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1 光的折射优质导学案
展开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本章实验题课堂过关检测
实验题
1.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为显微镜的_______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则在不调整水滴与箭头的距离的情况下,应该把水滴变_______(填“厚”或“薄”),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
(3)透过凸透镜观察小水滴,要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______________,并且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2. 我国有一个寓言叫作“坐井观天”,意思是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只能看到一片很小的天空.在学习了光的折射知识之后,小明就想,井里灌满水时会不会对青蛙的视野产生影响呢?于是他在课后对此进行了探究.
实验过程:
(1)他取一个圆柱形_______(填“不锈钢杯”或“透明玻璃杯”),在杯底放置一个点光源当作青蛙的眼睛,在杯子的上方放置一张半透明纸片,用来记录光斑的大小,如图甲所示.
(2)在杯中倒满水,在杯子的上方放置一张半透明纸片,记录光斑的大小,如图乙所示.
分析和论证:
通过比较甲、乙两图的光斑范围,可以观察到图_______中的光斑较大,他所得出的结论是:井里灌满水时_______(填“会”或“不会”)对青蛙的视野产生影响,青蛙的视野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实验评估与讨论:
(3)实验过程中,用点光源取代了青蛙的眼睛,在本实验中,还有一个类似的做法是用_______取代了_______.
(4)该实验结论可以用我们所学习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来解释.
3.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向空水槽,在O处形成一光斑.
(1)在向水槽逐渐加水的过程中,光斑将__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静止不动”).加满水后,使激光束正对O点竖直射入水中,光斑将落在________(填“O点左侧”“O点右侧”或“O点上”).
(2)为了显示光在水面上方空气中的传播路径,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为了显示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槽加水后,水槽底看上去变________(填“浅”或“深”)了.
4. 某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基础设问】
(1)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应在光线较_______(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将蜡烛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调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cm.
(4)调整各元件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当各元件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①此时物距是_______cm,像距是_______cm,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实像.生活中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至30cm处时,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移至_______cm处,此时成_______(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实像.
③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红将蜡烛移至35cm处时应将光屏向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可以成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④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至45cm处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______________(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_______(填“虚”或“实”)像,应从_______(填“光屏”或“蜡烛”)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这个像.
(5)若将图丙中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呈现______________(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像,此时成像特点符合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6))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逐渐变短,此时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_移动,为了能让烛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和光屏向_______调节.(均填“上”或“下”)
【能力设问】
(7)在图丙的实验中,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凹透镜,则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如图丁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9)在图丙的实验中,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__(填“大”或“小”)了,由此可推断出更换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此透镜的焦距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透镜.
【拓展设问】
(10)在图丙的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__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烛焰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11)在图丙实验中,小红保持凸透镜在50cm位置处不变,当蜡烛移动到39cm位置处时,发现在凸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清晰的像,请你判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戊所示,若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再将剩余部分靠拢放在一起,蜡烛在P点时将成_______个像.
(13)同组的小景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
(2)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__________(选填“OA”或“OB”);此时激光经过水面反射时的反射角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选填“α”“β”或“γ”)。
【变式延伸】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儿烟雾,上面的做法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1 光的折射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1 光的折射导学案,共4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学案及答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