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后培优练】
2021学年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11课《论语》十二章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doc、第11课《论语》十二章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不愠(yùn) 逝者(shì)
B. 罔(wáng) 笃志(dŭ) 殆(dài) 焉(yān)
C. 箪(dān) 好之者(hǎ) 曲肱(gōng) 惑(huò)
D. 三省(xĭng) 传不习乎(zhuàn) 逾(yú) 矩(jŭ)
【答案】 A
【解析】【分析】B.罔(wáng)——wăng;
C. 好之者(hǎ)——hà;
D. 传不习乎(zhuàn)——chuán;
故答案为:A
【点评】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 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 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 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答案】 C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逝者如斯,逝:过去的、逝去的;斯:代词。指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喻意光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回,应倍加珍惜。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除了准确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灵活使用。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孔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颜回。有一次,他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强?”子贡谦虛地回答:“我怎么比得上颜回呢 他听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 我听了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孔子点点头,笑着说:“你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 B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我怎么比得上颜回呢”是反问句,应该用问号;“他听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与“我听了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分句之间构成并列,应该用分号;“你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是孔子的感慨,应该用叹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标点符号的考查,除了要根据每一种符号的使用方法外,还要根据具体语境仔细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来体会。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 择其/善者而从之 C. 仁在/其中矣 D. 匹夫不/可夺志也
【答案】 A
【解析】【分析】B.大意: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停顿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C.大意:仁德就在其中了。停顿是:仁/在其中矣;
D.大意: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停顿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故答案为:A
【点评】文言句子的断句,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5.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学而时习之 C. 下车引之 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 D
【解析】【分析】A: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之:代词,好的方面。
B: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之: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C:下车拉他。之:代词,他。
D: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到广陵。之:动词,到。
故答案为:D。
【点评】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6.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关系) B.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关系)
C. 学而不思则罔(表并列关系) D. 温故而知新(表递进关系)
【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文言虚词用法丰富,注意积累和总结。C项中的“而”表转折关系。其它几个选项的用法判断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文言虚词含义和用法很丰富,要在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加以理解。此题考查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做题的原则是结合语境来解释词语的含义,不能脱离这个大环境来孤立地理解词义。否则容易断章取义和以偏概全。
7.下面各句中“行”字意义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
A.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B.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C. 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 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多义词的考查。D项中的”行“指品行,其它项中的”行“均为“走路、出行”之意。结合语境理解应该不是很难。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做题的原则是结合语境来解释词语的含义,不能脱离这个大环境来孤立地理解词义。否则容易断章取义和以偏概全。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通假字的考查。A项中“说”,通“悦”,愉快,高兴;B项中“罔”,通“惘”,迷惑;C项中“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D项中没有通假字。
故答案为:D。
【点评】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其中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
9.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的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C. 《论语》中有很多章节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D.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认为古稀之年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道德修养将达到最高境界。
【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理解。A项说法不正确,《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而不仅仅是孔子的言行。其它几个选项没有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要求学生结合书本上的篇目,适当增加课外的篇章加强阅读和积累。有些是以记为主,有些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二、填空题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学而时习之__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③温故而知新________
④可以为师矣________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
⑥切问而近思________
【答案】 温习;每天;学过的知识;可以凭借;跟从(学习);恳切
【解析】【分析】①句意为: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习:温习;
②句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日:每天;
③句意为: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故:学过的知识;
④句意为:就可以当老师了。可以:可以凭借;
⑤句意为:选择优秀的去跟随学习它。从:跟从(学习);
⑥句意为: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切:恳切。
故答案为:温习;每天;学过的知识;可以凭借;跟从(学习);恳切。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11.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为: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 可以为师矣________
②而: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而温故而知新________
③知: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④乐:不亦乐乎_______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
【答案】 替,给;担任,充当;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表顺承,相当于“就”“才”;了解;知道,懂得;愉快,快乐;以……为快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语境及平时的积累进行分析。
①句意:如果我们替别人做事情,一定要尽心尽力,忠诚老实。为:替,给;
句意:可以凭借这个当老师了。为:担任,充当。
②句意: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句意: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而:表顺承,相当于“就”“才”;
③句意: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知:了解;
句意: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知:知道,懂得;
④句意:不也很高兴吗?乐:愉快,快乐;
故答案为:替,给;担任,充当;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表顺承,相当于“就”“才”;了解;知道,懂得;愉快,快乐;以……为快乐。
【点评】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但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它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意义,这样便形成了一词多义。
12.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 __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
④饭疏食饮水 ________
【答案】时:名词作状语,按时;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解析】【分析】多积累常见的词类活用。
【点评】 考查词类活用
13.找出古今异义词语,并解释。
①学而时习之 __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
③温故而知新 ________
④可以为师矣 ________
【答案】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可以,古义:可是可以的意思,以是凭借的意思;今义:可能,许可。
【解析】【分析】要积累课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点评】考查学生的文言文实词的掌握。
14.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不亦说乎 ________ 通 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 通 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答案】说;悦;意思是“愉快”;有;又;意思是“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
【解析】【分析】① “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② “有”通“又”,意思是“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
【点评】要熟记教材中常见的通假字。
三、默写
15.默写。
(1)求学应该谦虚,正如《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2)《十二章》中阐述复习旧知的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孔子教导我们:________,________?
(4)体现颜回安贫乐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在《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富贵应持这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解析】【分析】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注意“焉、矣、愠、箪、瓢、陋、”等字形
故答案为: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⑸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点评】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四、翻译
16.用现代汉语翻译《论语》中的语句。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答案】 (1)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解析】【分析】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翻译句子。
【点评】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五、文言文阅读
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水 水:热水
B.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C.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
D.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吾日三省吾身。
(4)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论语)十二章》中各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答案】 (1)A
(2)D
(3)①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②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4)(示例)“学而时习之”,在学习上,启示我学习新知识之后要常常温习实践。“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修养上,启示我和朋友交往一定要讲求信用。
【解析】【分析】(1)A.饭疏食饮水 水:冷水。故选A。
(2)D.“舍生取义”出自《孟子》一书中的《鱼我所欲也》一文。故选D。
(3)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①重难点词语有:知,了解。而,表示转折关系。愠,生气、恼怒。②重难点词语有: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
⑷这道题考查阅读感悟能力。题干要求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各选一句写启示。“学习方面”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启示我们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示我们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修养方面”比如:“吾日三省吾身”启示我们要随时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启示我们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故答案为:⑴ A
⑵D
⑶ ①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②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⑷ (示例)“学而时习之”,在学习上,启示我学习新知识之后要常常温习实践。“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修养上,启示我和朋友交往一定要讲求信用。
【点评】⑴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⑵作家作品的记忆一定要反复背诵。内容的理解,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去体会和揣摩。
⑶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⑷启示感想,一定要结合文段的观点进行阐述,内容一定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一切 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六、语言表达
18.口语交际
日前,市教育局下发了《国学经典通读读本》,要求全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现在学校举行了以“开展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如果你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请你在班会课上发表获奖感言。要求语句通顺,至少引用一句儒家经典,不超过60字(标点符号不占字数)。
【答案】 示例: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很高兴能在这次主题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我这次获奖,得益于我们班一直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我在平时增加了阅读经典的兴趣和动力,使我有了更好的传统文化储备,受到传统文化美的熏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只有爱上诵读,爱上经典,才能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路上获得不断的进步!
【解析】【分析】获奖感言是指在获奖后所发表的讲话。表达出获奖之后的感想以及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表示感谢。首先要有称呼。班会上的称呼是针对班主任老师和全班同学。故可用“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正文部分,要围绕“开展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文化”主题,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激动之情。写出自己获奖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自己今后怎么做?呼吁大家今后怎么做。
故答案为:示例: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很高兴能在这次主题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我这次获奖,得益于我们班一直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我在平时增加了阅读经典的兴趣和动力,使我有了更好的传统文化储备,受到传统文化美的熏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只有爱上诵读,爱上经典,才能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路上获得不断的进步!
【点评】获奖感言通常开场要问好,然后表示感谢。紧跟着合内容进行阐述,结尾要表示继续努力,做出更多奉献。考生可结合不同内容按照这个格式进行练习。
本课重点
积累归纳,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
本课难点
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精品达标测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背诵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汉字,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文学常识填空,填空,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情景默写,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