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2节 硫的转化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2节 硫的转化学案设计,共4页。
3.2.2硫酸 酸雨及其防治
1.掌握硫酸性质及应用。
2.知道酸雨形成原因。
3.了解酸雨防治措施。
1.硫酸化学性质。
2.酸雨形成原因。
1.如何稀释浓硫酸?
2.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该如何处理?
3.稀硫酸化学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①该实验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
②.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③.浸碱面团的作用是 。
④.能否用此装置制取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⑤.含硫物质表现出哪些性质?
⑥.冷的浓硫酸为什么能用铁质或铝质容器储存?
2.浓硫酸脱水性
在烧杯中放入蔗糖,加几滴水,搅拌均匀后,加一定量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蔗糖逐渐变黑, 。
说明:浓硫酸表现出 、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按水的元素组成质量比脱去纸屑、棉花所含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使这些有机化合物 。
3.浓硫酸干燥性
下列可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 )
①H2 ②SO2 ③H2S ④Cl2 ⑤NH3 ⑥HCl ⑦CO2 ⑧HBr ⑨CO
A.①②④⑥⑧⑨ B.①②④⑥⑦⑨
C.①②④⑥⑦⑧ D.全部
4.①什么是酸雨?
②硫酸型酸雨形成原因?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如何转化成硫酸的?请预测转化路径,并说明依据。
③酸雨危害?
④酸雨防治?
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燃烧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②臭氧的体积分数越大的空气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③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④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等,严重污染大气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脱水性)
3.浓硫酸与下列物质作用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①红热的木炭 ②H2S气体 ③Cu ④FeO ⑤NH3 ⑥使木材炭化 ⑦CuSO4·5H2O ⑧对铁、铝的钝化
A.③④ B.①②⑤⑧
C.①②③④⑦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4.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的铜丝可控制SO2生成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有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变化
5.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示如下:
含硫燃料eq \(――→,\s\up7(O2),\s\d5(反应①))Aeq \(――→,\s\up7(O2),\s\d5(反应②))Beq \(――→,\s\up7(H2O),\s\d5(反应③))硫酸
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三个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标号)。
(3)SO2中硫元素显+4价,它可能降低到0价,利用这一性质可在工厂的烟道气中通入合适的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除去SO2,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4)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表:
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
1.D 2.B 3.A 4.D
5.(1)SO2 SO3 (2)③ (3)还原剂
(4)2H2SO3+O2===2H2SO4测试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2节 硫的转化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2讲 硫酸、酸雨及防治 学案(含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硫的转化学案设计,文件包含322硫酸及其酸雨-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322硫酸及其酸雨-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