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3课时)-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0892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3课时)-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0892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3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渗透转化思想.
【要点梳理】
1.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 这个数的 。
2.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
减法意义的理解:两数相减,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被减数不一定大于减数.
【问题探究】
知识点1. 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考试中常与其他运算结合,出现的比较多.
计算:(+)-(-)-(+)
【解析】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必须把减号改成加号,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解:原式=
知识点2.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简单应用:
(1)比-10℃低5℃的温度是 ;
(2)比0小3的数是 ;
(3) 比-8大4;
(4)-8比 大4;
(5)( )+(+3)=-2.
【解析】(1)即求-10与5的差;(2)即求0与3的差;(3)即求-8与-4的差;(4)即求-8与4的差;(5)即求-2与+3的差.
解:
【变式】求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1)表示数10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3)表示数-1的点与表示数-6的点。
解:
【课堂操练】
一、填空题
1.(1) (-2)-(-5) = (-2) + ( ); (2) 0-(-4) = 0 + ( );
(3)(-6)-3=(-6)+( ); (4) 1-(+37) = 1 + ( ).
2.温度3℃比-7℃高_______;温度-8℃比-2℃低_______.
3.海拔-200m比300m高________;从海拔250m下降到100m,下降了________.
4.数轴上表示数-3的点与表示数-7的点的距离为________.
5.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二、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B.两个负数相减,差仍是负数
C.负数减去正数,差为负数 D.正数减去负数,差为正数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两个相反数相减得O
C.两个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D.两个数相减,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绝对值相等的两数差为零 B.零减去一个数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C.两个有理数相减,就是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减 D.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9.计算:0-= ( )
A. B. -2 C.- D. 2
10.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有 ( )
0-3=3;0-(-)=;(+)-0=;(-)+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若a<0 , b>0, 则a, a+b, a-b, b中最大的是 ( )
A. a B. a+b C. a-b D. b
三、解答题
12.计算题
(1) (2) (3)
(4) (5)90-(-3) (6) (-5)-(-3);
(7)0-(-7); (8) (+25)-(-13); (9) (-11)-(+5);
(10) 12-21; (11) (-1.7)-(-2.5); (12);
【每课一测】
(完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计算 -2- 6的结果是 ( )
A.-8 B. 8 C. -4 D. 4
2.某年哈尔滨市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8℃,三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则三月份的平均气温比一月份的平均气温高 ( )
A.16℃ B.20℃ C.-16℃ D.-20℃
3.某市2010年元旦这天的最高气温是8℃,最低气温是-2℃,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
A.10℃ B.-10℃ C.6℃ D.-6℃
4.2010年元月19日,山东省气象局预报我市元月20日的最高气温是4℃,最低气温是-6℃,那么我市元月20日的最大温差是 ( )
A.10℃ B.6℃ C.4℃ D.2℃
5.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6℃,此时房屋内的温度为20℃,则房屋内的温度比冰箱冷冻室的温度高 ( )
A.26℃ B.14℃ C.-26℃ D.-14℃
6.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C、两个相反数相减是零. D、在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或差大.
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3)-(—3)= —6 B、0-(—5)=5
C、(—10)-(+7)= —3 D、| 6-4 |= —(6-4)
9.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当A点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时,点B表示的数是 ( )
A.2 B.-6 C.2或-6 D.不同于以上答案
10.差是-7.2,被减数是0.8,减数是 ( )
A.-8 B.8 C.6.4 D.-6.4
二、填空题(每题8分,共24分)
11.填空:3-5=( )+( ) -7-(-12)=( )+( )
a-b=( )+( ) -m-(-n)=( )+( )
12.①.的差的相反数是 ,比的数是 。
②. 。
③.如果 。
13.(1)与数轴上表示-2的点相距3个单位,则此点表示的数是 。
(2)已知b < 0,则a,a-b,a+b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
(3)0减去a的相反数的差为______________。
(4)已知| a |=3,| b |=4,且a三、解答题(共46分)
14.计算:(每题2分,共36分)
(1)6-9; (2)(+4)-(-7); (3)(-5)-(-8);
(4)(-4)-9 (5)0-(-5); (6) 0-5.
(7)(-2.7)-(+2.3); (8)(-)-(-3); (9)(-3.7)-;
(10)(-38)-(-36); (11)0-(-); (12)1.7-(-3.5);
(13)(-)- (14)-(-); (15) -(+1.75).
(16)(—2)-(—5) (17)(—9.8)-(+6) (18)(—6)-(—6)
15.(本题3分)已知在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2,B点表示数为-7,求A、B两点间的距离.
16.(本题3分)求-1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2的差.
17.(本题4分)请你编写符合算式(-20)-8的实际生活问题。
【参考答案】
【要点梳理】
1. 加上;相反数
【问题探究】
知识点1. 原式=(+)+(+)+(-)
=+()
=
知识点2. (1)-15℃ (2)-3 (3)-4 (4)-12 (5)-5.
【变式】 (1)6 (2)6 (3)5
【课堂操练】
1.(1) 5 (2)4 (3)-3 (4) -37
2.10℃; 6℃.
3.-500m; 150m
4.4
5.10℃
6.B
7.D
8.B
9.C
10.B
11.D
12.(1) (2) (3) (4) (5)93 (6) -2
(7)7 (8) 38 (9) -16 (10) -9 (11) 0.8 (12);
【每课一测】
1.A 2.B 3.A 4.A 5.A 6.D 7.D 8.B 9.C 10.B
11. 3,-5 -7,12 a,-b -m, n
12.①.; ②.7 ③.正号
13.(1)-5或1 (2)a-b,a,a+b (3)a (4)-1或-7
14.(1)-3 (2)11 (3)3 (4)-13 (5)5 (6)-5
(7)-5 (8) (9)-4 (10)-2 (11) (12)5.2
(13)- (14) (15)
(16)3 (17)—15.8 (18)0
15.5
16.-4
17.略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导学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导学案,共4页。
数学苏科版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苏科版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要点梳理,问题探究,课堂操练,每课一测,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4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4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要点梳理,问题探究,课堂操练,每课一测,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