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上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40分)
1. 二次函数 y=x−12−1 的图象顶点坐标为
A. −1,1B. −1,−1C. 1,1D. 1,−1
2. 如图,线段 PA 切 ⊙O 于点 P,连接 OP,OA.若 ∠A=50∘,则 ∠POA 的度数为
A. 30∘B. 40∘C. 50∘D. 60∘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 是反比例函数 y=4xx>0 图象上的一点,则 Rt△OAB 的面积为
A. 1B. 2C. 3D. 4
4. 已知一个扇形的弧长为 π,半径是 3,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
A. πB. 2π3C. 3π2D. 3π
5. 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截面半径为 1 m.若管道中积水最深处为 0.4 m,则水面宽度为
A. 0.8 mB. 1.2 mC. 1.6 mD. 1.8 m
6. 古希腊人认为,最美人体是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与人体的身高之比是 5−12(5−12≈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雕像便是如此.若某人身材大致满足黄金分割比例,且其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为 105 cm,则此人身高大约为
A. 160 cmB. 170 cmC. 180 cmD. 190 cm
7. 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 x=h,且图象经过点 A1,1,B8,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 h=7,则 a>0B. 若 h=5,则 a>0
C. 若 h=4,则 a<0D. 若 h=6,则 a<0
8. 公元 3 世纪,刘徽发现可以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近似地表示圆的周长.如图所示,他首先在圆内画一个内接正六边形,再不断地增加正多边形的边数;当边数越多时,正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于圆的周长,刘徽在《九章算术》中写道:“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刘徽割圆术,它开启了研究圆周率的新纪元,小牧通过圆内接正 n 边形,使用刘徽割圆术,得到 π 的近似值为
A. n⋅sin360∘2nB. 2n⋅sin360∘2nC. 2n⋅sin360∘nD. n⋅sin360∘n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40分)
9. 计算:cs60∘+tan45∘= .
10. 请写出一个开口向下,且图象经过坐标原点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
11. 如图,A,B,C 在 ⊙O 上的点,若 ∠AOB=100∘,则 ∠ACB= .
12. 如图,输电塔高 41.7 m,在远离高压输电塔 100 m 的 D 处,小宇用测角仪测得塔顶的仰角为 θ.已知测角仪高 AD=1.7 m,则 tanθ= .
13. 如图,在 △ABC 中,点 D,E 分别在 AB,AC 边上,且 DE∥BC,若 AD:DB=2:1,则 △ADE 与 △ABC 的面积之比等于 .
1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10,0,OB=25,∠B=90∘,则点 B 坐标为 .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a,2 为反比例函数 y=kxk>0 图象上一点,将点 A 向左平移 3 个单位后,该点恰好出现在反比例函数 y=−kx 图象上,则 k 的值为 .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6,0,⊙A 的半径为 3,点 Px,y 为 ⊙A 上任意一点,则 yx 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共9小题;共117分)
17. 如图,AD 与 BC 交于 O 点,∠B=∠D,AO=4,CO=2,CD=3,求 AB 的长.
18. 二次函数 y=ax2+bx+c 图象上部分点的横坐标 x,纵坐标 y 的对应值如下表:
x⋯−10⋯34⋯y⋯03⋯0−5⋯
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19. 下面是小付设计的“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如图,⊙O 及 ⊙O 上一点 P.
求作:过点 P 的 ⊙O 的切线.
作法:如图,
①作射线 OP;
②以点 P 为圆心,PO 为半径作 ⊙P,与射线 OP 交于另一点 B.
③分别以点 O,点 B 为圆心,大于 PO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射线 OP 上方于点 D;
④作直线 PD;
则直线 PD 即为所求.
根据小付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PO=PB,DO=DB,
∴PD⊥OB( )(填推理的依据).
又 ∵OP 是 ⊙O 的半径,
∴PD 是 ⊙O 的切线( )(填推理的依据).
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一次函数 y=kx+bk≠0 与反比例函数 y=mxm≠0 的图象交于点 A−2,3,B1,a.
(1)求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及 a 的值.
(2)画出函数图象,并直接写出不等式 kx+b>mx 的解集.
21. 如图,在 Rt△ABC 中,∠B=90∘,以 AB 为直径作 ⊙O,交 AC 于点 D,连接 BD.作 ∠ACB 平分线,交 BD 于点 F,交 AB 于点 E.
(1)求证:BE=BF.
(2)若 AB=6,∠A=30∘,求 DF 的长.
22. 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 y=x2−1x−4 的图象与性质.嘉瑶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 y=x2−1x−4 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嘉瑶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函数 y=x2−1x−4 的图象与 y 轴 交点.(填写“有”或“无”)
(2)下表是 y 与 x 的几组对应值:
x⋯−3−2−1−12132252⋯y⋯16312−2−74n−2912−123720⋯
则 n 的值为 .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嘉瑶描出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请你根据描出的点,帮助嘉瑶画出该函数的大致图象.
(4)请你根据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经验,结合图象直接写出方程 x2−1x=4 的根约为 .(结果精确到 0.1)
23. 如图,将正方形 ABCD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θ0∘<θ<90∘ 角,得到正方形 BEFG,连接 AG,分别与 BE,BC 交于点 H,K,连接 EC,DF.
(1)求 ∠BAG 的值(用 θ 表示).
(2)求证:AG∥EC∥DF.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1,0,B3,0,与 y 轴交于点 C.
(1)求此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
(2)求点 C 纵坐标(用含有 a 的代数式表示).
(3)已知点 P5,−4,将点 C 向下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 D,若二次函数图象与线段 PD 只有一个交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P 坐标为 2,3,点 Q 为图形 M 上一点.我们将线段 PQ 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定义为点 P 视角下图形 M 的“宽度”.
(1)如图,⊙O 半径为 2,与 x 轴分别交于点 A,B.
①在点 P 视角下,⊙O 的“宽度”为 ,线段 AB 的“宽度”为 .
②点 Gm,0 为 x 轴上一点,若在点 P 视角下,线段 AG 的“宽度”为 2,求 m 的取值范围.
(2)⊙C 的圆心在 x 轴上,且半径为 rr>0,一次函数 y=−33x+23 的图象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D,E.若线段 DE 上存在点 K,使得在点 K 视角下,⊙C 的“宽度”可以为 2,求圆心 C 的横坐标 xC 的取值范围.
答案
第一部分
1. D【解析】当 x=1 时,y=1−12−1=−1,
∴ 二次函数 y=x−12−1 的图象,
顶点坐标为 1,−1.
故选D.
2. B【解析】∵PA 切 ⊙O 于点 P,
∴OP⊥PA,
∴∠OPA=90∘,
∵∠A=50∘,
∴∠POA=180∘−∠OPA−∠A=40∘.
3. B【解析】∵ 点 A 是反比例函数 y=4xx>0 图象上的一点,
∴ 由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
S△OAB=k2=42=2.
4. C【解析】扇形面积为 S=nπr2360,
弧长公式为 l=nπr180,
∴S=12lr,
∵l=π,r=3,
∴S=3π2.
5. C
【解析】连接 OA,过 O 作 OC⊥AB,交 AB 于点 D,
∵OA=OC=1 m,DC=0.4 m,
∴OD=OC−DC=1−0.4=0.6 m,
在 Rt△AOD 中,
AD=OA2−OD2=12−0.62=0.8 m,
由垂径定理得 AB=2AD=1.6 m,即水面宽 1.6 m.
6. B【解析】∵ 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与人体的身高之比是 5−12,5−12≈0.618,
∴ 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为 105 cm 时,
人身高约为:105÷0.618≈170 cm.
7. D【解析】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 x=h,且图象经过点 A1,1,B8,8,
当 h=7 时,该函数图象经过 6,8,
∴ 当 x<7 时,y 随 x 增大而增大,
故 a<0,故A错误;
当 h=5 时,该函数图象经过 2,8,
∴ 当 x<5 时,y 随 x 增大而增大,
故 a<0,故B错误;
当 h=4 时,该函数图象经过 0,8,
∴ 当 x<4 时,y 随 x 增大而减小,
故 a>0,故C错误;
当 h=6 时,该函数图象经过 4,8,
∴ 当 x<6 时,y 随 x 增大而增大,
故 a<0,故D正确.
8. A【解析】由 n 边形为圆内接正 n 边形,
可知 ∠1=360∘2n,sin∠1=ab,
∴a=bsin∠1,
由题意知,周长(近似)=2na=2nbsin∠1,直径 =2b,
π=周长直径=2nbsin∠12b=nsin∠1=nsin360∘2n.
第二部分
9. 32
【解析】cs60∘+tan45∘=12+1=32.
10. y=−x2(答案不唯一)
【解析】开口向下,且图象经过坐标原点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是 y=−x2.
故答案为:y=−x2.(答案不唯一,a<0,c=0 即可)
11. 50∘
【解析】∵∠AOB=100∘,
∴∠ACB=12∠AOB=50∘.
12. 25
【解析】如图,延长 AM 到 N,
tanθ=BNAN.
∵AD=1.7 m,
∴EN=AD=1.7 m.
∵BE=41.7 m,
∴BN=BE−EN=40 m.
∵AN=ED=100 m,
∴tanθ=25.
13. 4:9
【解析】∵AD:DB=2:1,
∴AD:AB=2:3,
∵DE∥BC,
∴△ADE∽△ABC,
∴△ADE 与 △ABC 的面积比 =ADAB2=49,
故答案为:4:9.
14. 2,4
【解析】如图,过点 B 作 BC⊥x 轴,垂足为点 C,
∵ 点 A 坐标为 10,0,
∴OA=10,
设 OC=x,则 AC=OA−OC=10−x,
∵OB=25,∠OBA=90∘,
∴AB=OA2−OB2=45,
∵OB2−OC2=BC2,
AB2−AC2=BC2,
∴252−x2=452−10−x2,
20−x2=80−100−20x+x2,
20−x2=80−100+20x−x2,
20−80+100=20x,
x=2,
∴OC=2,
∴BC=OB2−OC2=4,
∴ 点 B 的坐标为 2,4.
15. 3
【解析】Aa,2 向左平移 3 个单位后得到点 a−3,2,
∵Aa,2 在反比例函数 y=kxk>0 图象上 a−3,2 在反比例函数 y=−kx 图象上,
∴k=2a,−k=2a−3,
解得 k=3.
16. 33
【解析】过点 P 作 PH⊥x 轴于 H,连接 OP,
∵Px,y,
∴PH=y,OH=x,
∴yx=PHOH=tan∠POA,
当 ∠POA 越大,tan∠POA 的值越大,
即 yx 的值就越大,
∴ 当且仅当 PO 与 ⊙A 相切时,∠POA 取得最大值,
此时 yx 的值最大,
连接 AP,
此时 AP⊥OP,
∵A6,0,
∴OA=6,
∵⊙A 的半径为 3,
当 OP 与 ⊙A 相切时,sin∠POA=PAOA=12,
即 ∠POA=30∘,
∴tan30∘=33,
∴∠POA 的最大角度为 30∘,
yx 的最大值为 33.
第三部分
17. ∵AD 与 BC 交于点 O,
∴∠AOB=∠COD,
又 ∵∠B=∠D,
∴△AOB∼△COD,
∴AOAB=COCD,
∵AO=4,CO=2,CD=3
∴AB=6.
18. 方法一:据题意,函数图象过 −1,0,3,0,设 y=ax+1x−3,
∵ 该函数过点 0,3,
∴3=a0+10−3,
∴a=−1,
∴y=−x2+2x+3.
【解析】方法二:据题意,该函数图象过点 −1,0,4,−5,0,3,
得 0=a−b+3,−5=16a+4b+3,
解得 a=−1,b=2,
∴y=−x2+2x+3.
19. (1) 作出 ⊙P,标记点 B,
作出点 D,
作出直线 DP.
(2) 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或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0. (1) ∵ 点 A−2,3 在函数 y=mxm≠0 上,
∴m=−2⋅3=−6,y=−6x.
又 ∵ 点 B1,a 在函数 y=−6x 上,
∴a=−61=−6.
(2) 图象如下图所示:
0
∵AB 为 ⊙O 的直径,
∴∠ADB=90∘,
∴∠1+∠3=90∘,
∵∠ABC=90∘,
∴∠2+∠5=90∘,
∵CE 为 ∠ACB 的平分线,
∴∠1=∠2,
∴∠3=∠5,
∵∠3=∠4,
∴∠4=∠5,
∴BE=BF.
(2) 在 Rt△ABD 中,
∵∠A=30∘,AB=6,
∴DB=3,
在 Rt△ACB 中,
∵∠A=30∘,AB=6,
∴BC=23,
在 Rt△BCE 中,
∵∠2=12∠ACB=30∘,BC=23,
∴BE=2,
∴BF=2,
∴DF=BD−BF=3−2=1.
22. (1) 无
【解析】∵ 函数解析式为 y=x2−1x−4,
∴x≠0,
∴ 函数图象与 y 轴无交点.
(2) −4
【解析】当 x=1 时,y=1−1−4=−4,
∴n=−4.
(3) 画出图象如下.
(4) x=−1.9,x=−0.3,x=2.1.
【解析】方程 x2−1x=4,可变形为 x2−1x−4=0,
方程的解可看作函数 y=x2−1x−4 与 y=0 的交点的横坐标.
结合图象可知,方程的根为 x=−1.9,x=−0.3,x=2.1.
故答案为:x=−1.9,x=−0.3,x=2.1.
23. (1) ∵ 正方形 ABCD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θ 得到正方形 EBGF,
∴∠ABC=∠EBG=90∘,AB=EB=CB=GB,∠ABE=θ,
∴∠ABG=∠ABE+∠EBG=90∘+θ,
∵BA=BG,
∴∠BAG=180∘−∠ABG2=180∘−90∘−θ2=45∘−θ2.
(2) 设 CD 与 EF 交于点 J,
∵∠EBC=∠ABC−∠ABE=90∘−θ,BE=BC,
∴∠CEB=180∘−∠EBC2=180∘−90∘−θ2=45∘+θ2,
∵∠EHA=∠BAG+∠ABE=45∘−θ2+θ=45∘+θ2,
∴∠CEB=∠EHA,
∴AG∥EC,
∵BE=BC,
∴∠BEC=∠BCE,
∵ 正方形 ABCD 与正方形 EBGF 全等,
∴∠BEF=∠BCD=90∘,EF=CD,
∴∠BEF−∠BEC=∠BCD−∠BCE,
即 ∠JEC=∠JCE,
∴JE=JC,
∴DC−JC=EF−JE,即 JD=JE,
∴∠JDE=∠JED,
∵∠JDE+∠JED=180∘−∠DJE,
∠JEC+∠JCE=180∘−∠EJC,
∠DJE=∠EJC,
∴∠JDE=∠JED=∠JEC=∠JCE,
∴EC∥DF,
∴AG∥EC∥DF.
24. (1) ∵ 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1,0,B3,0,
∴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x=−1+32=1.
(2) ∵ 抛物线与 x 轴交于 −1,0,3,0,
∴ 设 y=ax+1x−3,
∴c=−3a,
∴yc=−3a.
(3) 当 a>0 时,抛物线的顶点为 1,−4a,
当 −4a=−4 时,a=1.
当 a<0 时,
将点 P5,−4 代入抛物线 y=ax+1x−3 得:
−4=a5+15−3,
a=−13.
∴ 当 a≤−13 时,抛物线与线段 PD 只有一个交点.
综上所述,当 a≤−13 或 a=1 时,抛物线与线段 PD 只有一个交点.
25. (1) ① 4;2
②当 G 在点 A 右侧时,当 m>6 时,PG>PA;
当 −2
当 G 在点 A 左侧时,PA=5,PM=7,
∴72−32=210,
∴m=2−210,
综上所述,2≤m≤6 或 m=2−210.
【解析】①如图,连接 PO 并延长 PO 交 ⊙O 于点 M,PO 交 ⊙O 于点 N,连接 PB,PA,
∵P2,3,⊙O 的半径为 2,
∴⊙O 上一点与 P 点的最大值为线段 PM 的长,⊙O 上一点与 P 点的最小值为线段 PN 的长,
∴⊙O 的“宽度”为 ⊙O 的直径,即为 4,
∵P2,3,B2,0,
∴PB⊥x 轴,
∴PB=3,
∵AB=4,
∴PA=AB2+PB2=5,
∴ 线段 AB 上一点与 P 点的最大值为线段 PA 的长,
线段 AB 上一点与 P 的最小值为线段 PB 的长,
∴ 线段 AB 的“宽度”为 5−3=2.
(2) ∵⊙C 的“宽度”为 2,
∴ 点 K 出现在 ⊙C 内部,其轨迹为以点 C 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
又 ∵ 点 K 在线段 DE 上,
∴ 该轨迹圆需要与线段 DE 有交点,
∵y=−33x+23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D,与 y 轴交于点 E,
∴ 令 y=0,−33x+23=0,x=6,
∴D6,0,
令 x=0,y=23,
∴E0,23,
∴OE=23,OD=6,
∴tan∠ODE=OEOD=33,
∴∠ODE=30∘,
当点 C 在 D 左侧时,当 ⊙C 与线段 ED 相切时,CD=2,xC=4.
当 C 在点 D 右侧时,当 ⊙C 过点 D6,0 时,xC=7.
综上所述,4≤xC≤7.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上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上期末数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_2019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上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18_2019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上期末数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2019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上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18—2019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上期末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