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1.3地球的自转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0887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1.3地球的自转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0887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1.4地球的公转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1.2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2.3地图的应用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2.1地图基本要素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初中地理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
展开《地球的自转》教案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地球的自转》是七年级科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教材是学生在小学对静态地球和九大行星饶日运动的初步基础上,继续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以及由此体验太阳东升西落和昼夜更替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的绕日运动做好准备。
2、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了有关地球的常识,但是在建立的空间运动概念上还处于朦胧想象阶段。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具备建立两个参照系的空间思维能力,要使学生建立清晰而抽象的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就要运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具体模型来说明和演示。
3.环境分析
本节课在教室内利用ppt课件和实验器材进行教学,由于教室光线较亮,因此模拟地球昼夜现象的实验效果可能不佳,需要通过多媒体动画进行实验过程再现。由于是在其他学校进行借班上课,师生之间是陌生的,此外还有许多听课老师,可能学生比较拘束,对调动课堂气氛不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能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利用模型进行实验建立地球运动的抽象的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了解地球、探索宇宙的兴趣,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四、学习难点
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
五、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讨论、表演
六、教学资源
电脑 投影仪 地球仪 手电 硬纸板 灯泡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课前欣赏】地球自转和公转影片
【引入】
教师:先考同学们一个文学问题。
多媒体展示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教师:有谁知道这是谁的诗句?
学生:毛泽东
教师:毛主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相当于速度为1667千米/小时,你能做到吗?
学生:能做到(或做不到)
老师:我们人人都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学生惊讶),因为地球在不停的自转,我们一起随着地球在转动。
引出课题:地球的自转
【新课教学】
教师:我们平时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怎么好像太阳绕着地球转呢?
学生:实际是在自转,我们已地球为参照物,感觉太阳在绕地球转。
教师:下面我们来动手做一做,揭开太阳东升西落的原由.
学生分组实验:地球的自转实验(教师说明实验的要求并辅导)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结论:地球是在自西向东转
视频:地球的自转方向
思考:1.假如有一天你乘着“神舟”飞船飞临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上空 ,你会有什么发现?
2.还有那些现象是由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引起的?
学生回答:(学生可以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情况)
动画展示转动情况
教师:最近一段时间,全世界的华人都在关注一件事情——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全球华人空前团结,为祖国加油,为北京加油!
多媒体展示:旧金山火炬传递图片
教师:4月9日,奥运圣火在美国旧金山传递,我们却还在梦乡当中,为什么同在地球上,美国是白天,而中国是黑夜呢?
学生:因为地球有昼夜现像(由学生说出)
教师:宇宙中的天体都有昼夜现象吗?
学生思考或讨论后回答:太阳
演示实验:假如地球是透明的。(对照实验)
1、用手电筒照亮圆底烧瓶,现象:烧瓶背光面也是亮的。
2、用手电筒光照射涂黑处理的烧瓶,现象:烧瓶的背光面是暗的(教师边演示边说明背光照射到的一面是昼半球,照不到的一面就是夜半球)
教师:可见,地球产生昼夜现像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动画:地球昼夜现象模拟实验
卫星照片展示昼夜现象,思考假如地球忽然停止自转,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给生命的成长提供条件.
教师:还好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地球自转使昼夜交替.
演示实验:地球昼夜交替实验
1、点燃蜡烛,地球仪静止。
教师:地球不转,也形成昼夜现象
2、点燃蜡烛,中国对着蜡烛,让地球仪自西向东转一周
教师:中国从白天到黑夜,又到白天,形成昼夜交替。
多媒体动画展示:昼夜交替的产生
教师: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
学生:24小时
图片:昼夜交替瞬间景象,找到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配合课件:学生说出晨昏线,以及晨线和昏线的概念。
看图回答:你能识别图中晨昏线吗?
学生回答。
【课堂小结】
汇报表演:假如你是地球,你如何向天外来宾介绍你的自转情况呢?
【课堂延伸】
展示口号:了解地球,保护地球。
教师:关于地球的知识,同学们可以到我的博克http://blog.sina.com.cn/ndahgq。
[学习反馈]
1.在地球仪找一找,哪个国家位于我国的背面?现在我们正在教室里学习,那个国家中的大多数人正在干什么?
2.根据图4-3回答:图中A.B.C.D四地,处在晨昏线上的是 ,
处在深夜的是 ,
处在中午的是 。
3、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
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北端始终 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
A、自转 B、公转
C、不发光,不透明 D、地轴是斜的
初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及反思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学习过程,学生回答,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