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3. 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教学课件ppt
展开在选择合适的样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理解并掌握选取样本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1.什么叫做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为了某一特定目标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
抽样调查:为某一特定而对部分考察对象进行的调查.
2.普查的适用范围和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普查的适用范围:1.对象的数量较少,没有破坏性.2.所要的结果必须准确.
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1.调查对象的个体数很多,甚至无限,不可能一一加以考察;2.个体虽然不是很多,但考察时常有破坏性.
1.下列调查宜采用普查方式还是抽样调查方式?A.一锅水饺的味道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C.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一批彩电的质量情况E.“非典”期间,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每天的病情.
3.什么叫做总体?什么叫做个体?
4.什么叫做样本?什么叫做样本容量?
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
2.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升学成绩,从5000名学生的成绩抽取的部分中,有1人得100分,2人得95分,8人得90分,10人得80分,15人得70分.请指出这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总体是5000名学生的数学升学成绩
个体是5000名学生中每一位同学的数学升学成绩
样本是36名学生的数学升学成绩
1.为了了解我县初中生的视力状况,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下面也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做法,你认为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为什么?
甲同学:从初三年级中抽取200名同学作为样本,通过调查这些代表的视力情况来估计整个县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甲同学:选择的样本不合适。理由:不具有初一、初二、初三的代表性.
乙同学:从初一年段中抽取3位同学,从初二年段中抽取3位同学,从初三年段中抽取3位同学,通过调查这些代表的视力情况来估计整个县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丙同学:从初一年段中抽取200位同学,从初二年段中抽取3位同学,从初三年段中抽取3位同学,通过调查这些代表的视力情况来估计整个县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乙同学:选择的样本不合适.理由:样本容量太少.
丙同学:选择的样本不合适.理由:仅仅增加初一年段的调查对象,还是不能够提高调查的质量.
思考:从上面的问题的说明,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从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在选择合适的样本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你要调查的对象在总体中必须具有代表性;
(2)你选择的样本容量要足够的大;
(3)仅仅增加调查对象数量不一定能够提高调查的质量;
(4)在展开调查之前,要仔细的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的对象.
例1: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小胖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向他周围的三个同学作调查,计算出他们四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
请问:他这样的抽样调查合适吗?
分析:因为小胖他们四个坐在教室最后面,所以他们的身高平均数就会大于整个班级的身高平均数,这样的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调查对象在总体中是否有代表性
例2 甲同学说:“6, 6, 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数.” 乙同学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就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
请问:这两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分析:这两位同学的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几次经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在这里请同学掷骰子,来验证上述两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1.小强的自行车失窃了,他想知道所在地区每个家庭平均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为此,他和同学们一起,调查了全校每个同学所在家庭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
仅仅增加调查人数不一定能够提高调查质量,调查之前,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
分析:这样抽样调查是不合适的.虽然他们调查的人数很多,但是因为排除了所在地区那些没有中学生的家庭,所以他们的调查结果不能推广到所在地区的所有家庭.想一想:小强和他的同学们的调查反映哪些家庭失窃自行车的情况?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开展调查之前,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
2.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电话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竞选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
原来,1936年能装电话和订阅《文学文摘》杂志的人,在经济上相对富裕,而收入不太高的的大多数选民选择了罗斯福。《文学文摘》的教训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
不合适,因为全班最矮10名同学的身高不具有代表性.
判断下面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1)为调查一个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从全班选取最矮的10名同学测量身高;
(2)为了了解北京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从该市某校九年级选取前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不合适,因为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不合适,因为七名班干部代表了班上的一部分成绩较好同学的情况,因此这样选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3)班主任老师为了了解全班同学每天回家做作业花费的时间,他召集了班上七名班干部一一询问情况,并作了统计,从而得出全班同学回家做作业花费的时间.
(4)为了调查全校2000名同学每周看电视的时间,采用抽签的方法从中抽取了2名同学进行调查.
不合适,尽管样本是随机抽取的,但样本的数量太小.
(3)调查的样本要足够大.
(2)调查的对象在总体中具有代表性;
(1)开展调查之前,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
合适的抽样调查应具备以下几点:
(4)仅仅增加调查对象数量不一定能够提高调查的质量.
选取样本应具备哪些特点?
① 样本在总体中须具有代表性;
② 样本容量应足够大;
③ 样本要避免遗漏某一个群体.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a href="/sx/tb_c2138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 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教学ppt课件</a>,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导入新课,样本容量是36,合作探究,样本的选择,探究归纳,典例精析,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足够大,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2812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课件pptx、281抽样调查的意义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华师大版2. 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华师大版2. 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812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pptx、第28章样本与总体2812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docx、2812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