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语文园地五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教师
XXX
教学
内容
简析
“语文园地五”设置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等板块,训练学生识别形近字的能力,及在字、词、句的训练中提高对字、词、句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读、背,积累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
学情
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经过本课的巩固,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会辨析同音字,能正确运用学过的字。
难点:学习古诗《江雪》,理解《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第一课时
1.能根据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理解字义,区分同音字,提高学习汉字的能力。
2.能通过朗读词语,理解、感悟词语的意思。
3.会仿写句子,能把句子说具体。
4.掌握左短右长及左长右短两类汉字的书写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五”,对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回顾,也会学到许多新的知识,相信你们通过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学生互动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区分“锋、峰、蜂”。
(1)课件出示第一组“锋、峰、蜂、蜜”四个汉字,指名学生拼一拼、读一读。说一说,前面三个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
学生很容易回答出这三个字的读音相同。
(2)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特点,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偏旁?这些偏旁与什么有关?
学生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钅”“山”“虫”三个偏旁所表示的意思,然后派代表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带“钅”的字一般与金属有关,带山字旁的字一般与山有关,带虫字旁的字一般与昆虫有关。
(3)学生根据每个字的字形特点,分析字的意思,独立完成第一组连线。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山峰,蜜蜂,刀锋。
2.区分“幕、墓、慕”。
(1)课件出示第二组中“幕、墓、慕、扫”四个汉字,指名学生拼一拼、读一读,读准四个字的读音。
(2)观察分析“幕、墓、慕”的字形特点,说一说对这三个字的理解。
“巾、土”这两个偏旁部首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很容易得出“幕”与布有关;“墓”与土有关。但“”难以理解,教师可适当解释,让学生明白“”与心有关。
(3)学生根据“幕、墓、慕”三个字的字形特点,独立完成连线。
反馈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正确答案爱慕,扫墓,开幕。
3.根据前两组字的学习及根据字形特点完成连线的方法,自主学习“抄、炒”两个字,完成第三组连线。指名汇报,检查学生连线情况。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吵闹,抄写,炒饭。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1.学习“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1)教师过渡:很多词语,它们的意思我们读后很快就能理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组这样的词语。
学生拼一拼、读一读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根据每个字的字形特点,分析字的意思,独立完成第一组连线
学生根据“幕、墓、慕”三个字的字形特点,独立完成连线
学生互动
学生互动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八个词语,先利用拼音,弄清生字的读音,再互相认读这些生字然后指名学生认读每个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3)自读每个词语,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4)同桌交流对每个词语的理解,弄不懂的词语在小组里交流。
(5)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说一说每个词语的意思。对学生理解错误的地方,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弄清每个词语的意思。
(6)教师小结:我们在分析词语意思的时候,要边读边想一想词语里每个字的意思,再把每个字的意思放到词语里综合考虑,就基本上能弄清楚词语的意思了。
2.学习“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再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两个例句,指名学生读一读。
(2)找出每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先分析加点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再思考这样写的好处,然后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学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评议总结“细长的”是描写葫芦藤的,把葫芦藤的粗细和长度交代具体了;“雪白的”和“绿色的”是描写小花和凉棚的,写出了小花和凉棚的颜色;“茂密的”是描写枝叶的,把枝叶的稀稠情况交代清楚了
(3)课件出示:天空飘着气球,池塘开满荷花。
(4)想一想“天空”和“池塘”是什么样的?“气球”和“荷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同桌之间交流,然后尝试把句子说具体。
(5)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评议,在评议中教师给予方法引导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说清楚,这样句子就具体了。
四、学习“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观、,呼、忙、如”四个字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特征,说一说每个字有什么
同桌交流对每个词语的理解,弄不懂的词语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读一读
学生先分析加点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再思考这样写的好处,然后小组交流
同桌之间交流,然后尝试把句子说具体
学生交流汇报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特点。
教师引导: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仔细看一看每个字的左右两边长短有什么区别。
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左短右长;观,呼;左长右短:忙,如。
3.学生交流书写这四个字的要点,教师边范写边强调说明。
4.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5.组织学生进行书写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根据偏旁表义的功能理解字义的方法和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把句子写具体,掌握了左短右长和左长右短这两类字的书写方法,收获可真不少啊!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后两个板块,请同学们课后好好预习这两部分的内容哟!
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交流书写这四个字的要点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学生互动
板
书
设
计
语文园地五
锋、峰、蜂
幕、墓、慕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寓言《刻舟求剑》,了解这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交流方法,谈话导入
1,谈话:古诗是诗人给我们留下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同学们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首古诗吧,谁能把你学过的古诗背一背?
学生自由举手背诵学过的古诗。
2.过渡:古诗韵律优美,意境深远,读起来朗朗上口,同学们都喜欢读。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一首古诗。
三、学习姓日积月累。
1,教师多媒体出示《江雪》的配文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图片信息。
2.教师叙述:大雪纷飞,天地间到处是白茫茫一片,鸟儿们都躲在巢里不出来了,路上也一个行人都没有,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里,一个老渔翁正独自在垂钓。诗人柳宗元看到这个情景,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雪》。
3.初读古诗,读准读顺。
(1)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古诗。师生共同正音:“踪、径、翁”读后鼻音,“蓑”是三拼音节。
(3)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古诗,争取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4)再次指名学生完整地朗读古诗。
4.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生再次自读诗句,对照课文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交流诗意,教师适当讲解。
(3)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诗
学生自由举手背诵学过的古诗
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完整地朗读古诗
学生再次自读诗句,对照课文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歌的节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练习背诵。
(1)学生自主练习朗读,尝试背诵。
(2)教师进行方法指导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二句描写山上的鸟,第二句描写路上的人,第三句描写船上的老翁,第四句描写雪中钓鱼。背诵的时候适当在头脑中想象雪中垂钓的画面,帮助记忆。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学习“我爱阅读”
1.过渡:同学们,《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要目光短浅,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看得更全面的道理。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看看从这个成语故事中,我们又能明白什么道理。
2.学生自主阅读成语故事,教师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②将成语故事读正确、读通顺,长句子多读几遍。
③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短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学生再读短文,结合文中的图片,思考交流:①这个成语故事中的那个掉剑的人做了什么事?②船靠岸后,那个掉剑的人能捞起他的剑吗?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师:那个坐船人的宝剑掉进江里以后,他干了什么?
生:他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师:掉宝剑的人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刻一个记号呢
生:他想等船靠岸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把宝剑捞上来。
师:那么,船靠岸后,那个掉宝剑的人能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捞起宝剑吗?
学生自主练习朗读,尝试背诵
学生自主阅读成语故事
学生再读短文,结合文中的图片,思考交流
师生互动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
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但宝剑不会移动,所以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剑是不可能捞到的。
师:说得太好了,分析得有理有据,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5.想一想那个把宝剑掉进江里的人错在哪里?读了这个成语故事后,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到各小听学生的发言,并适当指导。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教师适当补充,引导学生明白那个把宝剑掉进江里的人错在用不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不会灵活处理问题。同时,让学生明白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并适应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江雪》让我们走进了寒冷的江面,认识了孤舟独钓的老翁《刻舟求剑》让我们明白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考虑到这种变化,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后,请大家把在这个语文园地里学到的知识再梳理巩固一下,要把这些知识牢牢地记住哟!
师生互动
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
学生互动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
书
设
计
语文园地五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教
学
反
思
本次语文园地内容丰富,包含字、词、句、阅读、积累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所掌握的知识水平,采用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读一读。箔想一想。“议一议”等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自然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内在欲望。但与此同时,教师又不是完全放手,而是在学生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适时地予以方法归纳、指导,真正做到了“扶放结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放”是为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适当的“扶”则是为了让他们学得更有效。当然,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学习“字词句运用”部分时,有少数学生还不能独立把句子说具体学习“我爱阅读”部分时,有的学生对短文所要说明的道理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质疑导入,示范指导,学习新法,巩固练习,自主识字,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表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学习“识字加油站”,学习“字词句运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表格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方法,谈话导入,学习“识字加油站”,学习“字词句运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