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重力势能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782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2重力势能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782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2重力势能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782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2重力势能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7821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2重力势能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7821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2重力势能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7821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2重力势能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7821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8.2重力势能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7821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高中人教版 (2019)2 重力势能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2 重力势能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新课导入,重力做的功,重力势能,WG=EP1-EP2,重力势能的“四性”,思考与讨论,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弹性势能,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3.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4.知道弹性势能的概念,知道弹性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
初中我们已经定性地学习了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处的位置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这一节我们来进一步定量地研究重力势能。你认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与地面高度为h1的位置A,竖直向下运动到高度为h2的位置B(图甲),这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WG=mgΔh=mgh1-mgh2
再看另一种情况。质量为m的物体仍然从上向下运动,高度由h1降为h2,但这次不是沿竖直方向,而是沿着一个斜面向下运动到B′,再水平运动到B(图乙)。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是l,在这一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WG=(mgcsθ)l=mgΔh=mgh1-mgh2
注意:B′沿水平方向运动到B的过程中,重力不做功。
物体沿曲面滑下时重力做的功
假设这个物体沿任一路径由高度是h1 的起点A,运动到高度是h2的终点B,如图。我们把整个路径分成许多很短的间隔AA1,A1A2,A2A3 ,…由于每一段都很小,因而都可以近似地看做一段倾斜的直线。设每段小斜线的高度差分别是∆h1,∆h2,∆h3 …则物体通过每段小斜线时重力所做的功分别为 mg∆h1,mg∆h2,mg∆h3, …
物体通过整个路径时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在每小段上所做的功的代数和,即
WG=mg∆h1+mg∆h2+mg∆h3+… =mg(∆h1+∆h2+∆h3+ …) =mgh =mgh1-mgh2
分析表明,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也就是说,只要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不变,不论物体沿什么路径运动,重力所做的功都相同。功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起点高度的乘积mgh1与跟终点高度的乘积mgh2两者之差。
WG=mgh1-mgh2
物体所受的重力mg与它所处位置的高度h的乘积 mgh,具有特殊的意义。
高度不同,数值不同;质量不同,数值不同;影响因素:高度、质量
定义:物体所受的重力mg与它所处位置的高度h的乘积mgh叫重力势能。
标量,单位是焦耳(J)
1J =1kg·m·s-2·m =1N·m
重力势能的改变和重力做功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标量性:重力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
相对性:选取不同的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其重力势能具有不同的数值,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绝对性:物体在两个高度不同的位置时,由于高度差一定,重力势能之差也是一定的,即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系统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如果没有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就不会有重力,也不存在重力势能,所以重力势能是这个系统共同具有的,平时所说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化的说法。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若重力做的功与路径有关,即对应于同样的起点和终点,重力对同一物体所做的功,随物体运动路径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还能把mgh叫做物体的重力势能吗?为什么?
分析:如果重力的功与路径有关,我们就不能把mgh叫做物体的重力势能了。
解:因为重力做功对应着重力势能的改变。当重力功与路径有关时则h不能与重力的位移相对应,不能称为重力势能。
1.为了比较势能的大小我们通常选一个参考面,处在参考面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0 ,参考面上方的物体的重力势能是正数,参考面下方的物体的重力势能是负数。
2.参考面的选取不影响重力势能的变化: EpB-EpA =-2mgh
1、参考面(0势能面)的选取是任意的。
2、选不同的参考面,物体的重力势能各不相同(相对),但对重力势能的变化没有影响(绝对)。
3、通常选地面为参考面。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
①相对性:弹簧处于原长时为零势能点。
②系统性:弹性势能是整个系统所具有的。
4.弹性势能的产生原因(1)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2)各部分间的弹力作用5.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从弹力做功的角度考虑)(1)弹簧的形变量l(形变量是指拉伸或压缩的变化量)。因为形变量越大,用力越大,做功越多。(2)弹簧的劲度系数k。拉伸相同的长度,不同弹簧的“软硬”不一样,做功不一样。
6.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定性关系(1)弹力做负功时,弹性势能增大,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弹性势能.(2)弹力做正功时,弹性势能减小,弹性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7.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定量关系: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式为W弹=-ΔEp=Ep1-Ep2.
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的区别
重力势能是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的。
势能也叫位能与相互作用的物体的相对位置有关。
弹性势能是由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决定的。
1、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共同具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②在同一高度,将同一物体以v0向不同方向抛出,落地时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③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④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定为零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2、关于弹簧的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弹簧变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增大B.当弹簧变短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变小C.在拉伸长度相同时,k越大的弹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D.弹性势能是弹簧和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所共有的思路引导:明确弹性势能大小的变化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弹性势能与劲度系数k有关,还与形变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2 重力势能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力做的功,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弹性势能,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2 重力势能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Epmg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2 重力势能获奖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力做的功,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弹性势能,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