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教习网|<title>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01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02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省略括号和加号会正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小数或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通过复习回顾,课前小活动引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探讨了有理数的减法,现在来共同回顾一下:在有理数减法中,重点研究了什么呢?
    [生]研究了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及其运用。
    [师]好,那有理数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呢?共同背一下。
    [生齐声背]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首先做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卡片。
    [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绿卡片各10张,上面写着不同的数字,有分数、整数)
    [师](板书要求:收到红卡片“+”,抽到绿卡片“—”)
    现在同桌两个一组,每人各抽一轮,一轮抽四张,并把卡片上的数字按要求记录下来。
    [生]小组活动,记录数据。
    [师]同学们都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抽几组交流一下答案。教师拿几组同学的结论投影,师生共同交流做法。如果有其他问题及时纠正。
    结论: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同样适用于有理数运算。
    二、新授
    (一)有理数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例1.(1)(2)
    板书第(1)题:
    (1)
    =
    =
    同学练习第(2)题,并找同学板书:
    (2)
    =
    =
    =
    ==
    交流结论。
    注:在一个式子中,如果第一个数带有负号,通常不必把这个数括起来。但在初学阶段,经常不要求把括号去掉。
    (二)[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计算。
    1.随堂练习:
    (1);(2);
    (3);(4)。
    答案:(1)-1;(2);
    (3)-10;(4)。
    练习之后交流结论。
    2.巩固提高:
    (1);(2);
    (3);(4)。
    学生板书:
    答案:(1)-7;(2);
    (3);(4)。
    例2.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走了3千米到达小斌家,继续向东走了1.5千米到达小颖家,然后向西走了9.5千米到达小明家,最后回到超市。
    (1)小明家在超市的什么方向?距超市多远?以超市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明家、小斌家和小颖家的位置吗?
    (2)小明家距小斌家多远?
    (3)货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师生共同研讨答案,展示做题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2.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4.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重难点】
    1.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a+(b+c)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给出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通过观察求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解:小颖:12.5-(-0.5)=12.8(米)
    小明:12.5+0.3=12.8(米)
    提出问题:你知道小颖和小明分别是怎么想的?他们的结果为什么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来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2.演示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雷达记录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1)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高度变化的意义;(2)小组探究此时飞机与起飞点的高度,得出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1)4.5+(-3.2)+1.1+(-1.4)
    =1.3+1.1+(-1.4)
    =2.4+(-1.4)
    =1(千米)
    (2)4.5-3.2+1.1-1.4
    =1.3+1.1-1.4
    =2.4-1.4
    =1(千米)
    师: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解答: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并且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刻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学生自主练习
    1.把6+(-3)+(+7)+(-8)中的加号省略不写就是“6-3+7-8”,读作6,负3,7,负8的和或6减3加7减8。
    2.请仿照此例省略下列各式中的加号,并学会它们的两种读法。
    (1)(-5)+(-3)+7+(-1) (2)(-2.1)+5.6+(-3.2)+2.8
    3.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让同学们知道。
    (1)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
    (2)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
    (3)加法运算律的使用。
    二、例题讲解
    (一)例2:
    1.计算:
    (1)()-15+(-);(2)(-12)-()+(-8)-
    教师板书例题2: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三)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1.一个病人每天下午需要测量一次血压,下表是该病人星期一至星期五的高压变化情况。该病人上个星期日的高压为160单位。
    (1)该病人哪一天的血压最高?哪一天的血压最低?
    (2)与上周相比,本周五的血压是升了,还是降了?
    2.计算下列各题,写出步骤:
    (1)(+26)+(-14)+(-16)+(+8)
    (2)(-5.3)+(-3.2)-(-2.5)-(+4.8)
    (3)(-1
    (4)(-
    (5)(-4
    (6)
    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教师纠错讲解.
    (四)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初步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投影展示)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请大家看一下屏幕。(做出很神秘的样子)?
    (放映流花河情境图片后,提出问题。)
    小明家住在流花河旁,他查阅了历年来的水文资料,看到流花河的一些水位数据: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以上数据研究流花河水位变化的有关问题。(引出课题“水位的变化”)
    二、学习新课
    师:今年雨季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见下表(上周末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师:如果把河流的警戒水位记为0点,那么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为什么?
    (学生动脑思考后回答,教师进行点拨和积极地评价)。
    生1:最高水位在警戒水位上方,平均水位与最低水位在警戒水位下方,当警戒水位记为0时,位于警戒水位上方与下方的水位可以用正数与负数表示。高于警戒水位记为正,低于警戒水位记为负。
    师:回答得很好,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取流花河的警戒水位为0,也就是以警戒水位为基准,把其余各量分别减去警戒水位所得的差就是与警戒水位的比较量,如果差为正表示在警戒水位上方;差为负表示在警戒水位下方。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与交流组内的同学交流。然后全组内发表看法进行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与人合作的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师:小明记录了今年雨季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水达到警戒水位)
    注: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用投影仪出示在屏幕上)。
    从表格的数据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各组同学热情洋溢地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取得一致意见,并做汇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1:这周最高水位出现在星期二,最低水位出现在星期六。
    学生2:前面同学说得不完全对,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错误。最低水位出现在星期一。
    学生3:第一小组说得对。因为表格中+0.81最大,-0.31最小。
    学生4:错,因为水位变化是在前一天水位基础上变化的。
    从表格中看出最高水位是星期二,最低水位是星期一。
    (设计意图: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学生5:还可以通过统计图来反映水位的变化情况。(以警戒水位为0点,用多媒体展示折线统计图的变化情况。)
    师:你从统计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生:星期二水位最高,星期一水最低。
    师:由此我们直观感受到星期六的数据虽然是-0.36,但星期五的水位相对要高些,在此基础上下降了0.36米,但水位仍然比星期一高。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假如没有此折线统计图,本周末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用学过的什么知识能解决此问题呢?
    生:(+0.20)+(+0.81)+(-0.35)+(+0.03)+(+0.28)+(-0.36)+(-0.01)=0.6
    答: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的水位是上升0.6米。
    师:非常好,你能说一说理由吗?
    生:因为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水位的变化情况,各数据的正负号反映了该水位在上升或下降。各数据的绝对值反映了水位的变化幅度,因此,把本周水位变化数据求和,和为正数表示本周末的水位上升了;反之,则下降了;如果是0,则水位不变。
    师:哪一种方法优越呢?
    生1:我们小组认为,利用折线统计图能比较直观地解决问题。
    生2:但绘制折线统计图不易,用计算的方法快捷、准确。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何收获?学到了什么?
    生1:我们学会了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对于几次连续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去解决。
    生2:我们感受到折线统计图可以形象的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生3:很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
    师:很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为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可以“人为”地规定零点。
    四、达标测试
    (一)1.计算。
    (1)8﹢(-3)+ (-5)
    (2)0.95+(-1.8)+(-0.2)-2.65
    (3)
    2.小明的爸爸买了一种股票,每股8元。下表纪录了在一周内股票的涨跌情况。
    则该股票本周中最高价格为____元;
    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4.5千米
    +4.5千米
    下降3.2千米
    -3.2千米
    上升1.1千米
    +1.1千米
    下降1.4千米
    -1.4千米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收缩压的变化(与前一天比较)
    升30单位
    降20单位
    升17单位
    升18单位
    降20单位
    水位
    高度
    记作
    平均水位
    22.6
    最高水位
    35.3
    最低水位
    11.5
    警戒水位
    33.4
    0
    星期







    水位变化(米)
    33.6
    34.41
    34.06
    34.09
    34.37
    34.01
    34.00
    星期







    水位变化(米)
    +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星期







    水位变化(米)
    33.6
    34.41
    34.06
    34.09
    34.37
    34.01
    34.00
    星期





    涨跌
    0.2
    0.35
    -0.15
    -0.4
    0.5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