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24*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序号
学习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文体、主要内容
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四篇课文,本文是略读课文,体裁是现代诗。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生动而形象地讴歌了延安精神,热情地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全诗不但节奏感强,韵律和谐,而且结构整齐,感情强烈,适合朗读。课文同样在开头部分补充了阅读提示,强调了学习本诗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教学时,应注意充分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和文中相关的诗句、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满对延安的崇敬和赞美,使学生沉浸在崇高美好的课堂氛围当中,在领会诗歌思想感情的同时,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
教学内容分析
识字与写字
本文要求会认“延、昔、笋、茅、炕、旦、媚”7个生字。会读会认“延安、 昔日 、镢头 、春笋 、琳琅 、茅屋 、土炕 、明媚 、一旦”9个词语。
阅读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习作
如果有人问你,你的追寻是什么?仿写文中的反复手法,写一段小诗。
口语交际
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在和同学交流想法过程中学会倾听和表达。
综合性学习
诗中出现“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比较困难,可以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来了解这首诗歌。
关系建构:
三年级对现代诗有一定了解和学习,本课是对诗歌学习的进一步巩固。本单元已经学习了前三篇课文,对家国情怀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本课的学习在情感上进一步升华,同时对于本单元要求的“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将进一步加深理解。
资源拓展
《周总理,你在哪里》、《梨花盛开的时候》(主题丛书四)
课标
分析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四年级属于小学的中年级阶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学情
分析
一、知识经验:
已知经验: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可自主学习生字词;学生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大意,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存在困难:现代诗歌的体裁知识学生不够了解,因此对于诗句的内涵把握不到位。
解决策略: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现代诗歌的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诗歌文体作准备。
生活经验:
已知经验: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存在困难: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久远,学生对延安精神的感受可能没有那么深刻。
解决策略: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延安的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诗歌准备。
三、策略经验:
已知经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默读、浏览等圈画重点语段的能力,也学习了做批注的方法。
存在困难:将课文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有一定难度。
解决策略:以读代讲,以悟促读,深切感受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结合具体生活小事,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
学习
目标
1、通过自主识字查字典、结合语境等方法会认“延、昔、笋、茅、炕、旦、媚”7个生字,会读会认“延安、 昔日 、镢头 、春笋 、琳琅 、茅屋 、土炕 、 明媚 、一旦”9个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抓住主要事件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通过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延安精神。
3、通过查找历史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懂得发扬延安精神在现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及突破措施:通过品读重点词语、句子,抓住主要事件,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通过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2.难点及突破措施:通过查找历史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发扬延安精神在现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前
准备
PPT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目标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问题预设与补救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目标3
教师点名学生展示课前资料的搜集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延安并理解延安的文化内涵(ppt出示延安的介绍)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板书课题生齐读)
3、提问:读课题后谁来说一说课题的意思。(追寻:是跟踪寻找意思。延安,我把你追寻就是延安,我要跟踪寻找你),读了诗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读关于介绍延安的内容
齐读课题并回答课题的意思。
学生质疑课题。
预设:
生: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安?
生:他追寻上午延安的什么?
生: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随机抽查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和学生一起梳理本课的目标。
课题的意思,如果学生不会说,教师出示提示,(追寻:是跟踪寻找意思。延安,我把你追寻就是延安,我要跟踪寻找你)加以引导。
二、检查预习
目标1.3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检查字词认读
Ppt出示词语:“延安、 昔日 、镢头 、春笋 、琳琅 、茅屋 、土炕 、 明媚 、一旦”9个词语
1.跟随课文录音范读,指生读,同桌互读。
2.同桌互认,更正。
3.小老师领读
同桌互查,字词是否认识。
部分掌握不好的,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掌握好。小组长检查,教师再抽查。
三、整体感知
目标2 、3
自读课文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诗歌每小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用笔标出来。
(学生可以分组朗读、讨论,先明确每一小节的内容,再根据逻辑关系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划分层次,最后总结每一部分的大意。)第一小节刻画诗人追寻的模样,第二小节写诗人追寻的内容,第三小节写延安的变化,第四小节写科技的发展,第五小节写为什么追寻延安,第六小节写追寻延安的内涵。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2小节):讲对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二部分(第3~4小节):讲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第5~6小节):讲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自由读文扫清识字障碍,并思考诗歌每小结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
2、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后小组代表说一说每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全诗分为几部分。
教师指导点拨
四、精读感悟
目标2.3
学习第一部分:
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3.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4.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如果失去了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引导学生思考:“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学生有感情朗读
小组交流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回答
“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如果失去了会怎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个别提问学生说出诗人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同桌互读,是否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个别提问学生说出相关词语的含义即可
个别提问学生说出相关词语的含义即可
学生在理解语句时可能有困难,老师出示相关历史资料,结合重点词句指导。带着理解有感情地再读诗歌。
学生在理解语句时可能有困难,老师出示相关历史资料,结合重点词句指导。带着理解有感情地再读诗歌。
拓展延伸
目标2.3
1、教师小结: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2、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阅读主题丛书《周总理,你在哪里》
思考:
(1)文中出现了很多破折号,请你说一说它们的作用。
(声音延长、加强重点、解释说明)
(2)文章的题目是“周总理,你在哪里”,请用诗歌中的原话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学生阅读主题丛书后交流问题。
提问个别学生说说怎样在实际生活中发扬延安精神。
小组交流后选出代表发言回答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的例子举起,让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国争光。
六、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
作业要求
对应目标
时长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给家长听
巩固性
目标1
3分钟
阅读语文主题丛书《梨花盛开的时候》,思考:
题目“梨花盛开的时候”是指什么?
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对周总理的什么感情?
拓展性
目标2.3
10分钟
板书设计
延安, 我把你追寻 延河
追寻 枣园 延安精神 南泥湾
杨家岭
教学反思
2021学年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文件包含《2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1doc、《2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 牛和鹅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 牛和鹅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牛和鹅》第1课时doc、《牛和鹅》第2课时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八单元27* 故事二则扁鹊治病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八单元27* 故事二则扁鹊治病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