)。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分析】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解答】解:(1)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时,应该安装在上方。故答案为:合理;CH4的密度比空气小,如果泄漏,房间的上部浓度更大。(2)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电动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正确的做法是: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轻轻打开门窗通风。故答案为:A、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天然气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0.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 A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温度计的示数上升 。(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中70℃热水的作用: 使白磷B隔绝氧气,使白磷A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来考虑;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缺少氧气;锥形瓶中的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解答】解:锥形瓶中的白磷与红磷都与氧气接触,一个是白磷达到了着火点燃烧了,一个是红磷没达到着火点没有燃烧,所以验证条件是温度否达到着火点;锥形瓶中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但一个与氧气接触,一个在水下与氧气不接触,所以验证的条件是否与氧气接触,因此水的作用是使白磷B隔绝氧气,使白磷A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使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故答案为:(1)白磷A燃烧,产生白烟,温度计的示数上升;(2)使白磷B隔绝氧气,使白磷A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点评】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21.小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制得的氧气来探究白磷燃烧的条件。(1)指出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 。(2)乙中的白磷不燃烧,丙中的白磷燃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分析】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装置的错误,根据题中信息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解答】解:(1)装置中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不利于氧气的排出;故填: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 (2)乙和丙中的白磷都与氧气接触,但由于乙中的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因此乙中的白磷不燃烧,丙中的白磷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因此燃烧,说明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故填: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取装置及燃烧条件的探究,属于基础性的考查,难度不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精品第2课时课堂检测,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2课时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2课时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精品第1课时达标测试,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1课时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1课时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优秀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