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文坛可谓是异彩纷呈,涌现了许多文学大师,请选出这些大师与国籍对应正确的一组:( )
A. 法国的左拉、莫泊桑, B. 英国的哈代、契诃夫 C. 美国的马克?吐温、雨果。
2.下列字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竹石:长在岩石中的竹子 B. 磨:消磨 C. 坚劲:坚定强劲
3.球是什么做的?( )
A. 气球 B. 火红鹤 C. 刺猬
4.将名言警句填入下列情境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小李同学的同桌爱学习,为人热情,但是常常答应别人的事却不能兑现。就要小学毕业了,小李选择了一句名言 , 送给同桌。
A.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D.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5.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混乱(hùn) 刨(páo)虫子
B. 潺潺(chán) 鸡冠(guàn)
C. 障碍(zhàng) 无济于事(jǐ)
6.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航海 荒岛 帐篷 援救 B. 恐俱 忧伤 制造 介意
C. 连想 防御 缘故 远眺 D. 仪器 历害 缺乏 隔绝
7.读下面的句子,停顿恰当的句子是( )。
A.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 思援/弓缴/而/射之。 C. 使/弈秋/诲二人弈。
8.“馂(jùn)”这个字的意思最可能是( )。
A. 险峻的高山 B. 古代的区县 C. 俊俏的人儿 D. 吃剩的食物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 B.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C. 托米非常高傲地瞧了她--眼。 D.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10.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缘故 攀缘 B. 解释 解除 C. 缺乏 缺少 D. 新闻 闻所未闻
二、填空题(共10题;共20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东:________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________
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________
问其故。 故:________
12.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瞟见________(piāo piǎo) 溺 ________(nì ruò)爱 叮叮当当 ________(dāng dàng)
话匣 ________(xiá jiá)子 汤匙 ________(shi chí) 钥匙 ________(yào shi yào chí)
祈祷 ________(qí qǐ) 哀悼 ________(dào diào) 渲染 ________(xuān xuàn)
13.按要求写词语。
奄奄一息(AABC式):________ ________
热气腾腾(ABCC式):________ ________
重重叠叠(AABB式):________ ________
14.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畏惧—________ 凄凉—________ 简陋—________ 野蛮—________
淡忘—________ 缺乏—________ 消失—________ 无济于事—________
乌合之众—________ 喧嚣—________ 锋利—________
聚精会神—________ 得意扬扬—________
15.我知道划线字的正确解释。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 ________
②这场比赛,他们以少胜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________
③不用管他,让他说去。________
16.填空。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是英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代表作品。小说按照鲁滨逊历险的________顺序记叙,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情,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的梗概是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突出了鲁滨孙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2)《骑鹅旅行记》讲述了________的故事。从鸡、猫、牛对尼尔斯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来尼尔斯原来是个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要和小动物们________。
(3)《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讲述了________的事情。
18.我能快速完成。
郑重________
用________尽
________晒________淋
恐惧________
19.按古诗内容填空。
(1)《石灰吟》是________朝________写的。吟,古代诗歌________的一种名称。
(2)《竹石》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两诗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3)《夏日绝句》是________女词人________的传世佳作。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________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________屈辱偷生,表现了诗人________情怀。
20.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追根求________ 司空见________ 见________知著
无独有________ 鄙夷不________ ________而不舍
有的年轻人总爱思考如何才能取得科学领域的重大发明,却往往对身边________的事物________。殊不知,他们忽略的________的能力和 ________的精神同等重要。
三、语言表达(共3题;共20分)
21.缩句。
①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
②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
22.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②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23.你最近读了哪些名著?向大家推荐一本名著,并说出推荐的理由。
读过的名著:________
推荐的名著:________
推荐的理由: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0分)
24.课内阅读运用。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阁振三:“你认识他吗?'
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
(作者:李星华)
(1)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____来比喻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敌人派出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只为了抓 ________,表现出他们的心虚。
(4)找出与课文中“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用“________”画出来。
(5)从李大钊被捕时的过程看,敌人是心虚的、残暴的,主要表现在:
①语言上: ________。
②人数上: ________。
③神态上:________。
25.课外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 ______(luò là)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______(祈求 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 ______(mò méi)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______(坚强 坚定)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1)找出括号里不恰当的音节和词语。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内容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的断断续续
(3)读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①“他焦急地看看天”是因为:________
②“又看看我”是因为:________
(4)“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这一句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
A.轻快高亢
B.低沉缓慢
(5)短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2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土月饼”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到来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土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了香喷喷的芝麻。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做的馅就露出来了,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吃的时候,一只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连掉下来的渣都一点点舔掉。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糯米,经过淘洗,再把白花花的糯米铺在一个大筛子里,然后不停地搅动、翻转,以便尽快去除水分,直到水汽完全蒸发掉,这才拿到磨坊去磨成米粉。米粉带回家,母亲先把米粉倒进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地把包着馅料的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模子上有五个圆形的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我们把双手洗净,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米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了,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美味无比!
⑧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
(1)用简洁的文字补全文中母亲做月饼的工序。
买糯米→淘洗糯米→________→做米饼→________→捏雏形→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一些语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请用心读下面的句子,分别从用词、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①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从用词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②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3) 短文写的是“母亲的‘土月饼”’,而第①③段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单位发的月饼”与“那时候的月饼”,这是为什么?
(4) 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五、写作题(共1题;共10分)
27.请以“如果_______________”为题,编写一个科幻故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我有一个背包飞行器”“时光能够倒流”“我成了一名科学家”“人类不得不移居月球”……然后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注意把故事编写得生动具体一些,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C
5.【答案】 A
6.【答案】 A
7.【答案】 B
8.【答案】 D
9.【答案】 D
10.【答案】 C
二、填空题
11.【答案】 向东;离;热水;原因
12.【答案】 piǎo;nì;dāng;xiá;chí;yàoshi;qí;dào;xuàn
13.【答案】 滔滔不绝;恋恋不舍;烈日炎炎;春雨绵绵;郁郁葱葱;慌慌张张
14.【答案】 勇敢;繁华;豪华;文明;牢记;富足;出现;卓有成效;精英之师;安静;滞钝;心不在焉;垂头丧气
15.【答案】 认为;离;用;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
16.【答案】 丹尼尔·笛福;时间;“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不畏艰险;机智顽强;积极乐观
17.【答案】 (1)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
(2)尼尔斯变成了小矮人,无意中被大雄鹅带着飞向天空;爱作弄小动物的人;和谐相处
(3)同学们去山上野营,汤姆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东迷路后返回家中
18.【答案】其事;之不;日;雨;万分
19.【答案】 (1)明;于谦;体裁
(2)清;郑燮;托物言志
(3)宋;李清照;项羽;南宋统治者;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
20.【答案】 源;惯;微;偶;屑;锲;司空见惯;鄙夷不屑;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三、语言表达
21.【答案】 ①我住在城里。②表放在桌子上。
22.【答案】 ①我怎么能不爱听这表的声音。②他这么说,怎么能不增加表的神秘。
23.【答案】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英国;《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告诉我们要不畏艰险、乐观向上。
四、现代文阅读
24.【答案】 (1)“ ! ? ” , ,“ , , !”
(2)比喻;魔鬼;宪兵、侦探、警察;对凶恶残忍的敌人的憎恨
(3)宪兵;侦探;警察;父亲
(4)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5)①不要放走一个!;②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③像一群魔鬼似的。
25.【答案】 (1)luò;祈求;méi;坚定
(2)C
(3)“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说明天色暗下来,夜晚快要来临了;②“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说明“我”体力不支,走不动了
(4)B
(5)从短文中描写“他”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个乐于助人、不怕牺牲、忠于革命的人。
26.【答案】 (1)磨成米粉;裹馅料;打模;蒸烤
(2)①“萦绕”“钻进”“咽着”等词运用了细节描写,衬托出母亲做的月饼的美味以及“我”对母亲做的月饼的喜爱。②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叫(生竺焰的跳动,衬托了作者高兴、期待的心情。
(3)用单位发的月饼、那时候的月饼和母亲做的“土月饼”作对比,突出母亲做的月饼的好吃,表达对母亲做的土月饼的怀念,并通过写小时候吃月饼的往事引出下文母亲为“我”做月饼的情景。
(4)首尾呼应,同时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母亲做的“土月饼”的怀念之情。
五、写作题
27.【答案】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3,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习作百花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4,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习作百花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习作百花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