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903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903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咏雪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教学重点】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咏雪》
一、新课导入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国家,从古到今,出现过许多令人佩服、令人称赞的少年儿童。同学们,请你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世说新语》认识两位聪颖机智的古代少年。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全书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 ,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是一种好品格。
3、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逸闻轶事三大类。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4、请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骤(zhòu) 絮(xù) 奕(yì) 谢道韫(yùn)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 今义:
三、整体感知
1、视频朗读,读准字音
2、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明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读完课文,说一说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中
人物:谢太傅、儿女
叙述事件: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和兄女发表了 自己的看法——“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太傅大笑乐。(咏雪)
补叙身份:谢道韫——无奕之女 凝之之妻
4、根据注解,用现代汉语复述,自己给自己讲得清楚。
(1)重点字词解释:
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③讲论文义(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
④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雪下的很快。骤:迅疾 )
⑤欣然(高兴的样子)
⑥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趁着)
⑦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
(2)重点句子翻译: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3)根据注解,用现代汉语复述,自己给自己讲得清楚。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侄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侄女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咏雪的女孩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四、合作探究
1.文中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却内容丰富,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2.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
【明确】文中这一家人是在融洽、儒雅、欢快,轻松,温馨的氛围下聚会的。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明确:“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丰富,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明确】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五、拓展延伸
我们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
六、写作特色
1.故事完整,语言简练。
《咏雪》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以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等。
2.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两篇文章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咏雪》人物的语言虽只有一问两答,但人物形象鲜明,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七、文章主旨
这篇《咏雪》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客观叙述谢家儿女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的事,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谢家家庭生活的雅趣和轻松愉快、富有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
八、课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
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 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1、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
(1) 俄而雪骤 ( 急 )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 )
(3)尝与诸小儿游( 曾经 ) (4) 唯戎不动( 只,只是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3、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
【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
5、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不正确的是( B )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投影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入,交流·提升,梳理·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