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 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0829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 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0829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 教学设计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0829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晋教版七年级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教案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学生回答,问题呈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认识地球面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等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 识记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 指导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概念,掌握经纬度和半球划分的方法; 学会运用地球仪或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例如,根据经纬度和经纬网判断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和半球位置。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例如,在海边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呢?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例如,能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通过绘制经纬线图,掌握经纬线的特点,理解经纬网的概念。通过标注经纬度体会经纬度变化的规律,培养识图、读图和绘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地理位置,感受地理在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离不开地理知识,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教学方法】读图法、讲授法、比较法【导入】晴朗的白天,我们能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事什么样子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地球面貌。【板书】1.1认识地球面貌【展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中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球形/球体。【承转】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在古代确是一个难解的迷。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读教材第1至第2页的文字及第3页的“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1.说出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盘,地方如棋盘”的说法?3.为什么麦哲伦环球航行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4.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能给你带来什么启示?5.我们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能给人以启发。想一想,站在海边的人,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呢?6.想一想,你能从我们生活中找到一些例子说明地球是球体吗?7.结合教材第3页的“信息传递”,说出地球的形状。【问题呈现】1.说出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的直觉阶段到推测到目睹到“麦哲伦环球航海路线”的实践证明阶段。2.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盘,地方如棋盘”的说法?人们从直觉和想象出发,来描述地球的形状。3.为什么麦哲伦环球航行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最终回到了原点。4.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能给你带来什么启示?科学技术、敢于质疑、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探索。我们在学习中也需要这种精神。5.我们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能给人以启发。想一想,站在海边的人,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呢?因为地球是球体。6.想一想,你能从我们生活中找到一些例子说明地球是球体吗?月食时地球的影子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远望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地表是有一定弧度的,远处的物体就会被遮挡,①处的男孩能够看到的范围是AB, 但是当他升到②处时,他所能看到的范围是CD,看到的范围更大,所以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天际线呈弧形(1)天际线是指天地相连的交界线,它是地球轮廓。(2)图中显示天际线有一定的弧度,证明地球是球形体。7.结合教材第3页的“信息传递”,说出地球的形状。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形状为球体。【板书】一.地球的形状: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达标检测】一、填空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 、 、 和 的漫长过程。2.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3.地球的形状是 。二、选择题1.下列同学所吟诵的诗句中,能证明地球形状的是( C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B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D.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图片展示】从图中体会地球的大小:在太阳系中找到地球,并观察对比地球的大小。 【承转】这是太阳系示意图,同学们观察地球的大小,该如何描述呢?如果把地球的体积看作“1”,对比木星和水星的体积大小。那我们到底该如何表述地球的大小呢?【板书】二.地球的大小结合教材第3页和第1段和图1.6,请用图中所给的数据信息,描述地球的大小。【板书】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长:4万千米【合作学习】读下图,根据计算结果感知地球的大小,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如果给地球做一件衣服,需要准备的布料面积最小应为( ) A.6371万平方千米 B.4万平方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51万平方千米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心出发到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6371千米 B.地球体积约为5.1亿立方千米 C.从北京市出发绕地球一周约为4万千米D.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二、填图题在方框内用数据填注地球的大小。【承转】地球如此之大,我们该如何对我们生存的家园进行研究呢?【学生回答】地球仪对,我们发明了地球仪。【板书】三. 地球仪(模型)【提问】地球仪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模型。【提问】那地球仪是规则球体还是不规则球体呢?【学生回答】规则球体【提问】课时地球是不规则球体,那为什么她的模型确是规则球体呢?【学生回答】地球半径是6371千米,按一定比例缩小后,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地球仪为规则球体。【教师展示地球仪】这就是地球仪。北极点——地球上最北的点,指向北极星;南极点——地球上最南的点。地球仪在围绕地轴转动,这个轴就是地轴。地轴链接南北极点,且过地心。【板书】 北极点:地球上最北的点; 南极点:地球上最南的点。 地轴:地球自转所围绕的轴,假想轴,连接南北极点,过地心。【承转】请同学们拿出桔子,找出北极点、南极点。地球仪上有很多的横线和竖线,我们把横线叫纬线,把竖线叫经线。(但这种表述只是简单表述)请在桔子上画出赤道,用黑色笔。且同时思考,赤道是最大的圆周,赤道是经线还是纬线?【学生回答】纬线【展示】同学们画的赤道。【承转】再用红色的笔任意画一条纬线。且同时思考并填写课本第7页的表格。【提问】 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所有的纬线都一样长吗?有什么规律? 纬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3.纬线形状:圆长度:不相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指示方向:东西方向(相对东西)纬线相互关系:平行【提问】这样的纬线可以画多少条?【学生回答】无数条【承转】条数太多,我们该如何区分呢?我们需要给它们命名。我们以赤道为界,赤道为0°纬线,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到90°,北极点为90°N,南极点为90°S。为什么用N?North。为什么用S?South。我们以北半球为例,将北半球三等分,即30°N,60°N纬线,这两条纬线很重要。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我们以南半球为例,画出特殊纬线,南回归线23.5°S,南极圈线66.5°S。不论是30°、60°、23.5°、66.5°,在另外一个半球都存在,它们关于赤道对称。我们学习了一些特殊纬线。0°纬线即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30°、60°纬线是低纬、中纬、高纬的分界线。23.5°、66.5°是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强调】 读纬度一定要加南北纬,如40°N,30°S。书写时,N、S写在度数之后,0°赤道不加N、S。请同学们在桔子上画出两条经线,同时思考,并填写7页表格。 经线的定义 经线的形状 经线的长度 经线指示的方向 所有经线的关系 经线和纬线的关系【板书】 经线:形状:半圆长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所有经线相交南北极点经线和纬线垂直【提问】像这样的经线,我们可以画多少条?【承转】无数条经线的话困惑又出现了,不知道该如何画,所有我们要给经线、纬线命名,即经度。如果要你现在给经线命名,0°经线,你该怎么命名呀?太原,对,英国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它们以穿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所有的经线围一圈的话,是多少度?360°。可是我们还想让我们自己是中心,所以就会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向西各到180°,且这两条180°经线重合。向东到180°的经线为东经度,向西到180°的经线为西经度。我们来剥桔子,剥一个0°经线,假设剥走一瓣桔子,这个角度大约为45°,故下一条经线为45°,接着剥,90°、180°。大家发现,0°和180°的经线在一个平面上,所以0°和180°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我们把0°和180°经线称为相对经线。像这样的相对经线可以有很多对,他有一对需要我们特殊关注,那就是20°W和160°E,它两也是相对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相对经线的规律,我们发现了X+Y=180°。如果我们将纬线想成一样长,地球会是一个圆柱。黑板上的圆点是以180°经线做分割的。关于0°经线的对称,那我现在以0°经线分割也可以做出关于180°经线的对称。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为东经,度数↓为西经。请两位同学将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画到图上。【例题分析】 1.读图1.14,说出北京的经纬度。①在图中找到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 ②画出北京所在的纬线,读出纬度40°N。③在图中找到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④画出北京所在的经线,读出经度116°E。2.在图1.14中标注马德里(约40°N,4.0°W)的位置。①在图中找到赤道。 ②根据纬度排列规律读出纬度40°N,在图中画出40°N纬线。③在图中找到本初子午线。④根据经度排列规律读出经度4.0°W,在图中画出4.0°W经线。⑤40°N纬线和4.0°W经线交会处就是马德里的位置。【问题探究】想想看,下图中的渔民可能获救吗?小丽对酒泉位置的表述正确吗?为什么?【达标检测】一、填空题1.在地球上0°经线和0°纬线的交点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长度都相等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地球仪上纬线有180条4.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经线和0°纬线 B.0°经线和180°经线 C.20°W经线和160°E经线 D.20°E经线和160°W经线二、读图题1.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写相应的地理事物名称:地轴、南极、北极、赤道、经线、纬线。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南纬(S)和北纬(N)的范围。⑵填写各条纬线的度数。① 、② 、③ 、④ 、⑤ 。⑶说出纬度的排列规律。3.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东经(E)和西经(W)的范围。⑵说出经度的排列规律。 ⑶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经纬度。A. 、B. 、 C. 。 ⑷三点中,属于北半球的点是 ,属于南半球的点是 。⑸经纬网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拓展】 在理想状态下,从地球表面某一点乘坐飞机一直向北飞,你推测飞机能飞回原点吗,为什么?【答案提示】飞机不能飞回原点。因为在北极点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南,飞机飞到北极点后,继续向前都是朝着南方飞行,所以飞机不能飞回原点。2.结合已学知识,制作简易地球仪。①在球体(如乒乓球)上确定南北极点。 ②根据教材第5页图1.8绘制。③绘制经线:0°、180°、20°W、160°E。④绘制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为什么没有采用0°经线与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这是因为0°经线与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欧洲和西非。如果用它来划分东西半球,则英国、法国、西班牙及西非一些国家会分处东西两个半球。同时,部分传统欧洲国家如葡萄牙会被完全划入西半球。这与历史习惯不相符,会给生活、生产带来很多的不便。 因此,国际上习惯以西经20°经线与东经16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在日常生活中,经纬网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你能举例说明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晋教版4.4气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
这是一份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3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晋教版七年级上册2.1认识地图教案及反思,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