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语文园地一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教师
XXX
教学
内容
简析
语文园地一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五部分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
学情
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好奇,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问号,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较多的汉字,初步具备自主学习汉字的能力。学习中,他们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初步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但是,由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涉及到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学生在理解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课外书籍等方式搜集相关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相关图片和视频,以激发学生对神奇自然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识汉字,学古诗。
难点:比较几组动词的不同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套、帽、登、鞋、裤、图、壶、帐、篷、指、针”11个生字,正确认读8个词语,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2.比较几组动词的不同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练习用加点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大自然中藏着很多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
学生互动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就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来到野外,去观察神奇的大自然。
2.教师过渡:去野外观察大自然,我们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哟!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需要带上哪些东西呢?
学生自主交流后,教师小结让我们先长认识到野外观察需要用到的一些物品吧!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学生自主学习“识字加油站”,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词语。
2.指名学生分行朗读词语,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登”是后鼻音,“指”是翘舌音,“针”是前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3.教师出示8个词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和同桌轻声交流到野外观察大自然,为什么要准备这些东西,它们有什么作用?
4.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小结指导,拓展学生对野外考察的相关知识。
5.巩固识字
(1)教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等巩固识字成果。
(2)单独出示11个生字,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它们还能组成哪些词语。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
6.游戏练习
勇攀高峰依次出示包含这些生字的词语(不是“识字加油站”中的),指名学生认读,读对了再出示下一个,最终到达山顶,夺得红旗。
三、教学“字词句运用”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明确题目的意思。
(2)学生自主读读每一组的两个词语,想一想加点词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3)指名学生朗读每一组词语并交流自己的理解,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指导:
学生自主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观察
学生交流
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
学生观察字形
学生互动
学生朗读题目,明确题目的意思
学生自主读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迎”是迎接的意思,当别人向我们走来时,我们会“迎上去”。“追”是别人在前面,我们在后面,想追赶上别人。
“穿”是指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在衣服的合适位置上,可以说“穿袜子、穿鞋、穿裤子”等;“披”是指衣服轻轻地搭在肩膀上,只盖住了后背,如“披战袍、披雨衣、披头发”。
“甩”和“摇”都有左右动的意思,但是“甩”
的动作特别用力,“摇”则轻一些。
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出示相关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4)教师明确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表示动作的,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组演一演。
(5)指名学生表演展示,师生共同评议,看动作是否正确地表达了词语的意思。
2.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第12页和第13页的两句话,学生自由读一读。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3)鼓励学生用上句中加点的词语来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4)学生自主思考练说,与同桌轻声交流。
(5)指名学生交流自己说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乎生活常识。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在语文园地里认识了很多汉字朋友,了解了野外考察的相关知识,还知道不同的动作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收获可真多呀!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生互动
学生自主选择一组演一演
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学生用上句中加点的词语来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学生互动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
书
设
计
语文园地一
套、帽、登、鞋、裤、图、壶、帐、篷、指、针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正确、美观地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汉字,提高对汉字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
2.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梅花》,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话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背诵古诗,谈话导入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从幼儿园到现在,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了,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2.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教师给予积极的鼓励。
3.教师过渡:小朋友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范读古诗《梅花》,明确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古诗,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数”这个多音字在句中要读第四声、“凌”是后鼻音,“为”也是一个多音字,此处表达的是“因为”的意思,要读第四声。
4.正音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5.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学生练读,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古诗。
7.了解诗意鼓励学生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指导:“数枝梅”的意思是“有几枝梅花”,“凌寒”指天气特别寒冷,“为”是“因为”的意思。
8.出示图片,欣赏梅花。
9.学生练读,尝试背诵。
学生背诵
学生朗读古诗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
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古诗
学生练读,尝试背诵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0.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古诗。
三、学习“我爱阅读”
1.过渡:同学们,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小蝌蚪长大后,它的尾巴会消失;水受热后,会变成水蒸汽升上天,再变成再、雪等落下来;植物有很多种传播种子的方法。现在.我们来学习“我爱阅读”这一个板块.看看《企鹅寄冰》这篇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2.学生自主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教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自主读童话、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并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句读通句子.注童长句子的当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带着问题再读短文:企鹅给谁寄冰?自从哪儿寄到哪儿?冰寄到后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自主读短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同伴互相说一说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2)学生自由举手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企鹅给狮子寄冰。自从南极寄到非洲。圆冰寄到后,却变成了水,
4.互动交流:为什么企鹅把冰寄给狮子,狮子收到的却是水;而狮子把水退给企鹅后,企鹅收到的仍然是冰呢了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
生:冰变成了水、是受热的原因。
师:说得有道理,你怎么知道水受热了呢?
生:企鹅生活在南极、那里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狮子生活在炎热的非洲·冰寄到那里肯定会受热了。
师:对、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非洲比南极热多了、所以冰从南极寄到非洲,会变成水。
生:我知道狮子把水退回南极后,由于南极温度低,又结成了冰。
师:说得很好,通过交流分析,大家已经弄清楚了企鹅寄给狮子的冰变成了水;而狮子退回去的水又结成了冰的原因了。
5.读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背诵,全班齐背古诗
学生互动
学生自主读短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同伴互相说一说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学生互动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6.小结通过《企鹅寄冰》这篇童话,我们知道了冰受热后,会化成水;水受冷以后,又能结成冰这个科学道理。
四、汉字书写指导
1.教师过渡刚才我们练习朗读了童话故事《企鹅寄冰》,累坏了小嘴巴,接下来,让我们的小嘴休息一会,让小手动起来吧!
2.出示课本第13页“书写提示”中的四个汉字“作、法、都、别”指名学生认读。
3.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汉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但是“作、法”两个字左边窄,右边宽“都、别”两个字正好相反,左边宽,右边窄。
5.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指导,学生观察书写。
6.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强调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7.拓展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左右结构的汉字是左窄右宽或左宽右窄的,各写出两个。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背诵了古诗《梅花》,朗读了有趣的童话故事,又进一步掌握了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要领,学得特别开心。课后,请小朋友把古诗《梅花》背给家长听一听,再和家人一起读一读《企鹅寄冰》,和家人一起分享我们的学习收获。
学生互动
学生观察这四个汉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书写
学生自主描红、仿写
学生互动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
书
设
计
语文园地一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教
学
反
思
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创设了多种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识字加油站”中创设带小朋友们去野外考察大自然的情境。二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习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因此学生才能调动自己积极的情绪乐于学习。在教学中还成功突破了“字词句运用”中体会不同动词的意思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没有进行空洞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朗读,思考,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出示图片给予学生直观体会,同伴合作进行表演,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真正体会到了不同动词的表达效果,感受到了用词的准确性,语感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质疑导入,示范指导,学习新法,巩固练习,自主识字,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表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学习“识字加油站”,学习“字词句运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表格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方法,谈话导入,学习“识字加油站”,学习“字词句运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