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初三中考仿真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及原卷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第1至1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第11、12题为多项选择题,选项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上物理课时,陈老师听不清楚李同学的发言,就温馨提醒:“请再大声些”。此时的“大声”主要是为了使声音的( )
A.音调变高B.音色变好C.响度变大D.速度变大
【答案】C
【解析】题中老师听不清楚同学的发言,是因为同学的发言声音太小,“请再大声些”,即想让同学说话声音大一些,此时的“大声”主要是为了使声音的响度变大。故选:C。
2.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海市蜃楼 B.墙上手影 C. 林中阳光 D.水中倒影
【答案】D
【解析】A、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A错误;
B、墙上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B错误;
C、林中阳光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故C错误;
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
3.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
D.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C
【解析】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望远镜的目镜是凸透镜,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C正确;
D、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大雾弥漫C.晚秋,霜打枝头 D.严冬,冰封江面
【答案】A
【解析】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雪的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
B、盛夏,大雾弥漫,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晚秋,霜打枝头,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
D、严冬,冰封江面,冰是水的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5.下列是通过对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推测而得出的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其中合理的是( )
A.现象: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推测:路灯一定是串联的
B.现象:某电路中两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推测:灯泡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C.现象:工业园区上空弥漫着大量粉尘——推测: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现象:轻质小球a、b靠近时相互吸引——推测:a、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答案】B
【解析】A、各路灯之间是并联的,工作时互不影响,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是因为路灯受总开关的控制,故A错误;
B、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在串联电路中分得的电压相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个灯泡的连接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故B正确;
C、粉尘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因此根据“轻质球a、b靠近时相互吸引”不能推测:a、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故D错误。
故选:B。
6.家庭电路中各元件按进户的连接顺序是( )
A.电能表,总开关,用电器,保险盒 B.总开关,电能表,保险盒,用电
C.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D.电能表,保险盒,总开关,用电器
【答案】C
【解析】家庭电路主要由进入家庭的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开关、插座、用电器组成。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的顺序不能颠倒。进户线进入用户,首先经过电能表,然后再接总开关,防止偷电;保险丝一定接在总开关后面,方便更换保险丝。为了保证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各个用电器间是并联的,故C正确。
故选:C。
7.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D.
羊角锤 核桃夹 裁纸刀 食品夹
【答案】D
【解析】A、羊角锤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裁纸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食品夹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D。
8.潜水艇在海洋军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潜水艇在水面之下,向下潜行过程中,潜水艇受到的浮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力变大,压强变大B.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C.浮力变小,压强变大D.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答案】B
【解析】潜水艇在水面之下,向下潜行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处的深度变大,
水的密度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不变,由p=ρ液gh可知潜水艇受到的压强变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如图所示为临沂新能源汽车号牌专用标识,号牌中的字母“D”表示纯电动汽车,这类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如图实验中的( )
A.B.C.D.
【答案】D
【解析】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A、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路中没有电源,是电磁感应的实验图,属于发电机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是奥斯特实验图,小磁针指针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C不符合题意;
D、电路中有电源,通电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如图,电源电压不变,两只电表均完好。开关S闭合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个灯泡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 )
A.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1短路B.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2短路
C.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2断路D.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1断路
【答案】D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
A、当灯泡L1短路时,电压表被短路,示数变为零指针不偏转,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指针偏转,故A错误;
B、当灯泡L1短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指针偏转,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故B错误;
C、当灯泡L2断路时,电路断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均不发生偏转,故C错误;
D、当灯泡L1断路时,电路断路,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不偏转,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故D正确。
故选: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C.如果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足球受到的重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B
【解析】A、踢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
B、踢出去的足球不再受到人的踢力,但由于具有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故B正确;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如果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足球受到的重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B。
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的a'、b′两点分别与滑片P在图甲中的a、b两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
A.滑动变阻器在a点与b点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相同
B.电路中的最大功率为6.4W
C.R0的阻值是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3.6W
D.电源电压为12V
【答案】C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
(1)由图乙可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R=3.2W时,电路中的电流可能为I1=0.4A,也可能为I2=0.8A,
由P=UI=I2R可得,两种情况下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1=PR /I12 =3.2W /(0.4A)2 =20Ω,R2=PR /I22 =3.2W /(0.8A)2 =5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由I=U /R
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0+R1)=I2(R0+R2),即0.4A×(R0+20Ω)=0.8A×(R0+5Ω),
解得:R0=10Ω,
电源的电压U=I1(R0+R1)=0.4A×(10Ω+20Ω)=12V,故D正确;
由P=UI可知,电源的电压不变,滑片P在a点与b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不同,则电源的输出功率不相同,故A错误;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则P大=U2 /R0 =(12V)2 /10Ω =14.4W,故B错误;
(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时电路中的电流:
I=U /R+R0 ,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PR=I2R=(U /R+R0 )2R=U2 /(R+R0)2 /R =U2 /R2+2RR0+R02 /R =U2 /R2−2RR0+R02+4RR0 /R =U2 /(R−R0)2 /R +4R0 ,
当R=R0=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大,则
PR大=U2 /4R0 =(12V)2 /4×10Ω =3.6W,故C正确。
故选: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题,11个空,每空2分,共22分)
13.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用热水泡茶时,很快就会闻到淡淡的茶香,这种现象叫 现象;同时茶杯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的。
【答案】扩散;热传递
【解析】人们能闻到茶水散发的清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会升高,茶杯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故答案为:扩散;热传递。
14.用钢笔吸墨水是利用 把墨水吸进橡皮管;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与衣服分离,是利用灰尘具有 。
【答案】大气压;惯性。
【解析】用钢笔吸墨水时,是先把皮囊内的空气挤走,皮囊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进品囊里,利用了大气压,
拍打身上的灰尘时,灰尘原来在衣服上是静止的,当用力拍衣服时,衣服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脱离了衣服。
15.“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核电站是核______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来发电的,核能属于______再生能源。
【答案】裂变;不可
【解析】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来发电的,目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分裂反应而发电;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16.将分别标有“6 V 6 W”和“3 V 3 W”的甲、乙两只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________灯更亮;若并联接在该电源两端,两灯消耗的功率之比P甲∶P乙=________。(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答案】甲;1:2
【解析】(1)由P=U2 /R 可得,两灯的电阻分别为:R甲=U甲2 /P额甲 =(6V)2 /6W =6Ω,
R乙=U乙2 P额乙 =(3V)2 /3W =3Ω,
若两灯串联,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R甲>R乙,由P=I2R可得P甲实>P乙实,所以甲灯比乙灯更亮;
(2)若并联接在该电源两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即U并甲=U并乙,
由P=UI=U2 /R 可得,两灯消耗的功率之比:P并甲:P并乙=U并甲2 /R甲 :U并乙2 R乙 =U并甲2 /R甲 ×R乙 /U2并乙 =R乙 /R甲 =3Ω /6Ω =1 /2 。
17、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底面积为200cm2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中,装有密度为2×103kg/m3的某种液体,已知正方体A的体积为1000cm3,重力为6N,圆柱体B 的体积为200cm3。A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B放在A上。现打开阀门K放出液体,容器中液体深度h与细线上拉力F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N。物体B的密度是 kg/m3。若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剪断细线,将B从A上取下放入液体中,待A、B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a。
【答案】20;3×103;3500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题,第18题4分,第19题、20题、21题、22题各6分,共28分)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加热8min后停止读数。根据实验数据,水的沸点为 ℃。
(2)沸腾需要吸热,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接下来的操作是 。
【答案】99;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最后一直稳定在99可知℃:水的沸点是99℃
想证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则接下来的操作是撤掉酒精灯,观察水是否仍然沸腾;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亮同学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2)小亮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 上。
甲 乙 丙
(3)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乙中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该成像原理与日常生活中______ 的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同一高度;放大;照相机。
【解析】(2)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将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此时的物距为30cm,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20.小德测小石块的密度。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
(1)请你指出小德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
(2)调节横梁平衡后,小德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之后小德将石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丙),量筒读数为50mL,可以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答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78.4;3.92×103
【解析】(1)使用天平时,应该先将游码调零,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由乙图可知石块的质量为:m=50g+20g+5g+3.4g=78.4g,
(3)石块的密度为:ρ=m /V =78.4g /50-30cm3=3.92×103kg/m3
21.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上的刻度均匀。
(1)图甲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已经平衡,若将杠杆两侧所挂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________时针转动。
(2)三次实验数据见如表,分析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
请在乙图中画出此时拉力F的力臂L。
【答案】逆;F1L1=F2L2
【解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左边=3G×2L=6GL;
右边=2G×3L=6GL;
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取下一个相同的钩码后:左边=2G×2L=4GL;右边=G×3L=3GL;
杠杆不再水平平衡,左边会下沉,逆时针转动。
(2)由表格中数据,①1.0N×0.2m=2.0N×0.1m;
②1.5N×0.1m=1.0N×0.15m;
③2.0N×0.15m=1.5N×0.2m;
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
(3)如图
小明和小红同学图甲的电路图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小明同学将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较大的示数,其中的一项不当操作是:__ ____(合理即可)。
(3)发现问题后,他们重新实验,前两次测得的电阻分别为5.2欧和5.3欧。第三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中(a)、(b)所示,则该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R=U /I ;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处于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连入电路阻值较小处;5.2Ω
【解析】①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R=U /I ;
②将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较大的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处于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连入电路阻值较小处。
③由(a)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U3=2V,
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I3=0.4A,
则第三次测量时电阻的阻值R3=U3 /I3 =2V 0.4A =5.0Ω,
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就是待测电阻的阻值R=5.2Ω+5.4Ω+5.0Ω /3 =5.2Ω。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题,第23题6分,第24题8分,共14分)
23、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匀速拉至井口。已知井深20m,物体重5.0×103N,拉绳子的力F为2.0×103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有用功;
(2)动滑轮的重;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1)有用功:
W有=Gh=5.0×103N×100m=5.0×105J;
(2)根据图示可知,n=3,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1 /n (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3F-G=3×2.0×103N-5.0×103N=1.0×103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 /W总 =Gh /Fs =G /3F =5.0×103N /3×2.0×103N ×100%≈83.3%。
答:(1)有用功为5.0×105J;
(2)动滑轮的重为1.0×103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2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泡L标有“3V 3W”(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滑动变阻器标有“6ῼ 3A”字样,此时滑片P正处在滑动变阻器正中间点位置,当闭合开关S1、S2、S3,断开S4时,电流表的读数为2.0A;当闭合开关S1,断开S2、S3、S4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
(1)求灯泡L的阻值;
(2)求电流表示数I;
(3)闭合开关S1、S3、S4,断开S2,将滑片P由滑到a点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总功率的最大值为6.75W,求ROa。
【解析】:(1)一个标有“3V 3W”小灯泡L,根据P=U2 /R ,灯的电阻为:
R灯=UL2 /PL =(3V)2 /3W =3Ω;
(2)闭合S1,断开S2、S3、S4,变阻器上半部分与灯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电流表A的读数:
I′=U /R灯+0.5R滑 =3V /3Ω+3Ω =0.5A;
(3)闭合S1、S3、S4,断开S2,由并联电阻的规律,变阻器P以上部分电阻丝与P以下部分电阻丝并联,R并=Ra上×Ra下 /Ra上+Ra下 =(6Ω−Ra上)×Ra上 /6Ω ,
由数学知识知,6Ω×Ra上-Ra上2=-Ra上2+6Ω×Ra上,当Ra上=-6 /2×(−1) Ω=3Ω时,6Ω×Ra上-Ra上2值最大,故P由O滑到a的过程中,总电阻不断变小,故在a时,电阻最小,电流最大,R总′=U /I″ =3V /2.25A =4 /3 Ω,4 /3 Ω=(6Ω−Ra上)×Ra上 /6Ω ,
当Ra上=2Ω或当Ra上=4Ω,因上半部分的电阻不超过3Ω,故Ra上=2Ω,则滑动变阻器Oa之间的电阻值:ROa=3Ω-2Ω=1Ω;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1.0
0.2
2.0
0.1
2
1.5
0.1
1.0
0.15
3
2.0
0.15
1.5
0.2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m处,【答案】A,【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