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6 藤野先生导学案
展开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学习的重难点:
重点: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难点: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体会作者对他真挚的怀念之情。
2.了解“我”在日本求学的经历,尤其“匿名信、看电影事件”对“我”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我”思想的变化,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3.找出文中运用反语和含义深刻的词句,细细评味、理解含义,分析其表达效果。
(第1课时)
学习目标: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文章。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而已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背景资料
1902年4月,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想通过医学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写的,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纪念。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必求良师益友。”
关于老师,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他虽然施行的是封建私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另一位则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来了解一下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
二、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自主解决文章生字生词。
1.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多媒体展示PPT)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fēi)油光可鉴(jiàn)发髻(jì)
驿站(yì)解剖(pōu)顿挫(cuò)
畸形(jī)匿名(nì)诘责(jié)
杳无消息(yǎ)教诲(huì)瞥见(piē)
深恶痛疾(wù)
(2)理解下面的词语含义。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模胡:文中指马虎、不讲究。现在写作“模糊”。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正人君子:文中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二: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写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些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东京见闻、仙台优待、初识先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怀念先生。
追问1:作者在东京都有哪些见闻?
明确:“清国留学生”逛公园,赏樱花,不学无术;盘辫子、扭脖子,丑态百出;夜夜跳舞,乌烟瘴气,醉生梦死。
追问2: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
明确:“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追问3:谈谈“匿名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想一想“匿名信事件”说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起因:鲁迅上年的解剖学考试成绩较好,一些同学疑心藤野先生向鲁迅漏题。
经过:学生会干事翻检“我”的讲义,邮差送来匿名信。
结果:“我”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我”将匿名信退还了那些干事。
“匿名信事件”说明弱国的人民在国际上没有地位,遭受凌辱;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人怀有偏见;是鲁迅为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进行的斗争。
1.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说说“我”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件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明确:“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工作认真负责的品质。
“纠正解剖图”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品质。
“关心解剖实习”表现了藤野先生对人热情诚恳的品质。
“了解女人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对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
2.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清国留学生”的表现令作者厌恶,“东京见闻”是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的原因;“仙台优待”为后文藤野先生的关爱作铺垫(正衬);“爱国青年”的寻衅与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形成鲜明的对比(正衬),“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两件事深深刺激了作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是他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离别先生的直接原因。“初识先生”、“离别先生”、“怀念先生”交代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全过程。
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除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外,本文还有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聚焦点还是藤野先生。所有事件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联,“形散而神不散”正是散文的一大特色。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和明、暗两条线索,概括了主要事件,知道了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让我们对本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
五、课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绯红( ) 发髻( ) 油光可鉴( ) 教诲( )
解剖( ) 诘责( ) 深恶痛疾( ) 匿名( )
2、本文构思巧妙,采用了叙事线索与情感线索双线并行的结构,其中叙事线索是:
;情感线索是: 。
3、说说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学者。
附:板书设计:
东京见闻 ———————————— 离开东京的原因
仙台优待 ———————————— 作铺垫(正衬)
添改讲义 ———————— 认真负责
藤野先生 纠正解剖图 ———————— 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 ———————— 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 科学严谨
匿名信事件 ———————————— 鲜明的对比(正衬)
看电影事件 ———————————— 弃医从文的原因
“初识先生”、“离别先生”、“怀念先生”——— 相识、离别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
1.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明确: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作者评价说:“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海,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要的议论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2.从文中找出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途中记忆最深刻的两个地名,说说记忆深刻的原因。
明确:“日暮里”和“水户”。
因为“日暮里”让人想起屈原《离骚》中的“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衰败,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它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记住这两处地名都透露着作者的爱国情结。
3.作者为什么说“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明确:作者用“当然”加以强调,用来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也无怪他们疑惑”表现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和不平,这种愤慨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人格受到了侮辱,更是因为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受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这句话更表现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企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4.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明确:作者厌恶“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表现,对“爱国青年”歧视中国的言行感到屈辱;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地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二: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1、作者开篇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有何作用?这句话与后文哪句话相呼应?
明确:作者在东京的见闻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引出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为下文写自己离开东京,与藤野先生认识埋下伏笔。
呼应:与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一句相呼应。
2.本文是如何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的?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试举例说明。
【学法指导】: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作用:运用反语能引人深思,起到嘲笑讽刺的作用。
明确:①“实在标致极了。”“标致”本义为漂亮,这里意为“丑陋到了极点”,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②“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这里“精通时事”是反语,这些人“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③“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爱国青年”是反语,指的是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自私狭隘、狂妄自大的日本青年。
④“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正人君子”是反语,指的是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本文中的反语不仅具有强烈的讽刺作用,而且透过反语还可以体味出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怎样理解“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
明确:“小而言之”是藤野先生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藤野先生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因为“中国”是个地域概念,相对较“小”,而“学术”则是没有地域限制,属于全人类的,所以相对较“大”。
三、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散文,通过阅读、感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令我们深深地为鲁迅先生崇高的爱国热情所感染,深深地被鲁迅先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所打动。赏析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如同品味一坛陈年的佳酿,只有用心体味,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
四、课堂检测
1.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明确: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作者评价说:“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海,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要的议论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附:板书设计:
复杂情感: 敬重先生
藤野先生 爱国情感
语言特色: 运用反语
作业设计:
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P28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链接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藤野先生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藤野先生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积累精彩语句,了解文学文化常识,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感知文本,探究重点难点,学习写作技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6 藤野先生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6 藤野先生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问题点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抽测达标,拓展延伸,学生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