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6课 画戏曲人物教课ppt课件
展开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 、秦腔、川剧、评剧 、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京剧为中国“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 又称“皮黄”,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旦”分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分大花脸、二花脸和武花脸。
“丑”角,一般在鼻子处沟画一块白,所以叫“小花脸”。丑主要分“文丑” 、“武丑”和“一般丑”三种。
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这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以三块瓦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演变而来。
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
小学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 画戏曲人物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 画戏曲人物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3页。
小学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 画戏曲人物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 画戏曲人物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京剧行当,生扮演男性角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戏曲人物第16课 画戏曲人物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戏曲人物第16课 画戏曲人物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戏曲知多少,戏曲行当,戏楼评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