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物理】压强浮力综合计算 教案

    【物理】压强浮力综合计算第1页
    【物理】压强浮力综合计算第2页
    【物理】压强浮力综合计算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压强浮力综合计算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压强浮力综合计算,共11页。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

    七嘴八舌说考情

    安徽说:

    压强、浮力是我们的必考知识,其中 2016-2018 年在计算与推导题中连续考查,

    主要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结合平衡法,阿基米德原理结合称重法,压力差法考查密

    度、压强、浮力综合计算.

    河北说:

    我们的情况是这样:在选择题中考查过 2 次压强、浮力相关判断及计算,在实验

    题中考查过利用浮力法测量物体密度,在计算题中考查过 1 次压强、浮力相关计

    算.

    云南说:

    压强、浮力综合题云南省卷 3 考,昆明卷 4 考,曲靖卷 2 考,主要以舰船、潜艇

    为背景,偶尔以容器和物块为背景,常考查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密度、压

    强的综合判断与计算.

    江西说:

    压强、浮力综合题在计算题中考查过 3 次,考查的背景有两种:一种是模型类(以容器和物块为背景),另一种是潜水艇类,考查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平衡法计算浮力及利用浮力的产生原因计算压力差或压强.山东说:


    我们是多地市,仅以烟台为例来说说:浮力为必考点,填空题中多结合物理模型

    进行考查,涉及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相关判断,计算题中常结合海上交通

    工具对压强、浮力相关计算综合考查.

    河南说:

    我们情况不一样,10 年内考查过 6 次,均考查压强、浮力相关判断,不涉及具

    体数值计算.常结合教材素材或物体浮沉模型进行考查,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它

    们的相关计算.


    说来说去还得练

    物体“漂浮”模型

    1.如图所示,我国首批 3000 吨级新型专业海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 22”顺利下

    水.这是我国首批专业海洋浮标作业船,具备全天候海上浮标作业的能力,适用

    于各类浮标、潜标和水下调查设备的海上布放、维护和回收.(ρ海水=1.0×103 kg/m3, g 取 10N/kg)试求:











    第1题图

    (1)“向阳红 22” 拖拽浮标在海上以 2.5m/s 的速度航行 2h,则船的航程为多少

    km;

    (2)此时船吃水深度为 2m,则“向阳红 22”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3)若将重 50t 的浮标放入水中,则浮标排开海水的体积.

    【推荐云南、江西、贵州三洲联考、广西南宁区域】

    解:( 1 )由题意可知 2.5 m/s=9 km/h ,则根据 v =
    s
    得出船的航程为

    t





    s = vt = 9km/h´2h = 18km

    (2)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可得“向阳红 22”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 = r海水 gh = 1.0 103 kg / m3 10N / kg 2m 2.0 104 Pa
    (3)由题意可得浮标漂浮



    在海面上,则其所受浮力大小等于所受的重力则



    F浮力 = G = 50 103kg 10N/kg = 5 105 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浮标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V排
    =
    F浮力
    =


    5´10
    5 N

    = 50m
    3

    ρ液 g
    1.0 10
    3 kg/m
    3
    10N /kg









    2.“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

    力称”.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 200


    g,底面积为 40 cm2,高度为 15 cm. 试求(g 取 10 N/kg)









    第2题图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该浮力称的零刻度线位置);(3)此时“浮力称”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

    (4)若将该玻璃杯改变为一柱形物体,并放在水平面上,如图乙所示.其密度为

    ,高为 h ,底面积为 S ,试证明:该柱形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 S 无关.

    【推荐河北、安徽、浙江杭州区域】

    解:(1)杯子的重量为

    G杯子 = mg = 0.2kg´10N/kg = 2N ;

    杯子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为

    F浮力 = G杯子 = 2N

    (2)设杯子浸入水中时,浸入的深度为 h ,则有 F浮力 = G排 = r gV = rShg ,解得

    h =
    F浮力
    =

    2N
    = 0.05m

    r gS
    1.0 103kg/m3 10N/kg 40 10 -4 m2



    (3)当往杯子内放被测量的


    物体时,若杯子下沉到水面刚好到杯口(水未进入杯子内),此时杯子下沉的深度为 h¢ = 15´10-2 m

    则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为

    F浮¢力 = r水 gSh = 1.0 103 kg/m3 10N/kg 40 10-4m2 15´10-2 m = 6N

    设能称量的最大值物体的重力为 Gmax ,则有

    Gmax = F浮¢力 - G杯子 = 6N - 2N = 4N

    则“浮力称”的称量物体最大的质量为


    m =
    G
    =

    4N
    = 0.4kg

    g
    10N/kg






    (4)证明:由题意可知柱形物体的质量为 m = rV = rSh

    由二力平衡和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柱形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F = G = mg = rShg

    p =
    F
    =
    rShg
    = r gh

    S
    S

    由固体压强公式可得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该柱形物体对地面

    的压强与底面积 S 无关.






    物体“悬浮”模型

    3.如图所示,一实心正方体铝块浸没在密度为 0.9´103 kg / m3 的油中,其质量为

    2.7 kg,上表面与液面相平行,上、下表面的深度分别为 h1 和 h2 ,且 2 h1 = h2 =

    20 cm.( g 取 10 N/kg)求:









    第3题图

    (1)铝块上表面处的液体压强;

    (2)若使铝块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还应使其在竖直方向受到一个多大的力;

    (3)若图中正方体是由密度为 3.6´103 kg/m3 的合金制成,且处悬浮状态,则该正方体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推荐安徽、云南昆明区域】

    解:(1)铝块上表面处的液体压强为

    p = r油 gh = 0.9 103 kg / m3 10N / kg 0.1m 900Pa

    (2)正方体铝块的边长为

    L = h2 - h1 = 20cm - 10cm = 10cm = 0.1m ,铝块受到的浮力为


    3
    10
    3
    kg / m
    3
    3
    9N 由于铝块的重力 G > F浮力 ,

    F浮力 = r油 gL = 0.9


    10N / kg (0.1m)


    则铝块还应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可得 G = F向上 + F浮力 ,所以需要施加的拉力
    F向上 = G - F浮力 = 2.7kg´10N/kg - 9N = 18N ;

    (3)由于要使空心正方体处于悬浮状态,所以
    V排 = V物,F浮力 = G¢
    ,空心正方体物



    块的重力G¢=F浮力=9N,设该正方体空心部分体积为V¢则有

    3
    3
    3
    3


    G = r合金g(L -V )= 3.6
    10 kg / m 10N/kg ([0.1m
    )-V ] =9 N,解得V ¢ = 7.5´10-4 m3 .

    物体“出水”模型

    4.有一个体积为 1 m3 的正方体静止在湖底,上表面离水面深为 h,如图甲所示,用拉力 F 将该正方体从湖水底竖直上拉,直到完全拉出水面,设正方体离开湖水面前后湖水深度不受影响,整个过程中正方体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 F 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正方体未露出水面前,拉力 F 对

    绳子的拉力为 1×104 N,不计绳重、绳与水的摩擦.( r水 = 1.0´103 kg / m3 ,g 取10/kg)试求:










    第4题图

    (1)正方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正方体的密度;

    (3)正方体完全拉出水面时,湖底受到水的压强.

    【推荐安徽、贵州三洲联考、四川绵阳、重庆区域】

    解:(1)正方体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V浸 = V物 = 1m3

    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力 = r水 gV排 = 1.0 103 kg / m3 10N/kg 1m3

    1´104 N


    (2)分析题图乙可知:正方体受到的重力为

    G物 = 3´104 N ,由 G = mg 可得

    m = G物 = 3´104 N = 3´103 kg
    物 g10N/kg


    则正方体的密度为

    r = m物 = 3´103 kg = 3´103 kg/m3
    物 V物1m3


    (3)由正方体体积 V=1m3,可得其边长 L=1m,分析题图像乙可知:正方体上升的速度为

    v =
    s
    =


    L

    =
    1m
    = 0.1m/s

    t
    (t
    2
    - t
    )
    40s - 30s










    1






    因整个过程中正方体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湖水深度为

    h水 = vt = 0.1m / s´40s = 4m

    因正方体离开湖水面前后湖水深度不受影响,则正方体完全拉出水面时,湖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p = r水 gh = 1.0 103 kg/m3 10N/kg 4m 4 104 Pa

    物体“入水”模型

    5.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 100 cm2 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

    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中装有 1000 g 的水.将一个重 3 N 的实心长方体 A 挂在

    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长方体 A 有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 2 N.

    (g 取 10N/kg)













    第5题图


    (1)此时,长方体 A 受到的浮力;

    (2)长方体 A 的体积;

    (3)当长方体 A 浸没在水中时(容器中的水并未溢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推荐北京、云南昆明、辽宁沈阳区域】

    解:(1)长方体 A 受到的浮力为

    F浮力 =GA-F示 =3N-2N=1N


    (3)由题意可知: F浮力 = r水 g 12 VA ,





    VA =
    2F浮力
    =







    所以长方体 A 的体积为

    r水 g








    2´1N


    = 2´10-4 m3
    = 200cm3

    1.0 103kg / m3
    10N/kg







    (3)容器中水的体积为

    V = m水 = 1000g3 = 1000cm3
    水 r水 1g / cm


    当长方体 A 浸没在水中时,水的深度为

    h = V水 +V物 = 1000cm3 + 200cm3 = 12cm = 0.12m
    水 S底100cm2


    则当长方体 A 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 = r水 gh水 = 1.0 103 10N/kg 0.12m 1200Pa

    “加水”模型

    6.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边长为 10 cm,质量为 2.7 kg 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 g 取 10 N/kg.试求:








    第6题图


    (1)物体密度;

    (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3)向容器中加入水至 8 cm 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多大?物体受到容器的支

    持力多大?(容器足够高,物体与容器底没有紧密接触)

    【推荐河北、安徽、云南昆明、重庆区域】

    解:(1)物体的体积为V = a3 = (10cm)3 = 1´10-3 m3

    r =
    m
    =

    2.7kg
    = 2.7´103 kg/m3


    1´10-3 m3

    则物体的密度为
    V




    (2) 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 = G物 = 2.7kg´10N/kg = 27 N ,

    物体与容器底的接触面积为

    S = a2 = (10cm)2 = 100cm2 = 1´10 -2 m2

    则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 =
    F
    =

    27N

    = 2.7´103 Pa




    1´10-2 m2




    S





    (3)由(1)可知物体的密度大于水,故不会漂浮.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 = r gh = 1.0 103 kg/m3 10N/kg 0.08m
    800Pa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 = Sh = 1 10-2 m2
    0.08m = 8 10-4 m3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力 = r水 gV排 = 1.0

    103kg/m3 10N/kg 8
    10-4 m3 = 8N
    则物体受到容器的支持力












    为 F支 = G物 - F浮力 = 27N-8N = 19N

    专家密招赶紧看

    一、压强、浮力综合计算解思路

    1. 分析题目中所给的相关信息,审题抓住浸入、浸没、装满、未装满、溢出、未溢出、漂浮、悬浮、上浮、下沉等关键词,转化为常见“漂浮”“悬浮”等物理模型;


    2. 确定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下选择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3.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是重力 G 、浮力 F浮 、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4. 写出各个力的关系:

    (1)漂浮类:若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根据二力平衡可知: F浮力 = G物 = G排 ,借

    此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2)浸没类:若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使其浸没在液体中,往往需要施加

    向下的压力(拉力),此时根据三力平衡可知: F浮力 = F压(拉)+G物 ;若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若使其不沉底,则需要对其施加向上的拉力,若物体已经沉底,

    则容器底部会对它施加向上支持力,此时根据三力平衡可知:F浮力 + F支(拉)= G物 ;若有几个物体连接在一起,可以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5. 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密度、重力的计算公式代入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相关量,解出未知量.

    二、压强的计算方法

    1. 固体压强计算

    p =
    F


    S 是压强的定义式,对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产生的压强都适应;

    (1)公式

    (2)受力面积 S 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并不一定是受力物体的表面积;(3) F 表示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且仅受重力和支持力时,压力 F 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G 的大小,但此时不能
    p =
    G

    p =
    F
    =
    G


    S ,而应先注明 F = G ,再写成
    S
    S .

    把公式直接写成



    2. 液体压强计算

    (1)用公式 p = r gh 计算液体压强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2)公式 p = r gh 中 h 的理解: h 是指从液面到该点竖直方向的距离.如图所示,

    图甲中 B 点的深度为 40cm,图乙中 C 点的深度为 50cm;











    (3)由公式 p = r gh 知,当 相同时, h 越大, p 越大;当 h 相同时, 越大,
    p 越大.

    三、浮力计算的方法

    (1)压力差法:已知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分别为 F上 、 F下 ,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F浮力 = F下 - F上 ;

    ( 2)阿基米德原理: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则物体所受浮力为

    F浮力 = G排 = r液 gV排 ;

    (3)称重法:已知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 G物 ,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 F示 ,则物体所受浮力为 F浮力 = G物 - F示 ;

    (4)平衡法:已知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此时,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向下的

    重力和向上的浮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所受浮力 F浮力 = G物 .

    相关教案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十章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十章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计划,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中考物理考点梳理第十章《压强与浮力》:

    这是一份2019年中考物理考点梳理第十章《压强与浮力》,共19页。

    第2节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

    这是一份第2节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